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_人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_人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人教版一、导入、释题。

识记生字“赠、伦”,书写生字“汪”。

师:(故事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么?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注意认真听,听完后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什么事?古代有个人叫汪伦,很有才学,唐开元间任泾县令,卸任后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

汪伦非常敬佩大诗人李白的才华,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

李白这个人一生最喜欢游山玩水,喝酒写诗。

汪伦根据李白的个性特点,写了一封请帖送到李白手中,上面写着:“太白先生: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请您光临,饮酒赏花。

”李白一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八个字,眼睛都瞪大了。

心想:世上竟有这样的地方?便应邀来到汪伦家。

到了汪伦家后,每天,汪伦只是陪李白喝酒,向李白请教作诗的学问,带着李白在村子周围看看,连“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提都不提。

李白急了,反复要求去赏“十里桃花”,去“万家酒店。

”汪伦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对李白说:“这些地方你都去过了。

”李白有些摸不着头脑。

汪伦说:“十里桃花就是离我家十里外山坡上的一棵桃树,万家酒店就是我们天天去喝酒的那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

”李白听后哈哈大笑,并没有责怪汪伦,反而被他的风趣和智慧所打动。

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两人饮酒作诗,脾气相投,成了好朋友。

转眼李白要离开桃花潭了,继续他的行程,当船缓缓开动的时候,汪伦来到岸边,依依不舍地给大诗人李白送行。

李白深受感动,觉得这才是最真挚的人生友情。

情动之下,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赠汪伦》。

师: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生:这个故事讲了汪伦请李白到他家做客,告诉李白他家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可是去了却没有,李白没有恼怒,反而跟汪伦成了好朋友,李白要走了,汪伦特地踏歌给李白送行。

李白就写了一首诗送给王伦。

师:故事只听了一遍你就能够说出它的意思来,听得仔细,说得详细。

好!谁还能再用一两句话简单说一说?生:汪伦请李白来桃花潭做客,李白来了之后虽然没有看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但是他们俩仍然成了好朋友,李白要告辞了,汪伦特地踏歌送行,李白很感动,就写下了《赠汪伦》这首古诗。

师:告辞、踏歌送行这两个词用得好!师:同学们了解李白和汪伦么?生:李白是著名的诗人,和杜甫共同称为“李杜”。

生:李白是唐朝诗人,喜欢喝酒和游山玩水。

师:看来你很了解李白,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生:上网查资料。

师:这是学习的好办法。

生:李白字太白,是浪漫什么……师:浪漫主义诗人。

(课件出示,认识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称,存世诗文千余篇。

师:了解汪伦吗?生: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

生:汪伦是泾县县令,卸任后隐居在桃花潭边。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刚才老师讲的古诗里面说到了。

师:你非常善于听讲。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李白送给汪伦的古诗《赠汪伦》。

齐读课题。

师:赠可以怎么记?生:我在超市里看见奶袋子上面写着“买一赠一”就是这个赠字。

师:善于在生活中识记生字,你是个有心人。

生:我买玩具的时候还赠给我一个小礼物,上面写着“赠品”。

生:赠左边是个宝贝的贝,右边是曾经的曾。

师:说得好,我们赠给别人东西的时候一般都把什么样的东西送给他?生:自己的宝贝。

师:所以要记住它是个贝字旁。

师:看这个“汪”字怎么记?生:熟字加偏旁。

王加上三点水。

师:能组词么?生:泪汪汪。

师:跟水有关系所以是三点水旁。

生:水汪汪,汪汪叫。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跟我一起书空。

请大家打开本子在本上写两个。

师:伦怎么记呢?生:熟字换偏旁。

轮子的轮车子旁换成单人旁就是汪伦的伦了。

生:老师,这个字师语无伦次的伦。

师:你积累的词真多,好!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师:上课之前听有的同学说这首诗大家很熟悉了,好,先读一遍我听听吧,注意把自此读准了。

生:齐读。

师:同学们能把古诗读通,但是古诗要读出韵味。

怎么才能读出韵味呢?你得了解这首古诗写得是什么,作者写得时候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那么同学们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了吗?好,考考大家。

师:(课件出示问题,生填空。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生:时间是李白乘舟的时候。

师:李白乘舟要怎样的时候?生:李白乘舟将要走的时候师:用诗中原句来说就是~生:李白乘舟将欲行时。

师:非常正确。

生:地点是桃花潭边。

生:人物是李白和汪伦。

师:事件呢?生:李白坐船要走,汪伦来送。

师:汪伦是以什么方式来送他的呢?生:踏歌。

师:好,把这句话连起来完整地说说。

生:事件是李白坐船要走,汪伦踏歌送行。

师:(板书:踏歌送行。

)对,这样说话才完整。

师:了解了古诗的大概意思,让我们再读全诗,体会李白的千古不衰的名作。

生:齐读全诗。

三、进入情境,体会感情。

师:古诗大概描述的意思我们明白了,想写好一首诗,还要写出意境。

这首诗里要注意几个意境。

师:(课件出示意境一:“舟”),舟是指什么?生:小船。

师:回答问题要完整。

生:舟指的是小船。

师:古代的交通工具有什么?生:古代用的最多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小船或者是步行。

师:对。

舟字在古诗里出现很多,一方面,古代交通工具还不够发达,没有飞机、公交车、地铁、动车等,人们一般靠马车、步行来活动,舟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快捷的交通工具了;另一方面,它轻快敏捷,常常用于表现诗人洒脱的胸怀,想象一下,古人穿着长袍,手持一卷书或者背一把古剑,那多么英姿飒爽。

师:下面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把舟用在诗句中的。

(课件出示句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李白;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孟浩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删除了其它三句难度较大的诗句。

)生:读。

师:给“舟”组词。

生:小舟。

生:乘舟。

师:乘怎么记?在哪里见过它?这个字这么深刻的含义,我们定要写会它。

拿出本子跟老师写乘舟二字。

师示范。

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师:(课件出示第一句),怎么理解这句?生:李白坐着船就要走的时候。

师:将欲行,是什么意思?生:就要走。

师:那就把时候去掉。

生:李白乘舟就要走。

师:说得好,理解诗句的时候,就可以这样,用组词连句的方法。

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

生:读。

师:(课件出示踏歌)踏歌。

认读踏字,跟什么有关?生:足字旁跟脚有关。

师:看几幅图片,结合课文谈谈你所理解的“踏歌”。

(课件出示图片)南宋画家马远的《踏歌图》即表现了村民的踏歌活动。

同时此图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一件名作,具有重要的地位。

生:踏歌就是用脚踩地打拍子唱歌。

师:还有补充么?生:踏歌就是用脚踩地打拍子然后手也摇摆唱歌。

师:摇摆可以换成什么词?生:摇摆可以换成舞动。

师:舞动是手的动作,手脚都用的话哪个词更恰当?生:手舞足蹈。

师:是啊,踏歌手脚都要用,那我们用这一个词就能概括了。

谁能再说一说踏歌如何理解?生:踏歌就是手舞足蹈唱歌。

师:是的,踏歌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人们口唱欢歌、手舞足蹈动作自由、活泼。

《武进旧事·元夕》中有李笃房吟描写踏歌场面的诗句(课件出示诗句)生:读“人影渐稀花露冷,踏歌声度晓云边。

”师:是啊,人渐稀少,到了深夜,踏歌声还穿透云霄。

再读这句。

师:忽闻在这里怎么理解?生:忽然听到。

师:你太厉害了,知道闻就是听到的意思。

生:以前学过《春晓》里面有句处处闻啼鸟,老师就说闻是听到的意思。

师:能够把以前学的知识用到学习中去,这是一样重要的能力。

你是个善于总结和思考的孩子。

师:李白忽然听到什么了?生:李白忽然听到李白踏歌送行的声音。

师:为什么要在李白离开汪伦的家,上路之后,来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时候,汪伦才来送呢?他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迟不送,偏偏要等到人家坐到船上的时候才来送呢?你们这时候就做做汪伦,猜想猜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有哪几种可能呢?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才来送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师:请同学们开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有可能汪伦因为有事耽误了所以来晚了。

师:想一想汪伦有可能有什么事能够耽误来送李白呢?生:有可能他回家去给李白拿自己酿的酒去了。

师:你如何知道他会酿酒?生:老师开始讲的小故事里说了汪伦用自己酿的酒招待李白。

师:故事听得认真,想象合理。

生:有可能汪伦故意来迟了想让李白先失望后惊喜。

师:对呀,有这个可能。

汪伦有可能事先设计好,故意这个时候出现给李白一个惊喜。

生:有可能李白怕汪伦伤心,就没告诉他,后来汪伦知道了才急忙赶来送他。

师:有道理。

他们俩一起饮酒作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是李白要走了,舍不得汪伦也怕汪伦伤心就没有告诉他。

汪伦听别人说的,才匆匆赶来送李白。

生:有可能汪伦叫朋友们一起来送李白所以晚来一会。

师:有这个可能。

汪伦自己踏歌怕李白听不到,叫朋友们一起来踏歌送李白。

生:老师,汪伦有没有可能想让李白永远记住他,所以想了一个特别的方式来送他?师:是呀,汪伦是李白邀请来的,请李白的时候还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引诱李白,送行的时候方式也一定很特别了。

生:老师,可能汪伦在家里已经请李白喝酒吃饭了,李白说不要送了汪伦就答应了,但是汪伦还是没忍住,又来送了。

师:同学们,你们能够想到这么多可能,简直就是一个个的汪伦和李白呀。

我没有想到你们送别的方式这么特别,洋溢着热情。

多么感人!多么意外!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带着一种意外和感激的心情来读,谁来读这两句?生:读。

师:我听出惊喜来了。

生:读。

师:把这两句连起来读读。

师:李白与汪伦在桃花潭边喝酒吟诗,对酒当歌,汪伦尽地主之谊,热情款待李白,他们在一起相处了一段美好时光,转眼间,到了分别的日子了,李白登上小船,汪伦前来送行,他们依依不舍地分别。

李白对汪伦说_____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不及”什么意思?师:这两句诗怎么理解?(大屏出示)生:读。

1米=3尺,千尺相当于333.3米。

如果一层楼高4米,比83层楼还高。

师:是呀,桃花潭水有这么深,汪伦对李白的情谊深还是桃花潭水深?生:情深。

师:板书:情比水深。

师:(大屏出示此两句)给这两句诗选择一个正确的关联词。

体会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与汪伦的友谊之深。

生:读。

(课件出示句子:选择哪句最合适。

因为桃花潭有千尺深,所以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

如果桃花潭有千尺深,就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

即使桃花潭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

)师:哪一句解释合理?生:即使桃花潭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

师:那我们读一读,体会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之深。

生:读。

师:我们在读这两句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谁能用一个词概括?生:有感情。

师:有感情还不够深。

生:深情。

师:对,“饱含深情”,这就是抒情。

想不想再读读这两句?生:练读。

师:整首诗我们读过了,理解了诗人诗中包含的感情。

整首诗的意思会解释吗?生:李白乘舟将要走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声,及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