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翻译的思考和认识

对翻译的思考和认识

---------------------------------------------------------------最新资料推荐------------------------------------------------------

1 / 3

对翻译的思考和认识

飑炖散剀 研蒋荬都侃 飑炖散剀 研蒋荬都侃 对翻译的思考和认识飑炖散剀研蒋荬都侃 ----读王佐良先生的 《翻译:

思考与试笔》飑炖散剀研蒋荬 都侃

飑炖散剀研蒋荬 都侃 飑炖散剀研蒋荬 都侃 王佐良, 英国文学研究专家; 浙江上虞人, 1916 年 2 月 12 日生。

1929 年至1934 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 后进清华大学。

抗战后考取公费留英, 于 1947 年秋赴牛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

于 1949 年 9 月建国前夕回国, 应聘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授。

曾任北京外国语学院顾问兼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作协理事, 《外国文学》 主编。

主要著作有:

《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约翰韦勃斯透的文学声誉》,《英国文学论文集》,《英国文体学论文集》,《中外文学之间》,《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 《照澜集》飑炖散剀研蒋荬 都侃 1989 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王佐良先生的著作《翻译:

思考与试笔》 一书中收集了王佐良教授历年中所写的一个翻译的文章和优秀著作,在第一部分的思考中, 从文体学的角度论述了若干翻译问题, 也谈到翻译背后的文化异同问题, 并通过观察, 集中探讨了几位翻译家的实践, 从中看到了译者所处时代、 社会和本人思想对于其翻译的影响。

对从事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飑炖散剀研蒋荬 都侃 其中新时期的翻译观 一文是王佐良教授研究翻译问题的一个小结。

文中提到中国翻译家传统的三个特点:

一是有高度使命感, 为了国家民族的需要不辞辛苦地去找重要的书来译; 二是不畏难, 不怕译难书、 大书、 成套书; 三是做过各种试验:

直译, 意译, 音译, 听人口译而下笔直书, 等等。

从现代看, 若干第一流作家都搞过翻译: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冰心、 田汉、 曹禺、 徐志摩、 戴望舒、 艾青、 卞之琳、 冯至、 李健吾等等都是。

在许多情况下, 翻译提高了他们的创作, 或者发展了他们的创作。

而由于他们也从事翻译, 翻译的地位也提高了,出版社比较重视, 译者在社会上也取得一定名望。

在近代史上由于翻译引起了大 的文化潮流和思想运动, 如

1919 年的新文化运动。

1飑炖散剀 研蒋荬都侃 对翻译理论的新想法, 在严复的信、 ---------------------------------------------------------------最新资料推荐------------------------------------------------------

3 / 3

达、 雅 和余冠英先生的以诗译诗、以歌谣译歌谣, 风格一致; 不硬译; 上口、 顺耳; 词汇、 句法依口语 的基础上,王佐良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是可靠, 可读。

可靠 就是忠实, 可读 就是流利。

这一提法比较中肯, 客观。

王佐良先生说翻译时要:

飑炖散剀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