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戏与幼儿自信心培养

游戏与幼儿自信心培养

游戏与幼儿自信心培养自信心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培养孩子自信心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环节。

自信心是人的一种思想信念,也就是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将要做上午事情做成功。

达到预期的目的。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成功,成才的心理素质,是对自身能力的科学估价。

自信才能有主见,才能做出他人未做之事。

缺乏自信心,就会产成心理上的自我鄙视、自我否定、自我挫败。

因此说自信是人生的关键。

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期的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更为重要我认为可以从;调整成人与孩子间的关系。

孩子与老师、家长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自信心程度,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首先应检查一下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是否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还要言传身教。

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

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

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

因此,在孩子面前更应有自信心,乐观的性格,有魄力,自强,办事不怯懦。

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也是形成孩子自信心的因素。

同时也要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

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

一、在游戏中提高幼儿自信心这些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的,但我认为游戏是最能接近幼儿让幼儿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的方式之一,教育区别于小学教育的一种特有的教育手段,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

游戏对幼儿智力、社会性、情感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因此,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信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游戏是从人性深处流淌出来的旋律,游戏是一种“心”的活动。

幼儿的自信心必须通过自身主动、充分的活动才能发展起来,活动是“培养基”,离开了活动,就是无本之木。

幼儿只有参与实践活动,动脑、动手、动口,才能掌握知识,学会新本领,发展聪明才智,增强实力,这是提高自信心的根本。

只有实践活动才能为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强化其自信心。

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他们能够发现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是个对别人有用的人,自己是多么的了不起。

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可以使幼儿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在游戏中给每个幼儿平等的表现机会孩子的自信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活动中慢慢提高的。

我在每个主题游戏活动中,都会设置一个让幼儿能够在集体面前表现的内容。

当确定了主题内容以后,都要求孩子回家和父母一起寻找主题的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了解新知识内容,使他们首先丰富了对主题内容的了解,然后把这些自己知道的事情带到幼儿园来共同分享,从而在开展活动中能够有表现的资本,但是幼儿水平是不同的,我就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语言发展较慢的孩子,我就要求他尽量把话说完整;对思维发展较好的孩子,我就要求他们用丰富的词汇来表述自己知道的内容,并提出让他们继续思考的问题,给每个孩子一个同等的讲述机会。

经过几个这样的游戏活动下来,孩子们的语言发展水平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而且,区别对待,不同要求,让每个幼儿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孩子间有个体差异,所以对不同的孩子要区别对待。

如在《有趣的泡沫板》活动中9教案附后),送“鸡蛋宝宝过独木桥回家”的环节中,如果以60厘米来要求所有的孩子,对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是不能完成“用泡沫板托住鸡蛋走过桥的。

”因此,我为孩子准备了不同高度的平衡木,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使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的可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对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在低的高度上获得了成功,他才有想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

让孩子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逐步建立起自信心,有自信心的支持,他们才能不断努力、自强不息,高质量的发展下去。

三、在游戏里提供机会,让幼儿表现自己,提高幼儿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帮助幼儿建立自信。

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长处,老师应深入了解幼儿的情况,幼儿掌握的技能经验,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做拿手的“活儿”,就能提高幼儿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爱好自我表现是每个孩子的特点,在自我表现的同时,幼儿会获得自信。

这次去实习在我们班,有一个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老师和小朋友对他都很照顾,他也很爱表现自己,但是只要有谁说他做的不好,或是谁笑话了他,他就会马上自卑起来。

就拿绘画来说,开始他不管画了什么,都会对大家讲他的画,可是根本看不出他画的是什么,小朋友们就笑他,以后再画画的时候,他就不让我们看他的画了。

我一方面教会他一些基本的画法,同时每次都找出他画中的优点,在全班表扬他,渐渐的他的绘画水平提高了,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对自己的水平就有了自信。

总之,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它必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和适当的教育形式才能形成。

让孩子由“我能行?”的思想转变为充满自信的“我行!”,充分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信心十足地迈向每一次成功!四、在游戏中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幼儿园里会开展很多活动,我组织幼儿进行穿衣服比赛,在游戏活动中发现有些幼儿到中班还没有掌握这些最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有的不会拉拉练,有的衣服反了不会翻正,我就用每天来幼儿园的时候,鼓励幼儿自己脱外衣,整理好后,再穿上棉背心,之后就专门开展了关于穿衣服的游戏活动。

其实,孩子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几天以后,他们就能熟练的做这些事情了,对这样的比赛他们有了信心之后就更愿意加入到游戏当中,而且表现积极,再也看不到拿着衣服站在那里不动的幼儿了。

在区角游戏活动中为幼儿制作一些练习生活能力的玩具,如小衣服、鞋样等,让他们练习拉拉练,系鞋带,通过之前的游戏活动幼儿对这些区角游戏充满了自信,而且还会主动要求帮小朋友拉拉练、系鞋带、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一下就让幼儿获得了成功感,在积极的参与生活活动中,幼儿才逐渐发现自己可以做很多事,自信心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为了幼儿在游戏中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幼儿克服自负感,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设置游戏场景中有许多的障碍物、动作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幼儿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任务。

体育游戏“跨过小桥”,我利用彩色巧板、汽车轮胎设置了各种障碍,幼儿必须通过付出艰辛的努力,以及具备不断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鼓励孩子大胆地尝试,勇敢面对困难,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方法,才能使他们摆脱依赖与骄傲。

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其自信心与表现欲。

五、在游戏中相信幼儿鼓励幼儿进行自我发现很多幼儿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是不能对自己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对自己的行为好与坏是依赖于成人的评价的,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评价观念,因此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更为重要,要挖掘他们的散光点让他们发现自我。

(一)为为是个很乖巧的女孩,在集体活动中表现的是胆怯、跟随别人的活动,不敢当众发言、表演。

我与家长沟通后,了解到她个子很矮,但特别喜欢运动,特别是骑滑板车特别棒,我们就组织了一次运动表演,当大家的掌声响起的时候,她的脸上挂满了自豪的微笑,她看到有的小朋友不会骑滑板车,还主动的去告诉他们要领呢。

通过这个活动她充满了自信。

(二)在上听说游戏《顶锅盖》时,明明不愿意与小朋友合作游戏,独自一人坐在座位上。

我发现后便走到了他的身边,弯下身低声问到:“你怎么了?为什么不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呀?”可是他低着头两手拽着衣服角并不说话,于是我鼓励道“你看,小朋友们玩的多高兴呀?你为什么不加入进去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呀?”他抬头看了看我,慢慢地站了起来,向小朋友们走去,但他并没有主动开口说话。

当我看到这个情况后,便走了上去,拍拍他的肩,继续鼓励道:“你是不是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啊?你应该主动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招呼呀,不然他们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想和他们一起玩呢?”于是他点点头,害羞地冲我笑了笑,开口对前面的一个小朋友说道:“你能不能和我一起玩啊?”之后俩人合作的非常好,明明还是搭积木的高手,只是平时没有表现出来,当小朋友看到他这么棒的时候都争着要和他一起搭积木。

通过这一事例,我个人认为在平常的教学游戏活动中,尤其是在自主类活动中,对于不同的幼儿应当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对于外向的孩子只需加以适当的引导,而对于那些内向、腼腆型的幼儿在教学中则应当加以重视,对他们多加鼓励,尽量让他们大胆主动去尝试,不管他是否会······能让这类性格内向的幼儿开口说话,主动去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无形中自信心也增加。

(三)有一次在上早期阅读《数蛤蟆》课时,我发现亮亮在座位上讲得很好,但当我提问时,他却不肯举手来站起来讲故事。

我先是鼓励:“哪个小朋友愿意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啊?”见他还没有反应,于是我微笑地对他说:“你刚才讲的很好,老师和小朋友都想再听你讲一讲。

”说完我冲他微笑着,并点头示意他“一定行的!”也许是我的微笑给了他勇气和力量,他终于站了起来。

尽管一开始故事讲的并不顺畅,但是我至始至终保持着微笑的表情,不断的点头鼓励他;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的故事越讲越顺利、越讲越流畅,当他讲完故事后冲我开心的笑了笑。

下课后我问他,是谁教你讲故事的讲得真精彩,这时发现他一脸惊讶的表情,可见他不知道自己讲的故事有多好而且还对自己没信心,之后我就肯定地告诉他:“明明你很棒你讲的故事可好听了,我们都爱听,我们都喜欢听!”当他听完我说的话抛住了疑惑的眼神时,我很肯定地重复了一次之前的话,这时明明发出了得意的笑声。

通过在游戏活动中,成人调动幼儿参与活动,肯定幼儿的点滴进步,就是孩子提高自信的保障,因为孩子的自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是在解决成长的过程中的一个个问题中培养起来的。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孩子未来所面对的是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要重视自幼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幼儿游戏已被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使幼儿成为有足够活力、足够勇气和充满自信的人,昂首阔步走向社会,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迎接21世纪的各种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