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2018-12-31发布2019-01-01河北省民政厅发布目次引言 (Ⅲ)1 范围 (1)2 编制依据 (1)3 术语和定义 (4)4 总则 (6)5 策划与准备 (6)5.1 实施方案 (6)5.2 工作组织 (6)5.3 安全责任 (7)5.4 管理制度 (7)5.5 教育培训 (8)5.6 信息收集 (8)5.7 工作流程 (9)6 风险管控 (11)6.1 评估单元划分 (11)6.2 风险辨识 (12)6.3 风险评估 (16)6.4 风险管控措施 (17)6.5 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 (18)6.6 风险管控信息警示 (40)7 隐患治理 (42)7.1 事故隐患排查清单 (42)7.2 隐患排查 (42)7.3 隐患判定 (46)7.4 隐患治理 (46)7.5 隐患治理信息台账 (47)8 持续改进 (49)8.1 档案管理 (49)8.2 持续改进 (49)附录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50)附录2 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 (52)引言本手册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2018】2号令)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风险管理成功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编制而成。
安全风险管控是安全管理的核心,隐患治理是对安全风险管控是否得到有效落实的排查确认。
安全风险管控是隐患治理的重要内容,隐患治理是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手段。
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就是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为基础,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手段,把风险控制挺在隐患前面,从源头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通过隐患排查及时寻找出控制过程可能出现的缺失、漏洞及风险控制失效环节,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实河北省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控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
本手册的目的是规范河北省民政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工作的全过程,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降低河北省民政领域安全风险,提升河北省民政领域安全整体预控能力,持续提升河北省民政领域本质安全水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河北省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1 范围本手册规定了河北省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的总则、策划准备、风险管控、隐患治理、持续改进。
本手册适用于河北省民政服务机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2 编制依据2.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殡葬管理条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彩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54号)《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2.2规章与文件《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国务院安委办〔2016〕3号)《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国务院安委办〔2016〕11号)《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冀发〔2017〕22号)《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令第67号)《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令第24号)《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49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原总局16号令)《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8〕第2号)《河北省社会福利院管理规范》(冀民[2006]31号)《关于深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建设的意见》(冀安委办〔2017〕1号)《关于进一步落实深化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一个台账、四个清单”工作的提示函》(冀安委办函〔2018〕67号)《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民发〔2014〕132号)《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民函〔2015〕280号)《河北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冀民〔2014〕52号)2.3标准规范《安全色》GB 2893《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 405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 13495.1《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801《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T 13955《消火栓箱》GB 145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 14934《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630《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 16153《低压电气装置》GB/T 1689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殡仪场所致病菌安全限值》GB 19053《燃油式火化机通用技术条件》GB 19054《建筑消防设施的维修管理》GB 25201《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 2550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8001《救助管理机构安全》GB/T 2935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B 3518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47《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54《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 50444《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57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 900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AQ/T 9009《灭火器维修》GA 95《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 50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 654《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 113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 010《救助管理机构等级评定》MZ/T 025《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124《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儿童福利院建设标准》建标145《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建设标准》建标171《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 450《机动车驾驶员安全驾驶技能培训要求》JT/T 915《遗体保持服务》MZ/T 019《遗体火化服务》MZ/T 021《骨灰寄存服务》MZ/T 022《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指南》DB13/T 1138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
3.2风险对伤害的一种综合衡量,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
3.3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4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3.5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3.6风险评估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7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划分等级。
3.8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风险越高,管控级别越高;上级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同时管控。
3.9风险控制措施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3.10风险信息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3.11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各类风险信息(3.10)的集合。
3.12事故隐患不符合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服务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13隐患排查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3.14隐患治理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3.15事故隐患排查清单明确排查的风险部位、风险管控措施、风险失控表现、失职部门和人员、排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排查时间等内容。
3.16隐患治理信息台账隐患治理信息台账应当包括隐患名称、隐患等级、治理措施、完成时限、复查结果、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