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发展趋势
2014年4月19日,由我们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组织大三年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全体学生前往大邑县参观了建川博物馆和游览了安仁古镇。
走入建川博物馆,整个氛围和面积都了我很大的冲击,被称为中国博物馆小镇的安仁果然不同凡响,打破以往对博物馆概念的狭隘理解,这里的博物馆大气、沉重、内涵丰富。
建川博物馆聚落占地500亩,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4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通过这次课程实践的学习,我对博物馆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将运用我了解的知识对未来博物馆发展趋势做浅析。
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博物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准。
现今国家博物馆的基础设施较为陈旧和老化,与当今高科技时代的发展需求相比,改扩建的方案的出台将会是国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改扩建工程的启动,它是国民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和文化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充分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增强。
衡量一个博物馆是否成功的标准,首先应该是它陈列展览的水平和对公众开放的情况,第二个就是它的环境和服务。
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这扇文化之门,达到传承文明、弘扬先进文化的效果,它的展览内容、形式、服务等都应是颇费心机的。
在一些发达国家,参观博物馆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对此乐此不疲;而如何迎合大众需求是博物馆服务的方向。
现在,中国的博物馆也正在向这方面努力,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人性化服务,更加亲切,相信不久的将来,博物馆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博物馆的设计是所有展示设计中艺术效果和技术含量要求最高的。
现今的博物馆注重以科学技术和艺术为设计手段,并利用传统或现代媒体对展示物及展示环境进行系统的策划、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也是现代物质文明成就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工具。
是以招引、传达和沟通为本,现代展示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结合了美术、视觉传达和造型艺术,而且广泛涉及到制造、IT、电气等现代科技行业,并以静态的、动态和互动的手段使参观者主动地参与到展示活动中。
现代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需要,展示设计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也不断涌现,展示设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发展趋势有几大特征:
(1)现代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应讲求针对性、新颖性、贴近性和多样性。
“针对性”指展览主题更具体,受众特定性更强。
“新颖性”指展览主题的新颖独特,满足现代人的好奇心理。
“贴近性”指贴近群众生活,对人们生活有现实的意义。
“多样性”指展览主题的丰富多彩,以满足受众的多方面需求,并使博物馆永葆生机。
大千世界任何人和事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因此都可能作为博物馆的展览主题,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关键在于有发现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
(2)在展示形式上,当今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展示形式的要素主要有展示空间布局、造型、版式、色彩、照明采光等。
另外在材料质地选用上可以多样化。
现代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利用材料本身的审美特质,可以无限地拓展材料的范围,而且也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
在利用材料的感性特质方面,可以说一种特殊的材料可以成为一个特殊时代的概括性的形象,也是营造整体气氛的一种手段。
展览设计的发展与现代艺术是同步的,为观众创造最佳的视觉效果。
国外的许多博物馆在展品的展出形式上多根据陈列内容的具体特点,努力营造出一种陈列内容与具体陈列品相辅相成的环境和氛围,使观众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和艺术享受。
对不同性质的展品采用不同的陈列形式。
一个成功的展示不只是言之鏘鏗的理论或細膩的绘画,也不只是五光十色的展示媒体堆砌,更是创意十足的艺术。
如:无论大规模还小规模的展览在设计上都应该体现出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3)展示可使用各种新兴媒体技术。
对于展品的阐释来说,传统模式是通过文字说明。
因此,随着现代科技媒体发达,现代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要适度地运用数码视频技术、计算机程控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VR)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传达展览的主题与內容,是各种设计的综合体。
科技发展的主流趋势,展示最新科技形象,加强受众的参与性,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融入其中的深刻体验。
这些技术将可能是未来展示设计向高科技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4)与现代社会更紧密结合。
现代博物馆应改变过去集中于专家和历史,应离现实生活更近,关注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如果只定位于收藏,就成了一个单纯的文物,失去现实意义。
应该打破以往的收藏、展示、研究机构,而是应该成为面向社会、服务于公众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信息资料咨询机构,对于传播社会文明和普及科学知识有良好的作用,是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与现代社会更紧密结合也是博物馆本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所以,在现实社会中怎样发挥作用,这是现代博物馆应认真考虑的。
通过努力,使博物馆成为沟通专家与民众的桥梁。
(5)追求世界统一性,展示全球共有的一个新课题。
加强地域和世界的交流与探讨。
现今与国际博物馆相比,我国博物馆发展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环节。
中国博物馆事业需要可持续发展,贴近百姓生活创新内容与形式是条件,提升整体水平与国际接轨是根本。
凭借中国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积极吸收国外博物馆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完全可以成就具有中华民族风格、世界先进水平的博物馆事业。
现代化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必将成为一个为公众提供高水平精神享受的文化中心和公众终身教育的课堂,也是国博科研事业进步的里程碑,也标志着现代中国博物馆建设与国际水平的接轨,我们大家都在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期望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越来越好。
随着社会的进步, 现代博物馆理论的发展, 博物馆已不仅仅是收藏宝物的
地方, 参观博物馆也不仅仅是为了看物、看宝, 博物馆将成为一个汇集各种历史包括现代信息的知识平台。
博物馆会越来越大众化, 越来越平民化, 会更加贴近生活, 更加注重教育功能, 会由传统的收藏文物、标本转向对社会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关注, 会由以藏品为本的博物馆转向以人为本的博物馆。
我们大学生要多参与到博物馆建设和学习过程中,把专业理论知识与博物馆实践相结合,作为未来旅游讲解和服务人员,要多方面学习相关知识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对我们来说,学习博物馆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参与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报告
报告名称:博物馆发展趋势
实践时间:2014年4月19日
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带队老师:
学号: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