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1生物入侵

3-1生物入侵

一、物种入侵
由于外来物种的存在而使本地物种的生存 安全受到威胁的现象称之为“物种入侵” 或“生物入侵” 案例分析:
–澳大利亚的兔灾 –我国公布的物种入侵名单
澳大利亚的兔灾 (1859)
兔子并不是澳大利亚土生的。在1859年以前,那 里还没有兔子。但在那一年,有一个农民从英格兰 带来了一群野兔,共有24只。他完全没有料到,他 的这一举动将要引起一次农业灾害。
入侵种的危害已经显现: 无意引入的病虫害在农林牧、园林等各个行业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案例很多,并已经引起相 关部门,包括海关检疫部门的重视。 有目的的引进种给国民经济带来危害的事例比 比皆是。
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我国每年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 失达1200亿元,占到我们国内生产总值的 1.36% 。
假高梁(石茅、阿拉伯高粱)(Sorghum halepense)原产地中
海地区,现分布与我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30多
种家作物的杂草
蔗 扁 蛾 ( 香 蕉 蛾 ) (Opogona sacchari) 原 产 非 洲 , 1987 年 随 巴 西木进入广州,现传 入 我 国 10 余 个 省 、 直 辖市、威胁农作物、 果树、名贵花卉等。
兔子。粘液瘤病一经引进,它便在整个野兔群中快速传播。 在澳大利亚东南地区,几乎百分之八十的野兔群被消灭了。 • 1952年,一个法国农庄主释放了两只感染了粘液瘤病的兔 子,该病便传入欧洲。几个月内它已在欧洲各地扩散,甚至 横跨大海传到英国。到1953年末,在欧洲每千只兔子仅剩 两个还活着。
我国公布的物种入侵名单
薇甘菊所“到”之处,像被子一 样包裹树木,覆盖花草,受其侵 害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 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 行光合作用而枯萎。 现广泛分布于我国香港、澳门、广 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严重危害6-8 米以下的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林、 经济林和风景林。
毒麦 原产欧美洲、地
原产 豚草 为一种恶性杂 南美洲,现几乎遍。
曾被用作猪饲料,但因其“近
乎疯狂”的繁殖速度而泛滥成 灾,造成水质污染,降低水产 品产量,因而被列为“世界十 大害草”之一。云南昆明为治
理滇池里的水葫芦,近年已花
费40多亿元。每年夏秋之间, 江河里的水葫芦大肆泛滥。
薇甘菊学名假泽兰,是一种攀援植物,繁殖能力极强。 原产于南美洲,60年代被引入印尼植物园用于橡胶园的地 面覆盖,借助于当地温暖潮湿的泥土,很快在印尼、马来 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蔓延开来,给种植香蕉、茶叶、 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重大损失。
非洲蜗牛,学名褐云
玛瑙螺,也就是人们
常说和常食用的东风
螺、菜螺、花螺、法 国螺。非洲大蜗牛是
一种繁殖很快的大型
陆生贝类,它们危害
农作物、蔬菜,危害
生态系统,而且还是 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 原菌的中间宿主。
危险的牛蛙原产美洲, 由于大量养殖和逃逸, 目前在我国已经有相当 数量的野外种群。它们 的适应性和繁殖力也都 很强,由于没有相关的 研究,我们现在还不知 道牛蛙对中国土著的两 栖类有多大的威胁,很 可能有些已经造成的生 态损失将是无法挽回的。
紫 茎 泽 兰 ( 解 放 草 、 破 坏 草 ) (Eupatorium adenophorum)。 原产中美州,现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台湾,排挤本地植物; 侵入经济林和农田;全株有毒,危害畜牧业,牛羊吃 了后,嘴巴都会烂掉。
水葫芦,亦称“凤眼莲”,
是一种水生飘浮植物,原产于
南美洲,50年前被引进中国,
“如果有一天我们在野外见到巴
西龟,那中国的龟就危险了!” 国家林业局濒危野生动植物进 出口管理办公室的范志勇先生 这样预言。 因为适应性和繁
殖力都很强的巴西龟会对中国
本土的野生龟构成很大威胁, 我国目前已经停止了所有被甲 小于10厘米龟类的进口。如果 您家养了巴西龟,千万不要随
便把它们放生野外!
美国白蛾严重危害林木、果树和农作物,近年来被国家林业局列为6大工程治理害虫 之一。据了解,美国白蛾本来是在美国以及北美地区,由于美国的生态环境保持了 一定的均衡,加之当地白蛾的天敌就有不下百种,因此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危害。
5.无意引入多: 由于交通越来越发达,流动人员和物资,以及压舱 水无意带入的物种很多,例如蔗扁蛾、褐家鼠、豚 草、北美一枝黄、紫茎泽兰、刺花莲子草、苋属、 松材线虫和美国白蛾等。 6.有目的的引入多: 中国引种历史悠久,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 良品种更有悠久的历史。
–早期的引入常通过民族的牵移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实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几乎与养殖、饲养、种植 有关的单位都存在大量的外地或外国物种的引进项目。 这些单位有农业、林业、园林、水产、畜牧、特种养殖 业、各种饲养繁殖基地,其中大部分引种以提高经济收 益、观赏、环保等为主要目的。
美国白鹅(秋幕毛虫、秋幕蛾) (Hyphantria cunea)原产北美 洲,现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山东、天津、陕西、等地, 危害果树、林木、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
福 寿螺 (大瓶螺 )(Pomacea 牛蛙(美国青蛙) canaliculata) 湿 地 松 粉 蚧 (Rana catesbeiana)原分 (Oracella acuta)原产 原产来马逊河流域,1981 布于北美洲,1959年引 美 国 , 1988 年 随 湿 年引入,现广泛分布于我 入我国,现几乎遍及我 地 松 无 性 系 穗 进 入 国广东、文本、福建、云 国北京以南地区,由于 我国,广东、广西、 南、浙江等地,危害水稻, 其适应性强,易于入侵 福 建 等 地 有 报 道 , 威胁入侵地的水生贝类、 扩散,使本地两栖类面 严重危害松林 植物,也是一些寄生虫病 临减少和绝灭的危险。 的中间宿主
在澳大利亚,兔子几乎没有什么天敌,所以经过 十几年它们已成为一个大问题。它们吃庄稼,毁坏 新播下的种子,啃嫩树皮和芽,并且打地洞损坏田 地和河堤。筑篱笆也不能阻止它们侵犯农民的田地。
澳大利亚的兔灾 (1859)
• 1950年,人们尝试一种控制野兔的新方法。一种能杀死兔 子的病,即粘液瘤病(兔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被引入澳 大利亚。科学家先将该病传染给蚊子,然后经蚊子再传染给
空心莲子草
中海地区,现广布世界 各地,是我国限制检疫 对象,我国除西藏和台 湾 外 ,各省 (区 ) 都曾 有过报道。
互 花 米 草 (Spartina alterniflora)原产美国东南 部海岸,1979年引入我国, 分布于我国上海、浙江、 福建、广东、香港
飞机草(香泽兰) (Eupatorium odoratum)原产中美洲1934年在 云南发现,现分布于我国台湾、 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危害 多种植物和牧场
生物入侵的防治措施
动植物检疫:是阻断生物入侵的有效措施。能够禁 止或限制危险性害虫、病菌、杂草和带病的苗木、 种子、家禽、家畜等的传入(出),或者在传入后 限制传播,防止向其他地区蔓延。
对已经入境的有害生物:要采取措施,尽量予以根 除。
生物防治措施:从入侵有害生物原产地引进天敌:防 治有害生物具有成本低、效果持久、有利于稳定环 境等优点。
我国物种入侵的特点
1.容易形成入侵:中国从北到南5,500公里,东到
西5,200公里,跨越50个纬度,5个气候带:寒温带、 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多样的生态系统使 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 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2.涉及面积广: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无一没有外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 随着美军的征战,军用物资的包 装箱、木材等物品跨国运输,也 把美国白蛾带到了世界各地,但 白蛾的天敌却没有跟随美军出征。 白蛾摆脱了天敌的控制,便在新 的地域里疯狂作恶,使受害国几 乎谈“白”色变。我国发现美国 白蛾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期, 先是辽宁的丹东、营口一带,然 后在其他一些地区相继发现。现 在中国很多个城市,包括沈阳、 唐山、秦皇岛、烟台、上海等一 些城市都有白蛾的踪迹。美国白 蛾是严重危害植物的罪魁祸首。
来种。除极少数位于青藏高原的保护区外,几乎或 多或少都能找到外来杂草。
3.已被入侵的生态系统多 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从森林、农业区、 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 其中以水生生态系统的情况最为严重。 4.入侵物种类型多 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 鱼类都有),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 软体动物),高、低等植物,小到细菌、微 生物、病毒都能够找到例证。
非洲大蜗牛(褐云玛瑙螺) (Achatina fulica) 原产非 强大小蠧(红脂大小蠧) 洲东西部,20世纪20年代 (Dendroctonus valens) 原 末在福建厦门发现,现已 产非洲,现分布于我国 扩散到我国香港、台湾、 山西、陕西、河北、河 海南、广西等地,已成为 南等地,严重危害松树。 危害农作物、蔬菜和生态 系统的有害生物
德国小蠊,原产地在德国,故称“德国小蠊”。因国家与国
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在商品交易运输中输入我国,由于其体态
与蟑螂极为相似,个体的大小如一般蟑螂成虫的四分之一,所 以被国人误称为蟑螂或小蟑螂。
小蠊的繁殖速度比一般蟑螂要快几倍,经半个月左右其幼
卵即可长成成虫,群体数量比一般蟑螂多几倍乃至几千倍。小 蠊的生活习性与一般蟑螂相似,喜在宾馆、酒店的中西厨房、 酒巴、餐厅、包房等场所活动。它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与蟑螂类 似,主要是它们在活动其间将许多有害物质及病菌等传播到人 们的食品及用具中,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原产于 亚马逊河,外表妖艳,性情 残暴,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
于自己体积几倍,甚至几十
倍的动物吃掉。专家认为, 食人鱼若流入我国江河,会 造成一场生态灾难。
小龙虾原名克氏原螯虾, 它们的原产地是中、南 美洲,20世纪30-40年 代我国从日本引进,而 日本则是更早从美国引 进。克氏原螯虾的适应 性强、食性广、幼体成 活率高,擅长在堤坝上 打洞。目前世界各地都 有养殖,并在野外形成 数量巨大的种群,在我 国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南 分布很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