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分布式光伏发电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的优劣势

浅谈分布式光伏发电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的优劣势

浅谈分布式光伏发电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的优劣势
摘要:我国的电力行业在近两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随着成本的降低,政府也出了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

并且随着集中式补贴的逐年下降,分布式的优势更加凸显。

同时集中式补贴拖欠问题目前已经比较严重,截至去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已超 600 亿元。

未来补贴缺口还将继续扩大。

关键词:分布式;集中式;光伏发电;优势及劣势
引言
太阳能光伏产业具有无污染、分布广并且储藏量丰富的优势,可以解决能源紧张状况。

要促进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其光伏发电产业在发展中有两个主导因素:政策引导以及技术指导。

只有充分发挥这两个主导因素,才能够推动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1.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是在我国的产业政策支持之下实现发展的。

但是在政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为出于对于我国目前空间格局、技术水平以及消费市场的分析,光伏产业空间格局因为过于依赖于以上的发展因素,所以政府过度补贴或者过少对于产业进行补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

所以如何出台有效的光伏产业激励机制,又能够避免政府过度干预,是目前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之中所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光伏行业 2017 年发展回顾与 2018 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提出了光伏产业发展的这样一组数据,2017 年全国光伏发电量 1 182 亿kW•h,比 2016 年增长 78. 6%。

全国弃光电量 73 亿kW•h,弃光率6%,同比下降 4. 3%。

虽然弃光现象有一定的好转,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其光伏发展需求,还需要不断降低弃光率。

其次弃光率较高的原因不仅仅是目前新能源开发规模以及开发布局的不稳定性,同时也是因为煤电改造进展相对缓慢,新能源消纳空间相对较小,缺乏明确的电网建设方案等。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近几年的光伏行业也在不断爆发,虽然补贴政策普遍低于行业内预期,但是也具有相当大的实际收益。

2.分布式光伏发电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的优缺点
2.1分布式光伏与用户联系更紧密
对行业本身,户用分布式较集中式光伏更靠近用户。

从分布式光伏自身优势来看,除了屋顶光伏以外,还有更多灵活多样的应用形式,受限因素比较少。

另外,分布式光伏受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影响比较小,尤其是对于有一部分自发自用电量的,像一般工商业或者工业用户分布式光伏系统对补贴依赖程度较低,很多在目前光伏发电投资水平之下,很多项目可以不依赖补贴就能够达到有基本的盈利,所以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

从分布式发展环境、民众意识以及市场来看,分布式光伏市场的范围和规模逐步的扩大,带来了示范效应,民众、投融资机构,包括保险机构对分布式的认识度有了显著的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也得到显著提升。

分布式光伏无论是从商业模式还是运模式来看,市场都在逐步走向成熟。

2.2分布式光伏盈利具有优势
“十三五”期间,尤其是明年,无论是标杆电价还是分布式光伏的度电补贴,降价以及补贴退坡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并且已是一个确定事件。

2020 年之前光伏发电要实现在销售侧平价上网,在 2022—2023 年之间上网侧平价上网的目标,补贴缓和退出可以保证产业实现一个持续平缓的发展。

分布式光伏发电经济性。

对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分布式补贴 0.37 元/千瓦时,分布式发电的经济性优势已经明显高于集中式光伏电站。

尤其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经济性,要高于全
额上网的模式。

全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年保底收益(全额上网模式下)在 700 -1100 元,一些东中部省份收益略低,但由于地方实施电价补贴政策,所
以这些地区反倒成为分布式光伏市场主要地区。

2.3从技术方式看两种发电方式优缺点:
2.3.1分布式
分布式基本原则:主要基于分散建筑物表面,就近解决用户的用电问题,通
过并网实现供电差额的补偿与外送。

优点:(1)太阳能资源随处可得,可就近
供电。

以家庭房屋建筑为单位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供给当地负荷,视作负载,免
去了长输电网输送,可以有效减少对电网供电的依赖,减少输送过程线路损耗。

(2)充分利用建筑物表面,可以将光伏电池同时作为房顶、外墙等建筑材料,
很方便地与建筑物结合,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并且不单独占用土地,可节省宝
贵的土地资源。

(3)与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的有效接口,运行灵活,受限较小,
适当条件下可以脱离电网独立运行。

缺点:(1)分布式光伏板无法形成大面积
接收太阳能,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不高,需要将分散的发电能输送汇聚到一起,导
致额外损耗多。

(2)电压和无功调节的困难,大容量的光伏接入后,功率因数
的控制存在技术型难题,短路电力也将增大。

(3)需要在配电网级的能量管理
系统,在大规模光伏接入的情况下进行负载的同一管理。

对二次设备和通讯提供
了新的要求,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2.3.2集中式光伏发电优缺点
集中式基本方法:在荒漠地区构建大型光伏电站,充分利用荒漠地区丰富和
相对稳定的太阳能资源,接入高压输电系统供给远距离负荷。

优点:(1)由于
选址受限制小,光伏能源比较集中,输出电能稳定性有所增加,并且充分利用太
阳辐射与用电负荷的正调峰特性,起到削峰的作用。

(2)运行方式较为灵活,
于分布式光伏相比较,集中式光伏发电电站集中,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无功和电压
控制,参加电网频率调节也更容易实现。

(3)电站建设周期短,环境适应能力强,对水源、燃煤运输等原料不依赖,运行成本低,便于集中管理,几乎不受空
间的限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扩容。

缺点:(1)集中式光伏电站位置偏远,需
要把光伏电站的电能通过长输电线送电入网,同时自身也是电网的一个较大的干
扰源,输送过程中线路的损耗、电压跌落、无功补偿等问题将会越发明显。

(2)大容量的光伏电站需要多台变换装置组合共同实现,它们的协同工作需要进行同
一管理,这方面技术目前尚不太成熟。

(3)大容量的集中式光伏需要在 LVRT
等新的功能下才能接入,这样才能保证电网安全,而这一技术往往与孤岛存在冲突。

外部政策来看,分布式光伏一直得到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

从一开始
国家政策更大力度推的就是分布式光伏,只不过是从 2017 年开始推进效果得到
了显著的体现。

尤其是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电价和度电补贴支持力度,涉及
范围都很大。

相对而言,最近一两年集中式电站则存在发展规模受控、电价不断
退坡、部分地区限电,还有土地以及地方一些不合理收费等不稳定的因素。

发展
速度相对放缓。

3.结束语
我国的光伏发电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在高度重视光伏发电产业的
同时,也要采取可行的支持政策,从而实现对于产业的引导,通过优化产业链、
加强光伏产业的延伸与应用的方式去推动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进步与发展,保护
生态环境,缓解资源紧张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曾健文.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绩效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17):26 -27.
[2]王建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政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6(15):261.
[3]肖传亮,赵波,周金辉,等.配电网中基于网络分区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集群电压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13(5):9-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