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最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一、标准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
国家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 统一的技术要求,可制定行业标准 ;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某个范围 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制定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 。
一、标准
技术标准:对产品和工程建设质量、规格及检验方面所 作的技术规定。
合理地确定公差与正确进行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互 换性生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
第三节 标准化
标准化的发展史是与制造业的发展史相对应的,它是 社会生产劳动的产物。
萌芽期:公元前200年-青铜弩机 。 初期:开始于兵器制造业 ,前苏联1760年至1770年的土 里斯基兵工厂;1902英国纽瓦尔公司(极限表);英国标准 B.S.27(1906);1931年的沈阳兵工厂和1937年的金陵兵工厂。 现代期: ISA标准(1926),ISO标准(1947),超出了机 械工业的范畴,扩大到了其他行业(如微电子行业)。
远程射击武器
青铜弩机
弩机主要由弩弓和弩臂两部分组成的。弓上 装弦,臂上装弩机,两者配合而发矢。一般弩机
是装置在木弩的后部,四周有“郭”,“郭”中 有
“牙”,可以钩住弓弦;“郭”上有“望山”作 为瞄准
器,“牙”下连结有“悬刀”,作为扳机;发射 时把
“悬刀”一扳,“牙”就缩下,“牙”所钩住的 弦就弹
击,有力地把矢射出。 在当时社会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能制造这种
标准与标准化正是联系这种关系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对 零件的加工误差及其控制范围所制订的技术标准称“极限与 配合”标准,它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
一、标准
标准定义: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也就是一种规矩。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 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 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GB3935.1—83)
若制成的一批零件实际尺寸数值=理论值,即这些零件完全相 同,虽具有互换性,但在生产上不可能,且没有必要。而只要求制 成零件的实际参数值变动不大,保证零件充分近似即可。要使零件 具有互换性,就应按“公差”制造。
公差:控制几何参数的技术规定就称“公差”,实际参 数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设计者要正确地确定公差,并在图样上标注。在满足功能要 求的条件下,公差尽量规定得大些,以提高技术经济效益。
弩机,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一个伟大发明创造。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在国际上,为了促进世界各国在技术上的统一,成立 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简称 IEC),由这两个组织负责制定和颁发国际标准。
ISO9000系列标准的颁发,使世界各国的质量管理和 质量保证的原则、方法和程序,都统一在国际标准的基础 之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互换性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本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有很 强的综合性和适用性,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 梁。它将互换性原理、标准化生产原理、几何量计量测试等相 关知识结合在一起,涉及机械及其零件的设计、制造、维修、 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多方面技术问题。
一、 互换性及其意义
加工误差与公差
尺寸误差 加
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宏观几何形状误差
误
相互位置误差
差
表面粗糙度
问题:加工误差与公差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误差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公差由设计人员确定 联系:公差是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第二节 公差与检测
几何量的测量 有了先进的公差标准,还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测量措施。 技术测量研究的问题: (1)统一计量单位:用什么单位计量;量值的传递。 (2)研究测试理论:制定计量标准、设计计量器具、培 训计量人员。
互换性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举例:机器上的螺钉、灯泡,自行车、缝纫机、钟表上 的零部件,损坏后可以更换。
机
机器人
械
示
例
钟表
空中客车A380
缝纫机
制造业生产中,经常要求产品的零部件具有互换性
例:滚动轴承(标准件)
内互换性
外互换性
第二节 公差与检测
任何一台机器的设计,除了运动分析、结构设计、强度、刚度 计算外,还要进行精度设计。研究机器的精度时,要处理好机器的 使用要求与制造工艺的矛盾。解决的方法是规定合理的公差,并用 检测手段保证其贯彻实施。用公差来控制误差,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我国的技术标准分三级 国家标准(GB) 部门标准(专业标准,如JB) 企业标准。 公差标准:对零件的公差和相互配合所制订的标准。 加工误差和公差
我国于1978年恢复参加ISO组织后。陆续修订了自己 的标准。修订的原则是,在立足我国生产实际的基础上向 ISO靠拢,以利于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技术交流和产品互换。
一、标准
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特点是规模大,协作单位多,互换性 要求高,为了正确协调各生产部门和准确衔接各生产环节, 必须有一种协调手段,使分散的局部的生产部门和生产环节 保持必要的技术统一,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现互换性 生产。
几何量的检测
完工后的零件是否满足公差要求,要通过检测加以判断。检测包 含检验与测量。
检验是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并作出合 格性判断,而不必得出被测量的具体数值;
测量是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 量的具体数值的过程。
意义:检测不仅用来评定产品质量,而且用于分析产生不合格品 的原因,及时调整生产,监督工艺过程,预防废品产生。检测是机械 制造的“眼睛”。产品质量的提高,除设计和加工精度的提高外,往 往更有赖于检测精度的提高。
标准内涵: (1)是一种为大家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或“技术 规范”、“规定”。 (2) 也可以是一种实物标准、计量标准、标准样品。 (3) 研究对象必须是具有可重复性特征的事物及概念。 (4)是协商的产物,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阶层的利益。
一、标准
标准分类 按标准的使用范围分: 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HB(如JB ) 、地方DB标准和企 业标准QB。 按标准的作用范围分: 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试行标准。 按标准化对象的特征分: 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安全与环境保护标准、 卫生标准。 按标准的性质分: 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