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一、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目录
道教的思想源流 道教的创立 道教的演化与发展 道教的现状
道教的思想源流:
• 一是古代的鬼神、仙人、仙术、仙药思想; • 二是汉代的谶纬之学; • 三是两汉黄老道对黄帝、老子的神化;
• 四是先秦时期的精气说。
道教的创立:
•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未年。 • 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陵于蜀郡鹤鸣山 (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了正一盟威道。 • 张陵,字辅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据 道书载:本为太学学生,博采五经,好神鬼事。 早年曾举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在巴蜀任 过江州(今重庆)令,后来悟通仕途沉浮,无益 于年命,便辞官隐居于邙山(今河南洛阳北), 学长生之道。朝廷多次征召做官,皆不从命。
道教四大名山:
• • • • 武当山; 青城山; 龙虎山; 齐云山
道教三清:
图片欣赏:
道教两个早期组织:
• 五米斗教: 创立时间:汉顺帝 创立人:张陵—张衡—张鲁 地点:西蜀鹄鸣山 太平道: 创立时间:汉灵帝 创立人:张角 地点:钜鹿
道教的演化与发展:
• 早期教派:
!方仙道
!黄老道 !太平道 ! 天师道
道教的演化与发展:
• 魏晋至隋唐: 上清派 灵空派 三皇派 楼观派
道教的主要人物:
• 冠谦之于北天师道 • 陆修静之于南天师道 • 陶弘景
• 钟吕金
道教的现状:
• 目前全国各地正式开放的道教宫观有五千多处, 全真派和正一派道士约三万余人,普通信徒的人 数则难以统计。道教界有自己的全国性组织—— 中国道教协会。各地还成立了许多地方性的道教 组织。在北京有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 究所,各地也设立了一些道教教育和研究机构。 中国道教协会办有《中国道教》杂志,一些省市 道协和宫观也办有道教刊物。改革开放后,道教 界举行了数次全真派传戒和正一派授箓活动,使 道教的传承按传统的仪轨有序进行。
道教的创立:
• 张陵初创的正一盟威道,其主要经典有《老子五 千文》、《太平洞极经》等。其主要宗教活动是: 诵习五千文领道民。并规定按时“付天仓”及“三会”。付 天仓,即奉道者于十月一日向天师、祭酒交纳信 米五斗;三会,即奉道者一年三次(正月七日、 七月七日、十月五日)朝会天师治
道教的创立:
• 东汉顺帝(126—144年)时,张陵闻蜀地多名山,民风 淳厚,易于教化,于是携弟子入蜀,居住在鹤鸣山(又名 鹄山)修道。精思炼志数年,著作道书二十四篇。感太上 亲降,授以《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正一 盟威妙经》、《三业六通之诀》,命为天师。于是,张陵 以鹤鸣山为中心设二十四治,是正一盟威道的基层组织与 活动中心。初设二十四治,主要集中在蜀汉地区,后为与 二十八宿相配,乃增至二十八治,其中阳平治是正一盟威 道的总部。传太上正一盟威之道,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 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创立了道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