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
(1)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来告私杀牛者,拯:“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2)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3)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4)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5)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
1.解释下列词语
知第寻苟
才惮关节务
造庭辞色峭直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②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③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⑤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⑥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⑦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⑧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⑨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3.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别概括选文的每一段写了包拯的什么特点。
第一段第二段
第三段第四段
第五段
②选文第四段划线句子运用什么描写?写出包拯什么性格特点。
③故人亲党为什么都与之绝交?
④选文第五段画线句子引用包拯的话有什么作用?
⑤从选文看,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
⑥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清官,请说说他们的事迹?
⑦选文哪几段运用了正面描写,哪段穿插了侧面描写?
⑧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第二段
第三段第四段
第五段
⑨包拯确立的诉讼制与以前的用什么不同?这表现他什么性格特点?
10.第五段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
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
11.“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表明董宣是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看法。
12“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这段描写表明董宣有什么样的精神?
13.“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光武帝刘秀的这些言行表明了什么?
14.董宣把三十万钱全数分发给自己的下属官吏,这表明了什么?
4)关节
..不到,有阎罗包老古义:今义:
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如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下列词语
征驻叩数
箠良人被谢顿据臧临视
敕行强悉班搏击震栗
2.翻译下列句子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
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3.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写出第一段中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起因
发展
高潮
结局
4.汉光武帝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5.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6.从选文看董宣是怎样的人?
7.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8.请你概括选文中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第二段
9.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
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精神
10.下面“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帝大怒,召宣。
欲箠杀之 B。
因格杀之 C.大言数主之失 D。
帝令小黄门持之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古今义有何不同。
①使宣叩头谢主古义:今义:
②后特征为洛阳令古义:今义:
③妻子对哭古义:今义:
11.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董宣不畏权贵,宁死不从?(用文中原话回答)
12.文中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13.在中国古代,“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有许多。
请举出两个历史人物,并简要写出其事迹。
14.本文的作者_______,是南朝宋____家,字蔚宗。
著有《》,与《》、《》、《》合称“四史”。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食:供养,给……吃。
)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蒙袂辑屦:用袖子遮住脸,拖着鞋子。
),贸贸然(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
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嗟:感叹声,这里有轻蔑的意思。
)!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谢:拒绝。
)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微与:不必这样。
)!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
12、简述各段的大意。
13、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
1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⑴齐大饥(饥:)
⑵黔敖左奉(奉:)食
⑶予唯不食(食:)嗟来之食(食:)
15、写出下列句中词语的古义与今义:
⑴从而谢焉谢:古义今义
⑵以至于斯也至于:古义今义
⑶、《强项令》重点记叙了董宣的事,突出了他
的精神。
⑷、《包拯》选自,作者是史学家。
作品突出了包拯的性格特征。
包拯,世人称他,字,人。
关于名著阅读
1.请写出下列人物的外号,三个相关故事和性格
鲁智深
林冲
武松
2.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谁?他的绰号是什么?
3.请写出<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人物名字及绰号,简单说出其擅长的绝技.
4.水浒传》中的故事及相关的人物:误入白虎堂();大闹清风寨();探穴救柴进();风雪山神庙();怒杀阎婆惜()。
5、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
6.宋江最后是怎么死的?死前他用同样的方法弄死了谁?为什么?
7.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
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8.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欲将林冲打死。
正在这时,林中突然飞出一条禅杖,将水火棍一隔,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
这段话出自哪一个情节?涉及的主要人物有谁?
9.水浒传》中"浪里白条"所指的人物是
10.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主张招安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