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_铝异种金属连接工艺的研究现状

钢_铝异种金属连接工艺的研究现状


大(如附表所示),因此,实现钢和 铝的可靠焊接较为困难。钢铝焊接存 在的主要问题如下[4]: 1.1 钢铝的熔点差异较大,采用静态 熔焊时低熔点的铝首先熔化,此时钢 仍处于固态,待钢熔化后,由于二者 密度的差异,液态铝和钢会发生分层, 难以形成成分均匀的焊缝金属,降低 焊接接头性能。 1.2 若保护不力,熔焊时铝遇高温易 氧化,形成高熔点的Al2O3。Al2O3既能 形成焊缝夹渣,又影响焊缝的熔合。 1.3 铝的热导率、线胀系数几乎是钢的
吕学勤[12]等研究了以镍/铜过渡层 为钎料的铝合金与不锈钢的钎焊工艺 以及焊缝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并研究 了连接界面的机理。对焊缝进行XRD、 SEM、TEM分析发现焊缝和母材之间 没有生成铝和铁脆性金属间化合物。 说明钎料有效地阻挡了铝、铁等原子 扩散,焊缝与铜界面上生成了少量的 AlCu3,但没有降低焊缝的抗剪强度。
钎焊是指采用熔点比母材低的材
J- 2 现代焊接 2012年第3期 总第111期
Topic Summary 专 题 综 述
料作为钎料,将钎料和母材加热至高 于钎料熔点,而低于母材熔点,使钎 料熔化润湿母材和填充接头间隙,与 母材形成有原子间相互扩散的焊接接 头的工艺。
Roulin等[11]用Al-12Si共晶钎料和 氟化物钎剂K3AlF6-KAlF4在600℃温度 下炉中钎焊铝和不锈钢,发现接头界 面存在两个不同反应层FeSiAl5和FeAl3, 并且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随着保温 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接头最大剪切强 度为21MPa;钎料中硅元素具有抑制 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的作用。
Rathod Manoj和Kulsuna Muneharu 等[6,7]采用激光滚压焊得到冷轧制低碳钢 和5A02铝合金的焊接接头,采用Ar气 保护。界面生成物主要由FeAl2、Fe2Al5 和FeAl3组成,富含Al的脆性金属间化合 物集聚在铝侧,富含Fe的略有延展性 的金属间化合物则在钢侧,随焊接速 度的增加,界面变薄并且富含Fe相增 加,剪切强度增大。焊接压力增大的 同时促进了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试 验表明,采用激光滚压焊进行钢和铝 的焊接可改善接头的力学性能。激光 压力焊实验原理如图2所示。
CO2 激光头
激光束
喷射
平面镜
钢板
滚柱
铝板
台子 台子移动方向
图2 激光压力焊接的实验原理
M.Kutsuna等[5]采用激光滚压焊来焊 接镀锌钢和6000铝合金,发现当焊接 速度变化时,化合物层厚度减小,界 面热循环的改变对金属间脆性物质层 的形成产生影响。压轮可以实现钢板 与铝合金板的良好接触,实现热量从 钢板向铝板快速传递。金属间脆性物 质层主要成分为脆性物质FeAl3。当金 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小于10μm时, 样品断裂在镀锌钢的基体金属中。激 光滚焊过程如图1所示。
作者简介:李亚江(1954-),男,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焊 接专业,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异种材料及 特种焊接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详细的研究,如采用压焊、搅拌摩擦 的塑性,使脆性增大,影响铝合金的
焊、扩散焊、电子束焊等工艺进行钢 焊接性。铝在铁中的溶解度相对较大,
铝异种材料连接,并对其焊接工艺以 含铝钢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但含铝
前言
由于铝及铝合金的密度小、比强 度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 因此,近年来采用钢铝双金属焊接结 构的产品越来越多,并在航空、船舶、 石油化工和车辆制造工业中显示出独 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但采用 热熔方法很难将钢和铝异种金属进行 连接,这是由于钢和铝焊接时易产生 脆性相,降低了接头的力学性能[1,2]。
山东大学李亚江等[13]采用真空钎 焊获得了18-8不锈钢/1060铝合金接头, 钎料采用Al-Si合金,加热温度630℃, 保温10min。试验结果表明,钎焊界 面结合良好,界面及其附近没有孔洞 和裂纹等缺陷;断口机制为韧窝+解理 断裂;整个接头的显微硬度从不锈钢 到铝合金逐渐降低,焊缝的硬度高于 铝合金母材。
2 钢/铝异种金属的焊接方法
2.1 钢/铝异种金属的压焊 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内外不少研
究者研究发现冷压焊时接触面变形可 以破坏材料表面的氧化层,使钢与铝 的光洁表面较为可靠地结合在一起。 冷压焊中材料的塑性变形会增大材料 的接触面积,提高接头的焊接强度, 但是不易控制焊接质量,并且生产效 率低。随着焊接技术的进步,近年来 许多先进的压焊方法得以应用到钢/铝 焊接中,例如滚焊、爆炸焊、扩散焊、 搅拌摩擦焊等。
钢铝扩散连接时,在结合面处形 成铁铝金属间化合物,使焊接接头强 度下降。为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必
须采用中间过渡层的焊接方法。西安 交通大学张贵锋等[9]用50μm厚的纯铜 箔作中间层,在590℃分别保温30min 及2小时,然后对低碳钢与铝基复合材 料进行过渡液相扩散焊(TLP),Ar 作为保护气体。观察其显微组织发现 纯铝基体上分布着直径为15 ̄20μm的 Al2O3颗粒。实验表明,薄弱界面并非 钢与中间层之间的界面,而是铝基复 合材料与残留中间层的界面;液相优 先溶解铝基复合材料的棱边而形成环 状缺口导致应力集中。被挤出的液相 沿铝基复合材料外表面向上扩散,而 不是流向钢侧。这是由于钢材表面Fe 原子的自由能低加之氧化膜阻碍液相 在钢侧的铺展。断口分析表明,压力 较低时接头从残留中间层内部断裂, 这是由于在铝基复合材料侧形成的金 属间化合物导致基体脆化。过渡液相 扩散焊与钎焊有本质区别。钎焊时, 钎料的熔点超过接头的使用温度,而 过渡扩散连接可在较低温度或低于结 构使用温度的条件下进行焊接。
23.6
电阻率 弹性模量
μΩ·cm GPa
9.
206
2.65
71
现代焊接 2012年第3期 总第111期 J- 1
专 题 综 述 Topic Summary
两倍,焊接过程中接头变形严重,焊后 焊接接头残余应力较大,易产生裂纹。
钢和铝异种金属之间的连接虽存 在一定的困难,但是由于能够充分发 挥两种材料的性能优势而成为焊接领 域的热点。
专 题 综 述 TOPIC SUMMARY 焊接行业热点话题、重点方向的专题阐述与分析
钢/铝异种金属连接工艺的研究现状
Present situation about research of the connection process of steel/aluminum dissimilar metal
钢铝异种金属连接结构能够充分 发挥两种材料各自的性能优势,实现 轻量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比如 在汽车制造中采用钢铝合金的异种金 属结构可以降低车体重量,从而提高 燃料利用率,减小环境污染,达到节 能减排的目的 。 [3] 但由于钢和铝的物 理、化学性能相差较大,焊接时容易 出现裂纹、熔合不良等缺陷,因此钢 和铝异种金属的优质、高效焊接是材 料制造领域的一项技术难题。近年来 众多学者对钢铝异种材料连接进行了
爆炸焊是钢铝焊接的一种有效连 接方法。海军工程大学朱锡等[8]采用爆 炸焊实现了板厚比接近1:1的917低碳 钢与5A02铝合金的复合,但是对于铝 合金,特别是镁含量较高的铝合金, 与钢采用爆炸焊连接较为困难,通常 采用复合中间层的爆炸焊方法。爆炸 焊接头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两种 金属之间的接触面附近发生塑性变形, 形成波浪形的界面,未发现金属间化合 物的析出,界面剪切强度大于75MPa。
搅拌摩擦焊具有较低的能量输入、 较短的焊接时间、较小的焊接变形等 优点,同时搅拌摩擦焊本身比较适于 焊接铝材。德国航空中心材料研究院 的Huseyin等[10]采用搅拌摩擦焊技术连 接Al6013-T4铝合金和X5CrNi18-10不 锈钢。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搅拌摩擦 焊可以成功地连接铝、钢异种材料。 并且只有铝元素明显地向钢侧的扩散, 并未发现其他元素诸如铁、铬等的扩 散,在焊核部位的不锈钢粒子和铝之 间的扩散也不明显。接头疲劳性能比 铝母材约低30%。 2.2 钢/铝异种金属的钎焊
材料
铁 低碳钢 不锈钢 纯铝
熔点 /℃ 1538 1500 1450 660
附表 钢和铝的热物理性能
比热容
密度
热导率
热胀系数
J·kg-1·℃-1 kg·m-3 W·m-1·K-1
10-6· K-1
460
7870
73
12
502
7860
77.5
11.76
500
7980
16.3
16.6
900
2700
220
熔-钎焊兼备熔焊和钎焊的特点, 常用于熔点相差较大的金属间连接。 铝、钢熔-钎焊的实质是熔化的铝与固 态的钢通过界面反应结合在一起,因 此熔化的铝与固态的钢的界面反应对 接头的焊接行为和焊接质量具有决定 性的影响。
法国第戎大学Alexandre Mathieu等[15] 采用激光熔-钎焊得到了镀锌低碳钢与 铝合金的搭接接头,采用直径1.6mm 锌基焊丝,30%Ar+70%He混合气体保 护。这种方法在不采用焊剂情况下获 得金属间化合物厚度<15μm的接头, 是一种环保型焊接方法。激光把钢材 加热到熔点以下的温度,通过热传导 将热量传递给钢材之下的铝合金并使其 熔化。熔-钎焊接头由两部分组成:一 是铝侧的熔焊接头,二是钢板侧的钎 焊接头。钎焊时材料局部熔化限制金 属间化合物的生长,接头最薄弱环节 在低碳钢熔合区。接头强度不仅与金 属间化合物有关,还与焊缝形状、润 湿角等几何参数有关。
钢与铝熔焊时,由于两种金属性 能差异,很难采用常规熔焊方法实现 两者连接。钢与铝及铝合金熔焊一般 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电子束 焊和激光焊工艺。焊接时要保证在接 头处尽量少地产生金属间化合物,通 常的做法是在钢表面镀一层过渡金属。
G.Sierra等[15]采用激光深熔焊接对 6000铝合金和低碳钢进行搭接,钢放 置于铝合金之上。试验表明当钢在铝 合金中的穿透深度限制在500μm以下 时,可得到无缺陷的焊缝。焊缝中出 现少量金属间化合物以及由富铝化合 物形成的白色熔质带。焊接接头的脆 性物质主要位于焊缝和铝合金界面处, 其中包含厚度在5 ̄20μm之间的Fe2Al5 和FeAl3。当钢在铝合金中的穿透深度 小于500μm时,可限制钢在铝合金中 的扩散从而达到控制焊接接头硬度的 目的,同时可以得到250N/mm的最大 线性强度,接头失效位置位于焊缝和 铝合金的交界处;当穿透深度不断增 加时,失效位置会产生变化(转移至 焊缝处或钢和焊缝的交界面),伴随 着接头强度的剧烈减小。 2.4 钢/铝异种金属的熔-钎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