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防范防范.pptx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防范防范.pptx

7
刑事责任风险
指执法人员的执法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较为严重,应承担 刑事责任。
贪污贿赂类:受贿罪 渎职类:1、滥用职权
2、玩忽职守 3、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 4、徇私舞弊、不征或少征税款 5、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 口退税罪
8
受贿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
3
(二)特征
主体 职权 客观 责任
稽查机关或稽查人员 行使职权或履行职责 行为不当、违法违纪造成损害后果 承担法律责任
4
(三)分类
税务机关执法风险
复议、诉讼
具体行政行为被
撤销或变更
行政赔偿
做出或者判决赔偿
执法过错责任风险
税务人员执法风险 行政责任风险
刑事责任风险
5
执法过错责任风险
指税务执法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 故意或者过失,导致税务行政执法行为 违法而被追究责任的可能性。
认定标准:
1、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
2、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
(1)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 受重大损失的;
(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 成恶劣影响的;
(3)强行索取财物的
玩忽职守罪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
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
滥用职权罪是以结果定罪,认定标准:1、造成直接损 失20万元、间接损失100万元;2、严重危害国家声誉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刑法第四百零二条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
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
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前提,“徇私舞弊”,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徇私” 是指“徇私情、私利”。往往表现为贪图钱财,贪图 女色,屈从亲友私情或者为徇其他私情、私利等等。 而所谓“舞弊”,则是指“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 虚作假”。如果行为人不移送案件不是由于徇私情、 私利,而是由于工作失误造成的,或者虽然“徇私” 了,但并未“舞弊”的,不构成本罪。
如:《河北省国家税务局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追究形式: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 查、通报批评、责令待岗、暂停执法资 格。取消经济惩戒。
6
行政责任风险
指执法人员的执法过错较轻,尚未触及刑 罚,但应受到系统内部党纪、政绩处分的 风险
如:《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追究形式:行政责任——警告、记过、记 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犯罪构成的要件: 1、犯罪主体是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即指在各级税 务局,税务分局和税务所从事税收征管工作人员。 2、犯罪的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具体表现行为人明 知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却为徇私情私利而故意不征或者 少征税款。过失致使不征、少征税款的,不构成此罪,情节 严重的可构成玩忽职守罪。
3、犯罪的客观方面,行为人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 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行为。
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
损失的行为。
1.违反岗位职责;2.造成严重后果;3.刑法上 的因果关系
玩忽职守罪是以结果定罪,认定标准:1、
造成直接损失30万元、间接损失150万元;2、
严重危害国家声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滥用职权罪
滥用职权,是指不法行使职务上的权限的行为,即就 形式上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职务权限的事项, 以不当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实施违反职务行为宗旨 的活动滥用职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 是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没有具体决定、处理权 限的事项;二是玩弄职权,随心所欲地对事项作出决 定或者处理;三是故意不履行应当履行的职责,或者 说任意放弃职责;四是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不正确 地履行职责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防范
1
主要内容
一、税务稽查执法风险概述 二、执法风险表现形式 三、执法风险成因 四、怎样防范执法风险
一、税务稽查执法风险概述
(一)概念
稽查机关及其稽查人员在稽查执法活动中, 由于执法不当或者违法违纪行为,侵犯了 国家或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导致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能面临承担 不利法律后果的情形。
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行为。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 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利用职务 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即自 己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及其所形 成的便利条件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 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
二、税收稽查执法风险表现形式
(一)选案风险 (二)检查风险 (三)审理风险 (四)执行风险 (五)共性风险
17
(一)选案环节
不作为风险 乱选、贿选风险 举报案管理舞弊疏漏风险
(二)检查环节
执法程序违法风险 滥用检查权的风险 业务水平差导致风险 稽查人员自身风险
一般情况下:税务稽查人员所查办的行为人偷税、抗 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犯罪案件就属此列。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刑法第四百零四条 《刑法》第404条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罪是指
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 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刑法第四百零五条 第405条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
退税罪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 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 税凭证的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 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认定标准:
1、造成损失累计10万元以上; 2、发售专用发票25份,其他发票50份,或 者合计50份以上; 3、其他严重损失。
立案标准:
1、徇私舞弊不征、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损
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
2、上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指使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徇
私舞弊不征、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10
万元以上的;
3、徇私舞弊不征、少征应征税款不满10万元,但具
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
4、其他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