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分析测试题

数据分析测试题

2017-2018学年度莘县翰林学校数学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选题36分1.某体校要从四名射击选手中选拔一名参加省体育运动会,选拔赛中每名选手连续射靶10次,他们各自的平均成绩x及其方差S2如下表所示:如果要选出一名成绩高且发挥稳定的选手参赛,则应选择的选手是()A. 甲B. 乙C. 丙D. 丁2.某单位若干名职工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将成绩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这些职工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 94分,96分B. 96分,96分C. 96分,98分D. 96分,94分3.某校有25名同学参加某比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取前13名参加决赛,其中一名同学已经知道自己的成绩,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5名同学成绩的( )A. 最高分B. 平均数C. 中位数D. 方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B. 8,9,9,10,10,1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0C. 如果x1,x2,x3的方差是1,那么2x1,2x2,2x3的方差是4D. 为了了解生产的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应选择全面调查5.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4,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A. 3,2B. 3,4C. 5,2D. 5,46.为了帮助本市一名患“白血病”的高中生,某班15名同学积极捐款,他们捐款数额如下表:关于这15名同学所捐款的数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众数是100B. 平均数是30C. 极差是20D. 中位数是207.九(2)班体育委员用划记法统计本班40名同学投掷实心球的成绩,结果如图所示:则这40名同学投掷实心球的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 8,8B. 8,8.5C. 9,8D. 9,8.58.李老师为了了解学生暑期在家的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20名学生某一天的阅读小时数,具体情况统计如下:阅读时间(小时) 2 2.5 3 3.5 4学生人数(名) 1 2 8 6 3则关于这20名学生阅读小时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 众数是8B. 中位数是3C. 平均数是3D. 方差是0.349.某区新教师招聘中,七位评委独立给出分数,得到一列数.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得到一列新数,那么这两列数的相关统计量中,一定相等的是()A. 中位数 B. 众数 C. 方差 D. 平均数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某种彩票的中奖机会是1%,则买100张这种彩票一定会中奖.B. 为了解全国中学生的睡眠情况,应该采用普查的方式.C. 若甲数据的方差s 甲 2 =0.05,乙数据的方差s 乙2 =0.1,则乙数据比甲数据稳定.D. 一组数据3,5,4,5,5,6,10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5.11.一组数据:a-1,a,a, a+1,若添加一个数据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均数不变 B. 中位数不变 C. 众数不变 D. 方差不变12.若一组数据2,3,4,5,x的方差与另一组数据25,26,27,28,29的方差相等,则x的值为()A. 1B. 6C. 1或6D. 5或6二、填空题40分13.甲乙两种水稻试验品中连续5年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如下(单位:吨/公顷)经计算,x甲=10,x乙=10,试根据这组数据估计_____中水稻品种的产量比较稳定.14.某校六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树如下:10,11,12,13,8,x.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15.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2,将该数据每一个数据,都乘以4,所得到的一组新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

16.已知一组数据:17,18,20,17,x,18中唯一的众数是1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____.17.小明有五位好友,他们的年龄(单位:岁)分别是15,15,16,17,17,其方差是0.8,则三年后这五位好友年龄的方差是________.18.已知一组数据1,2,3,4,5,x x x x x 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13,那么另一组数据312345X 2,3X 2,3X 2,3X 2,3X 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19.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某校寒假期间组织部分滑雪爱好者参加冬令营集训.训练期间,冬令营的同学们都参加了“单板滑雪”这个项目40次的训练测试,每次测试成绩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五档. 甲乙两位同学在这个项目的测试成绩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根据上图判断,甲同学测试成绩的众数是___;乙同学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___;甲乙两位同学中单板滑雪成绩更稳定的是___.20.甲、乙两人在相同情况下各射靶10次,环数的方差分别是2S 甲=1.4, 2S 乙=1.2,则射击稳定性高的是______. 班级平均分 众数 方差 甲101 90 2.65 乙 102 87 2.38你认为哪一个班的成绩更好一些?并说明理由.答:_____班(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小明用S 2=110[(x 1﹣3)2+(x 2﹣3)2+…+(x 10﹣3)2]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那么x 1+x 2+x 3+…+x 10=_____.三、解答题44分23.某公司共25名员工,下表是他们月收入的资料. 月收入/元45000 18000 10000 5500 4800 3400 3000 22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1)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中位数是 元,众数是 元.(2)根据上表,可以算得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为6276元.你认为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的哪一个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较为合适?说明理由.24.某市举行一次少年滑冰比赛,各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如下表所示:年龄组 13岁 14岁 15岁 16岁参赛人数5191214(1)求全体参赛选手年龄的众数、中位数;(2)小明说,他所在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占全体参赛人数的28%.你认为小明是哪个年龄组的选手?请说明理由.25.我市某中学为了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对本校部分学生(随机抽样)进行了一次相关知识的测试(成绩分为A、B、C、D、E五个组,x表示测试成绩),通过对测试成绩的分析,得到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A组:90≤x≤100 B组:80≤x<90 C组:70≤x<80 D组:60≤x<70 E 组:x<60(1)参加调查测试的学生共有人;请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2)本次调查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落在组内.(3)本次调查测试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为优秀,该中学共有3000人,请估计全校测试成绩为优秀的学生有多少人?26.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体育水平,初二1班的体育康老师对全班4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育模拟测试(得分均为整数)成绩满分为10分,成绩达到9分以上(包含9分)为优秀,成绩达到6分以上(包含6分)为合格,1班的体育委员根据这次测试成绩,制作了统计图和分析表如下:平均分方差中位数众数合格率优秀率男生 2 8 7 95% 40%女生 7.92 1.99 8 96% 36%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测试中,该班女生得10分的人数为4人,则这个班共有女生______人;(2)补全初二1班男生体育模拟测试成绩统计图,并把相应的数据标注在统计图上;(3)补全初二1班体育模拟测试成绩分析表;(4)你认为在这次体育测试中,1班的男生队、女生队哪个表现更突出一些?并写出一条支持你的看法的理由;(5)体育康老师说,从整体看,1班的体育成绩在合格率方面基本达标,但在优秀率方面还不够理想,因此他希望全班同学继续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全班的优秀率达到60%,若男生优秀人数再增加6人,则女生优秀人数再增加多少人才能完成康老师提出的目标?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均成绩越好,成绩越好,可知乙、丙的平均成绩高;根据方差越小,成绩越稳定,可知乙的成绩最稳定,由此可知应选择选手B.故选:B.2.C【解析】试题解析:总人数为6÷10%=60(人),则94分的有60×20%=12(人),98分的有60-6-12-15-9=18(人),第30与31个数据都是96分,这些职工成绩的中位数是(96+96)÷2=96;98分出现次数最多,故众数是98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图及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求出各个小组的人数.3.C【解析】根据中位数的意义可知,该生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5名同学成绩的中位数即可.【点睛】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理解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4.C【解析】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数据或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值是中位数,故A错误;8,9,9,10,10,11这组数据的9和10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是9和10,故B错误;在一组数据中,如果每一个数据都扩大为原来的两倍,那么平方后将扩大为原来的4倍,所以方差是原来的4倍,故C正确;为了了解生产的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应选择抽样调查,故D错误.故选C.5.B【解析】试题分析:平均数为(a−2 + b−2 + c−2 )=(3×5-6)=3;原来的方差:;新的方差:,故选B.考点:平均数;方差.6.D【解析】A、众数是20,故本选项错误;B、平均数为26.67,故本选项错误;C、极差是95,故本选项错误;D、中位数是2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7.C.【解析】试题解析:投掷实心球的成绩最多的是9,共有14人,所以,众数是9,这40名同学投掷实心球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第20,21人的成绩是8,所以中位数是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与众数,确定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中位数有时不一定是这组数据的数;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众数有时不止一个.8.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众数的定义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B、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求出最中间的2个数的平均数,即可得出中位数;C、根据加权平均数公式代入计算可得;D、根据方差公式计算即可.A、由统计表得:众数为3,不是8,所以此选项不正确;B、随机调查了20名学生,所以中位数是第10个和第11个学生的阅读小时数,都是3,故中位数是3,所以此选项正确;C、平均数=,所以此选项不正确;D、S2=×[(2﹣3.35)2+2(2.5﹣3.35)2+8(3﹣3.35)2+6(3.5﹣3.35)2+3(4﹣3.35)2]==0.2825,所以此选项不正确;故选B.考点:方差;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9.A【解析】试题解析: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一定会影响到平均数、极差,可能会影响到众数,一定不会影响到中位数,故选A.10.D【解析】A选项:某种彩票的中奖机会是1%,则买100张这种彩票中奖的可能性很大,但不是一定中奖,故本选项错误;B选项:为了解全国中学生的睡眠情况,应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错误;C选项: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故本选项错误;D选项:一组数据3,5,4,5,5,6,10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5,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11.D【解析】一组数据:a−1,a,a,a+1,平均数为a,中位数为a,众数为a,若添加一个数据a后,平均数为a,中位数为a,众数为a,但方差改变,故选D12.C【解析】根据数据x1,x2,…x n与数据x1+a,x2+a,…x n+a的方差相同这个结论即可解决问题.解:∵一组数据2,2,4,5,x的方差与另一组数据5,6,7,8,9的方差相等,∴这组数据可能是2,3,4,5,6或1,2,3,4,5,∴x=1或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方差、平均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领域结论:数据x 1,x 2,…x n 与数据x 1+a ,x 2+a ,…x n +a 的方差相同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甲【解析】根据极差的意义,易得甲品种的极差为10.29.80.4-= ;乙品种的极差为10.89.4 1.4-= .故得甲中水稻品种的产量比较稳定.14.12 【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可得101112138116x +++++= ,解得12x = ,所以这组数据为10,11,12,13,8,12,显然众数为12.点睛: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15.16s 2【解析】设原数据组中的数据为: 12n x x x 、、、,其平均数为x ,则S 2=()()()222121n x x x x x x n ⎡⎤-+-+-⎣⎦. 那么新数据组为12444n x x x 、、、,新数据组的平均数为4x , ∴新数据组的方差为:()()()22212144444n x x x x x x n ⎡⎤-+-+-⎣⎦ =()()()222121161616n x x x x x x n ⎡⎤-+-+-⎣⎦ =()()()22212116n x x x x x x n ⎡⎤⨯-+-+-⎣⎦ =16S 2.点睛:当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都扩大为原来的n 倍后,所得新数据组的方差扩大为原数据组方差的2n 倍. 16.18【解析】∵17,18,20,17,x ,18中唯一的众数是18,∴x=1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7+18+20+17+18+18)÷6=18;故答案为:18.17.0.8【解析】三年后这五名队员的年龄分别为20,18,19,18,20,平均年龄为(20+18+19+18+20) ÷5=19,方差为:,∴三年后这五名队员年龄的方差为0.8.18.4,3【解析】试题解析:∵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2, ∴12345++++=25x x x x x , ∵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13, ∴15 [(x 1-2)2+(x 2-2)2+[(x 3-2)2+(x 4-2)2+(x 5-2)2]= 13①; ∴3x 1-2,3x 2-2,3x 3-2,3x 4-2,3x 5-2,的平均数是=()()()()()123453-23-23-23-23-25x x x x x ++++ , =3×12345++++5x x x x x -2=4. ∴15[(3x 1-2-4)2+(3x 2-2-4)2+(3x 3-2-4)2+(3x 4-2-4)2+(3x 5-2-4)2] =15[9(x 1-2)2+9(x 2-2)2+9(x 3-2)2+9(x 4-2)2+9(x 5-2)2] =15×9[(x 1-2)2+(x 2-2)2+[(x 3-2)2+(x 4-2)2+(x 5-2)2]② 把①代入②得,方差是: 13×9=3. 19. 乙同学【解析】 ∵甲同学3分出现的次数最多,∴甲同学测试成绩的众数是3;∵乙同学第20和21次的成绩都是3,∴乙同学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3;,.,.∴乙同学稳定.20.乙【解析】因为2S 甲=1.4>2S 乙=1.2,方差小的为乙,所以成绩比较稳定的是乙.21. 乙 乙班的平均成绩较高,方差较小,成绩相对稳定(理由包含表格所给信息,且支撑结论)【解析】乙班成绩好,因为乙班的平均成绩较高,方差较小,成绩相对稳定. 22.30【解析】试题解析:∵S2=110[(x1-3)2+(x2-3)2+…+(x10-3)3],∴平均数为3,共10个数据,∴x1+x2+x3+…+x10=10×3=30.23.(1)3400;3000;(2)用中位数或众数来描述更为恰当.理由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大小排列确定中间一个或两个的平均数,得到中位数,然后找到出现最多的为众数;(2)根据表格信息,结合中位数、平均数、众数说明即可.试题解析:(1)3400,3000.(2)本题答案不惟一,下列解法供参考,例如,用中位数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较为合适,在这组数据中有差异较大的数据,这会导致平均数较大.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中位数是3400元,这说明除去收入为3400元的员工,一半员工收入高于3400元,另一半员工收入低于3400元.因此,利用中位数可以更好地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考点:1、中位数,2、众数24.(1)众数是:14岁;中位数是:15岁.(2)小明是16岁年龄组的选手.【解析】(1)众数是:14岁;中位数是:15岁.(2)解法一:∵全体参赛选手的人数为:5+19+12+14 =50名又∵50×28%=14(名)∴小明是16岁年龄组的选手.解法二:∵全体参赛选手的人数为:5+19+12+14=50名又∵16岁年龄组的选手有14名,而14÷50=28%∴小明是16岁年龄组的选手.25.(1)400(2)B(3)1650【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D类人数是60,所占的百分比是15%,据此即可求得总人数;(2)利用中位数的定义,就是大小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即可作判断.(3)利用总人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试题解析:(1)设参加调查测试的学生共有x人.由题意=15%,∴x=400.统计图补充如下,(2)∵A组有100人,B组有120人,C组有80人,D组有60人,E组有40人,∴400的最中间的在B组,∴中位数在B组.(3)全校测试成绩为优秀的学生有3000×(25%+30%)=1650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6.(1)25;(2)6,补图见解析;(3) 7.9,8;(4) 女生队表现更突出一些,理由见解析;(5)4.【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知,女生得10分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16%,则可求得该班女生人数;(2)求出男生得7分的人数即可齐全统计图;(3)根据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得到男生的平均分,女生的众数;(4)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本题以平均数或者众数为标准比较合适;(5)利用等式全班优秀人数-男生优秀人数=女生优秀人数求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