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乐音的三个特征学案及练习(有答案)

乐音的三个特征学案及练习(有答案)

乐音的三个特征知识点预习乐音:悦耳的声音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一、单调1.什么是音调:音调是指乐音的高低2.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实验探究:实验一:拿一把塑料尺,让它从木梳的齿上的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纸片划过快,发出的音调_______(高)结论: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所以单调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

(1)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此外,音调的高低还与声源的形状、尺寸和所用材料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物体越粗大长,其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 ;物体越细小短,其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3.同步练习:(1)蜜蜂和蝴蝶相比,它们谁飞行时的音调高,为什么?答:蜜蜂的音调高,因为它振动的频率快。

(2)“男高音歌唱家”和“女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音”和“低音”指的是什么?答:这里“高音”和“低音”分别指音调的高低(3)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音调_高_,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快_的缘故。

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振动频率小,只有100~300赫;女子的声带短而薄,振动频率大,一般在160~400赫。

少年的声带正在发育,有一段“变音”时期,这个时期应注意保护声带。

(4)“海豚音”很难学,主要是因为声音的单调高(5)日常生活中,在往水瓶内灌水时,可以通过听声音的方法判断水的多少.随着水面的上升,声音的( B )A.音调在降低 B.音调在升高 C.响度增加了 D.响度减小了(6)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D )A.硬纸板接触齿 B.改变钢尺伸出 C.改变薄塑料尺划 D.改变吹笔帽数不同的齿轮桌边的长度过梳子的速度的力度(7)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A.长笛 B.小提琴 C.手风琴 D.二胡(8)童谣“小蜂蜜”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 B.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C.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 D.声波的振动幅度逐渐增大(9)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C )A B C D(10)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11)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C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二、响度1.什么叫做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

也叫做音量。

2.什么因素决定响度的强弱呢?探究实验二:①桌面上撒些小纸屑,先轻轻地敲鼓。

观察小纸屑的振动幅度。

②然后用力敲鼓,再观察小纸屑的振动幅度结论:振幅决定响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响度还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与声音分散的范围有关,越分散,响度越小.3.练习(1)用话筒说话是为了( A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2)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小;这小孩说起话来“脆如银铃”说的是声音单调高;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指调节声音的响度;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源振动的___振幅__;汽车从远处开来,声音越来越大,是因为_声源越来越近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音调高B、“细声细语”中的“细”指的是音调低”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音调高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大(4)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D )A.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B.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C.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5)下列四例是形容声音的“高”:A.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B.引吭高歌;C.她是女高音歌唱家;D.请勿高声喧哗。

指音调的是_____AC_______;指响度的是___BD________。

(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C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7)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 B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8)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C )A.音调高 B.频率高 C.音量大 D.音色差三、音色1.声源所具有的特有的声音特色叫音色,也叫做音品,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2.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例(1)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不同,就是音色不同(2)不同的乐器演奏相同的曲子,我们却可以分辩出来;3.练习(1)在音乐会上,长笛和二胡演奏同一首曲子,但仍能明显区别开两者的声音,主要是由于( D )A.音调不同B.振动频率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不同(2)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C )A.频率 B.振幅 C.音色 D.节奏(3)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C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4)“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的低指的是”( B )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都不正确(5)放声歌唱的男低音和为他轻声伴唱的女高音相比( C )A、男低音音调较高,响度较大B、男低音音调较低,响度较小C、男低音音调较低,响度较大(6)人们能分辨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和声音_音色_不同乐音的三个特征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高音歌唱家”,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都有可能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B.“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5.在旅游景点,导游用扩音器向游客做讲解,使用扩音器可以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6.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我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警报声之所以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A.音调高B.响度大C.音色美D.频率大7.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不会立即消失B.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放大声音C.人们听不到次声,是因为次声的振动幅度太小D.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8.“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小红边接听电话边喊道.小红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是外婆打来的电话()A.声音的音色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响度D.声音传递的情感9.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是指没有改变()A.音调B.方言、土语C.音色D.响度10.“观其行听其音,如同见到周恩来”是牛群、冯巩相声里面的一段台词,牛群模仿周总理的声音和形态惟妙惟肖,他是在模仿周总理声音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二、填空题1.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________,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2.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在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_________________.3.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____________产生的,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产生的声音__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音色”)不同,编钟发声洪亮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_大.4.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用力吹柳笛发出的声音响度________;相比较细而短的“柳笛”发出的声音音调________.5.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生明显变化的声音的特征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该特征量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_有关.6.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7.口琴与吉他同时演奏C调的“duo”音时,它们声音的_____________相同.在小锤敲击下,某金属片3s内振动了720次,此时,金属片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出使人耳听到的声音.8.一天,王皓放学回家,刚进家门时听到电视里传来:“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他一听便知是达州青年歌手黄英在唱.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他奶奶称赞黄英的声音很尖,这是指她唱歌时发声的___________高.9.如图所示的是专门用来监测公共场所噪声强弱的工具噪声监测仪.此时仪表上的示数为____________,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0.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1.“我是歌手”的比赛现象,吉它手弹奏电吉它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美妙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12.向保温瓶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到人耳的.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______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13.“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4.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声源处(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改变了.15.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高”指的是______________.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_________的大小. 16.夜晚,我们经过装有声控开关的楼道时,往往要用力地拍手或跺脚将灯点亮,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用力”是为了提高声音的________这一特性来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17.小刚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探究:他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轻质小球贴近闹钟上方的铃铛,小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他又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变小”,这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刚将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刚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此时几乎听不到铃声,这一举措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填减弱噪声的方法).18.当你打开收音机时,听到的声音是由广播电台发出靠电磁波传来的.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产生的;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的越剧烈,说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19.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_____________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_不同.2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_________控制噪声.21.“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22.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______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23.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之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______________.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24.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根据乐音三要素中的__________来判断的;如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25.在现代信息社会,手机的使用很广泛,外出旅游时利用手机导航来识别旅游线路,手机上显示的线路图象信息是通过电磁波(选填“声波”或“电磁波”)来传送的.利用手机听歌,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能判断出是哪位歌手.播放音乐的手机在真空玻璃罩内,罩外无声,说明声音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答案1.A2.D3.A4.C5.B6.B7.A8.A9.C 10.A答案1.[ “振动”, “音调” ]2.音调3.[ “振动”, “音调”, “响度” ]4.[ “空气柱”, “大”, “高” ]5.[ “音调”, “频率” ]6.[ “音调”, “空气” ]7.[ “音调”, “能” ]8.[ “音色”, “音调” ]9.[ “分贝”, “响度” ]10.[ “响度”, “音调” ]11.[ “音调”, “空气”, “能量” ]12.[ “空气”, “变高” ]13.[ “音调”, “空气”,” ]14.[ “”, “响度” ]15.[ “音调”, “响度”, “响度” ]16.[ “振动”, “响度” ]17.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响度;真空不能传声;液体可以传声;18.[ “”, “振动”, “振幅” ]19.[ “振动”, “音色” ]20.[ “音色”, “传播过程中” ]21.[ “音色”, “空气” ]22.[ “音色”, “乙”, “甲” ]23., “响度”, “音色” ]24.[ “音色”, “真空不能传声” ]25.[, “音色”, “不能在真空”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