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论商品交换价值与货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

经济学--论商品交换价值与货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


价值量> 总利润量。这时, 就要压缩生产, 解决生产过
热现象, 或扩大需求, 刺激消费。
51 当货币发行总量< 货币流通总量时
> 商品价值量
货币价值量
C
= 商品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 商品总价值量< 商品价格总量
商品总价值量< 商品总生产价值 商品总生产价值
商品价格总量
_
+
货币流通量
> 商品总价值量 = 总需求价值量
于这种情况。一方面房价暴涨, 一平方面房价高达上
万元, 价格与价值量不符, p> m, 另一方面, 老百姓手中
的货币有限, 房屋的生产价值实现与需求价值之间差
距大。原因之一是过量采取贷款购房, 货币流通量过
大, 房的价格大于房的价值。
C、当商品价格总量< 商品总生产价值量时
125
货币流通总量= 商品价格总量
在这种情况下, 总生产价值> 商品价格总量, W=
( c+ v) + m 不能全部实现, p< m。但由于货币发行总
量> 货币流通总量, 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格。这时就
要加大货币流通量。
( 二) 当总生产量( 总供给) > 总需求量时
< 总生产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
D
= 总需求价值量
在货币加入流通, 把货币发行总量和货币流通总 量的等于、大于、小于三种情况代入上面的式子中, 生 产价值和商品价格的转化形式是:
价值= 总需求价值= 价值量, 商品生产价值 w= ( c+ v)
+ m 全部实现。
21 社会总产品量> 社会总需求量时: < 总生产价值
商品价值量
D
= 总需求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 供大于求, 商品出售不完, 或降价
出售, 总生产价值> 总需求价值。( c+ v) + m 就不能全 部实现, 根据商品价值量< 总生产价值的不同, m 就有
产品价值 生产量 商品交换价值( 质) 的二重性 效用价值 需求价值
需求量
图一
买卖双方进行交换, 实际上是产品价值的二重性
和效用价值的二重性进行交换, 它们之间进行/ 对流0。 即生产价值和需求价值相交换, 买方出让需求价值, 卖
方实现生产价值, 这是商品实体价值的交换价值量的 二重性, 也就是商品价值量的二重性。生产量和需求 量相交换, 卖方供给一定量的商品, 出让使用价值, 买
货币交换价值
货币发行量
的二重性
货币需求价值二重性 商品价格 货币流通量
图三
12 4
货币交换价值量的二重性, 是货币实体价值交换
价值量与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量, 这是货币交换价
值量的规定性。如图四: 货币实体价值
商品价值量
货币交换价值量 交换价值量二重性 商品价格
的二重性
货币使用价值 货币发行量
交换价值量二重性 货币流通量
与货币流通量的关系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价格的变化, 可分三种情况分析:
11 当货币发行总量= 货币流通总量时 商品价值量
货币价值量= +
商品价格
这时, 货币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格。
21 当货币发行总量< 货币流通总量时 > 商品价值量
货币价值量
C
= 商品价格
这时, 货币就贬值, 价格就与价值量不相符, 商品 价值量< 商品价格。
品, 购买产品。市场上需要产品的买方只有购买了卖方 的产品, 才能实现商品效用价值, 买卖双方的交换才能进 行。买方出让了自己的收入, 即需求价值, 从卖方手中得
到了一定量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 效用价值的二重性 是需求价值和需求量。产品价值和效用价值的二重性构
成商品交换价值( 质) 的二重性。如图一: 生产价值
就把生产、交换、分配、需求统一起来分析研究。这既
符合生产价值转化为商品价格的逻辑关系, 也是商品 交换过程的客观真实反映。
( 一) 当总生产量( 总供给) = 总需求量时
商品总生产价值
商品价值量=
+
商品总需求价值
在货币加入流通, 把货币发行总量与货币中流通
总量等于、大于、小于三种情况代入上面等式时, 生产
41 当货币发行总量= 货币流通总量时 商品价值量
货币价值量= + 商品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 商品总价值量= 商品价格总量
商品总价值量< 商品总生产价值 _ 商品生产价值> 商品价格总量 在这种情况下, 总生产价值> 商品价格总量, W=
( c+ v) + m 就不能全部实现, 实现的利润 p< m, 总剩余
商品价值量
C
= 总需求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 供小于求, 商品供不应求, 或提价
出售, 总生产价值< 总需求价值, ( c+ v) + m 不仅全部 实现, 而且还会有一个超额 mc实现。商品价值量 W=
( c+ v) + m+ mc 商品实体价值交换价值量也就是商品价值量。破
解不了商品交换价值质与量的二重性, 就无法理解商
July , 2009 N O. 4 G ener al 194
甘肃理论学刊 G ansu T heor y Research
2009 年 7 月 第 4 期 总第 194 期
经济理论与实践
论商品交换价值与货币 交换价值的二重性
万 英1, 万小鹏2
( 11 甘肃省平凉市人大常委会 , 甘肃 平凉 744000; 21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在这种情况下, 商品总生产价值与商品价格总量
的关系就可能有三种情况:
A、当商品价格总量= 商品总生产价值时
货币流通总量= = 商品总生产价值
商品价格总量
D
> 商品总价值量= 总需求价值量
B、当商品价格总量> 商品总生产价值量时
货币流通总量= 商品价格总量> 商品总生产价值
> 商品总价值量= 总需求价值量。目前房地产业就属
= >
商品总生产价值量 D
商品总价值量= 总需求价值量
61 当货币发行总量> 货币流通总量时
< 商品价值量
货币价值量
D
= 商品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 商品总价值量> 商品价格总量
商品总价值量< 商品总生产价值
_ 商品总生产价值> 商品价格总量
在这种情况下, 商品价格总量< 商品总生产价值
量, ( c+ v) + m 就不能全部实现, p< m。这时, 就要围
可能实现 2/ 3、1/ 2、1/ 3 等。当总需求价值= 总生产成 本 c+ v 时, m 就等于 0, 商品价值量就等于成本价格, w = ( c+ v) + 0。当总需求价值< 总生产成本 c+ v 时, m
就是负数, 商品价值量就低于成本价格, w = ( c+ v) + (- m)。
31 社会总产品量< 社会总需求量时: > 总生产价值
图四
货币实体价值交换价值量也就是货币价值量, 它 的二重性是: 商品价值量与商品价格。货币作为商品
体内的劳动的化身, 作为商品价值尺度表现为商品价 值量;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作为货币使用价
值表现为商品价格。商品价值量是价格的质, 价格是 价值量的表现形式。价格和价值量相偏离的可能性, 已经包含在货币价值量的二重性本身中。货币发行量
等于、大于、小于三种情况下, 货币价值量与商品价值 量和商品价格的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三种情况下,
货币还未进入实际流通过程, 商品与货币还未接触转 化。现在把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总供给与总需求, 货币
发行总量与流通总量, 生产价值和需求价值, 商品价值
量和商品价格等放在一个系统中综合研究, 分析生产
价值如何转化为商品价格, 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
总利润。
21 当货币发行总量< 货币流通总量时
> 商品价值量
货币价值量
C
= 商品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 商品总价值量< 商品价格总量
商品总价值量= 商品总生产价值
_ 商品总生产价值< 商品价格总量
在这种情况下: 总生产价值< 商品价格总量, W=
( c+ v) + m 不仅全部实现, 还会实现一个超额 mc, p>
m。但由于货币发行总量< 货币流通总量, 商品价格>
商品价值量, 价格背离价值量, 其原因是货币流通量过
大。这时, 就要限制货币流通量。
31 当货币发行总量> 货币流通总量时
< 商品价值量
货币价值量
D
= 商品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 商品总价值量> 商品价格总量
商品总价值量= 商品总生产价值

_ 商品总生产价值量> 商品价格总量
123
社会总生产的产品( 总供给) 和社会总需求量的关
系有三种情况, 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产品
>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需求, 我们分别就 这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11 社会总产品量= 社会总需求量时: 总生产价值
商品价值量=
+
总需求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 供等于求, 商品全部出售, 总生产
[ 摘 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交换价值。破解商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货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 进一步分析 商品生产价值转化为商品价格,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