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礼仪与教化》教案

课《礼仪与教化》教案

精心整理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共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
1
2
二)、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指出,在这两件作品出现的时代,美术品已经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是出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

因为当时社会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有了文字,并且出现了国家和不同的社
会阶级。

当时的社会结构就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样,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为处于上层(塔尖)的人服务。

师:当人类有了国家之后,如果没有秩序会怎样?
那么怎样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呢?
(学生讨论回答:制度,法律,道德规范,文化等——礼仪与教化)
师:刚刚提到的这几点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
礼仪与教化
三)、新课:
1
B、师:司母戊鼎是商朝后期,大盂鼎是西周时期,莲鹤方壶是春秋时期
(青铜工艺最早出现——夏朝
运用及工艺技术发展最辉煌灿烂的时期——商周到春秋战国)
C、同学们对比分析三件青铜器的造型纹样,完成表格。

青铜艺术最辉煌灿烂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鼎盛期——司母戊鼎转变期——大盂鼎更新期——莲鹤方壶
2、分组讨论:
次上的美。

因此,我国古代的青铜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