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礼仪与教化》-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校人美版美术美术鉴赏高中课件(共36张PPT)

《礼仪与教化》-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校人美版美术美术鉴赏高中课件(共36张PPT)


司 母 戊 大 方 鼎 鼎 耳 细 部
司母戊大方鼎鼎铭细部
司母戊鼎
与鼎相关的典故和词语来源
可以和考古发现相印证的是,不少古代文献都把中 国开始铸造青铜器的年代定在夏代。相传,由于夏禹治 水有功,被拥戴为王,九州(代表中国各地)各部落领 袖纷纷把他们的藏金(青铜)献给夏禹,而各方国的酋 长,也把他们各族的图像进奉。夏禹于是利用这些青铜, 铸造了九座大鼎,并把各种图像装饰到鼎上,用来象征 九州 。 夏禹所铸的九个大鼎,后来便成为夏商周三代 相传、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九鼎」,而「定鼎」、 「问鼎」、「鼎迁」,都是指国家政权的确立或变革, 这表明了青铜器在古代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思考与交流 : 带鼎的成语有哪些?
四羊方尊造型稳健, 风格雄奇,是目前发 现的商代最大一件方 尊。四边上装饰有蕉 叶纹、夔纹、兽面纹; 肩部则急遽收缩,盘 绕有四条立体龙纹。 此尊最精彩的部分— —四只卷角羊,羊头 与羊颈伸出于器外, 羊身与羊腿附着于腹 部及圈足上,羊上身 饰有鳞纹,腿部则饰 有鸟纹,整个器物均 以精细的云雷纹作为 地纹,纹饰精美,造 型挺拔。这件器物融 线雕、浮雕、圆雕于 一身,集动物造型和 器皿形状于一体,不 仅是我国青铜器中的 瑰宝,更是民族工艺 瑰宝中的代表性杰作。
霍去病墓石雕
代表汉代石雕艺术突出成就的,是西汉 霍去病墓前的一组纪念性大型石雕
现存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牛、 伏虎、野猪、象、赡、鱼、怪兽食羊、巨人 搏熊、野人、蛙、龟等十多件。
《四羊方尊》商
青铜器装饰纹样之饕餮纹
兽面纹古称饕餮纹,(饕餮为传说 中贪食猛兽之名),古人认为此兽有首 无身极为恐怖,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 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神兽的头部正视图案。 后另名为兽面纹,比之饕餮纹更确切、 明了。
兽面纹主要的装饰对象是鼎,青铜 鼎除了作为实用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 用途,就是作礼器使用。兽面纹大都以 夸张的兽面、简洁的线条来修饰器物, 相信这同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宗 法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研究古 中国的社会、经济与宗教的主要依 据。 兽面纹的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突 出正面造型,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 一道是角,角下有目,较具体的兽面纹 在目上还有眉,目侧有有耳,多数有爪, 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 略形式的则没有兽体和尾部。可以说所 有的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 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 发展而不同。
秦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统 一王朝,它的 艺术特点也体 现围绕帝王而 创作的特点。 举世闻名的秦 始皇陵兵马俑 通过整齐森严 的排兵布阵以 及写实逼真的 人物刻画,给 观众留下深刻 的印象。
兵马俑一号坑 三 号 坑
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 迹”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
近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 坑内有与真人 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六千多 件,排成方阵,造型逼 真。在兵马俑博物馆 里,还可以使人感受到当时秦国军队的气势 浩荡的阵势。
二号坑有一千多件兵马俑,是以战车、 骑兵为主组成的4个兵种混编的阵列。
三号坑属于指挥位置所在的小坑,有六 十多个兵马俑。
二号坑
跪 射 俑








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学说从 此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和政治基础,它对美术的 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统治者通常都会借助美术作品来宣扬忠、 勇、孝、节等儒家倡导的行为准则。
杜岭方鼎(商) 人面纹方鼎(商末周初) 刖刑人守门鼎(西周中期) 大克鼎(西周后期)
我国古代青铜工艺艺术总特征:
就青铜工艺的时代风格来说,因社会风尚不同,审美 理想不同,青铜工艺也呈现不同的形态。殷人以瑰丽为美, 器物多通身纹饰,以兽面纹为主,装饰繁缛华丽,气氛威 严怪异,颇富神秘色彩。西周以朴素为美,青铜器形多趋 矮平,纹饰以几何纹为主,春秋以新奇为美。战国青铜器 以华巧为美。



与艺 教术

化政 治 所 服 务 的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曙光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 1500年,商朝建立起强大的王国,并且掌握了高超的青 铜工艺。青铜艺术是美术在这一时期最为显著的代表, 发展出多种繁杂华丽的器型和纹饰。
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制作精美、工艺 精湛、纹饰神秘,是沟通人、神关系的祭祀礼器。以司 母戊鼎为代表的殷墟青铜器,采用独有的片范铸造法和 复杂的铸铜工艺,达到了古代东方青铜铸造技术的高峰 。
商 虎食人卣
西周青铜工艺的特点
造型和装饰都趋向典雅平 和礼仪纪念性质更加明显
大 盂 鼎
拓 片
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 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 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 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西周 大盂鼎
春秋青铜工艺的特点: 青铜器中的卣、彝等酒器逐
步减少,食器、兵器增多,纹饰 也见趋简朴,饕餮纹已少见,带 状花纹增多。
莲 鹤 方 壶 局 部
失蜡法铸造技术的杰出成就
莲鹤方壶
战国青铜工艺的特点:
新的制作工艺如烫金、镶嵌、 金银错等已广泛流行,并产生了 不同的地方特色。
青铜器表面镶嵌着 金银丝,构成瑰丽 的图案,叫做“金 银错”。有的金银 丝细如毫发。是在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的。
战国 错金银纹文犀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
青铜铸造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在铸造 中有两种典型工艺:
一、范模法
先用黏土作好铸件模型(外为模, 内为范),并烧硬,在用黏土从模 型上分片取模和范,把拼成完整的 模和范浇铸并固化后,便呈现出模 的形状和特征。
二、失蜡法
用石蜡先作成一个模型,然后用 稀黏土覆盖在模型上,稀黏土可以 填塞至任何细节之中,经过烧制后, 石蜡流出,流下浇铸的空间,这样 就可以铸造出非常细腻的纹样。
编钟具有悠久历史的打击乐器,它将乐钟依大小和音高次序编组, 悬挂在钟架上,用木槌敲击演奏,故而得名。
曾侯乙编钟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个,外加楚惠王赠送的一件这拨 钟,共65件,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保 存最好的一套编钟,因下排甬钟上铭刻“曾侯乙”得名。
活动建议:
随着社会的变化,鼎的制造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试找出下面一组 鼎在形制与图案上的变化,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说出你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