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


水景雕塑的特点是运用喷水和照明设备的配合,具有 变化丰富的特点,与灯光结合后能增添迷人的色彩。
● 玻璃钢雕塑制作流程
混凝土雕塑
混凝土雕塑
2.3依据空间形式的雕塑设计 ● 圆雕和浮雕 圆雕和浮雕是两种最常见的雕塑空间形式。 圆雕具有强烈的体积感和空间感,轮廓界限 分明,可以让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观赏、体验, 雕塑的主体完全占有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空间。 浮雕一般都依附于建筑或特定造型的表面。 观赏角度也只能从正面或侧面来完成。根据其起伏 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
性、耐久和稳定性、时代和地域性等特征。
如果说建筑是围起来的空间,那么雕
塑则是伸展的空间。雕塑与环境艺术是相
辅相成的,体现了艺术完整和谐效果的关
系。这种关系特别注重雕塑的体量与尺度
感,绝不能盲目无限求大。城市雕塑的规
划、设计极其注重雕塑的尺度、体量、视
觉效果以及人们心理感受因素的慎重研究。

公共性与开放性 城市雕塑是处于一定开放性空间中的公共
面到立体、壁画到空间、室内到室外、直至地景艺
术等;制作材料涉及的范围就更为广泛了。
人类公共环境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
态有着千丝万屡联系的人的生存空间。
2 城市雕塑设计
雕塑艺术是伴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向前延 伸的,城市雕塑又是雕塑艺术的延伸。伴随城市 公共艺术事业的发展,城市雕塑已成为约定俗成
另一类依景而作的公 共雕塑是按照作品在城 市中的区域位置不同就 地而作的,又可分为绿 地雕塑、小区雕塑、广 场雕塑、街道雕塑、公 共建筑雕塑、园林雕塑、 水面雕塑等。
《蛇雕》是法国艺术 家尼基·德圣特·法勒 的作品,她是善于用原 色并且以柔软的造型来 歌唱生命力的女性艺术 家。
2.5具有功能性的设计 城市雕塑无论何种形式,都是都市景观中相当重 要的组成部分。它 将艺术创作与公共场所中的实用 物品、器具等方面的使用要求结合起来,形成现代设 计中视觉的、环境的、产品的三为一体的造型。 ● 便利、实用性雕塑 这是为公共场所提供活动方便而设置的雕塑, 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如图7-20和图7-21所示。 这类城市小品式实用性雕塑,都非常精致。
● 金属雕塑
今天的城市雕塑除石材外,还较多地采用金
属材料,可谓种类繁多。
⑴ 铸铜和铸铁。铸铜(如图7-10所示)质地
坚硬、厚重,粗糙中略带有微妙变化,外观班驳的
色彩处理极富历史陈旧感。
⑵ 不锈钢。不锈钢质地轻盈,光泽强烈,可
塑性很强,在现代城市雕塑材料的运用中具有广阔
前景。
金属雕塑
● 具象雕塑
所谓具象雕塑,指的是在艺术表现上基本采用写实和
再现客观对象为主的手法。具象雕塑是一种较易被人接受
和理解的艺术形式。
● 抽象雕塑 所谓抽象雕塑,是指打破自然中的真实形象,具有强 烈的感情色彩和视觉震撼力。在抽象雕塑中,较多运用点、 线、面、体等抽象符号形态加以组合,是西方大城市现代 雕塑中常用的方法。
应用,以及它给社会、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影响,将其
称之为“公共艺术”在全世界已获得了共识。
对 大 地 母 亲 的 崇 敬
1
公共艺术概述
公共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
艺术品。当我们漫步于街市、广场、大堂、园林和城
市绿地的时候,脚下的道路、身旁的公共设施、映入 眼帘的构筑物等,只要能看、能去的地方,即可以称 为公共空间。 在这个偌大的空间中,不但有雕塑、壁画、围 栏、喷泉、观赏小品,还有汽车站、路椅、街灯、话 亭、售货机、广告、指示牌、小动物雕像,以及所有
以雕塑园林而闻名的巴塞尔布留古林根植 物园的山坡上(如图7-26所示)。斜插着两根 巨大的“钉子”,这是由艺术家恩佐·库基设 计的—《钉子》。它的装饰美在于倾斜的变化, 打破了平淡的自然形态而使园林景象生动起来。
堪与《钉子》媲美的作品是如图7-27所示布鲁
诺·列乌斯创作的《树》,该作品采用了各种
公共艺术
参考书籍: 1.公共艺术,永辉、鸿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城市公共艺术,翁建青,东南大学出版社 3.公共设施,都伟,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提要: 艺术本身就具有无所不在的公共性,为什么还要 加上“公共”这个词呢?对于这一个问题的研究和
“公共艺术”一词的使用,一直是在讨论之中。但是, 由于其在公共共享性空间里产生的这类艺术品的广泛
公共空间相关的设计艺术.
那些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安全、更舒适、更便
利的条件设施,是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目标和原
动力。
公共艺术涉及的范围很大,从人文角度来对公 共艺术进行归纳,艺术形式上包括雕塑、绘画、摄 影、广告、电子影象、表演、音乐及园艺等形式; 艺术功能上包括点缀性、纪念性、休闲性、实用性、 游乐性及庆典活动等公共艺术;展示内容上可由平
● 玻璃钢雕塑
玻璃钢,又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一种城市雕塑的 新材料、新工艺。具有体量轻、工艺简便、便于制作、效 果强烈等特色。 ● 混凝土雕塑
混凝土雕塑是将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细沙石作为集料, 经搅拌、养护而成型。可作为石雕的代用材料,具有强度 高、易成型、且造价低等特点,如图7-11所示。 ● 水景雕塑
北京国际雕塑公园
北 京 国 际 雕 塑 公 园
2.4依附城市环境的设计
城市环境是个大概念,它是指市民赖以生 存的所在地的周边境况。就其自然性与人工性而 言,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分。从环境设计分 支学科来讲,可分为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两个方 面。

依附人文环境的雕塑 这一类雕塑是以当地的人文背景、市民生活 习俗、城市历史、民间传说等方面的特征作为出发 点。 人文环境具有地域文化的色彩,由于这些地 域差别所形成的文化积淀、风尚习俗也各不相同。 这一类雕塑,就是以体现这种差别的特征为出发点, 并以纪念性和象征性设计作为这类作品的主题。 纪念性:人类自古就有树碑立传的传统,这 类建筑及其与之配套的雕塑,最有效、最直接的传 达了 一个都市、一个地域、一个国度的历史文脉 和人文景观。
表现手法来传达人生的哲理。
3
城市壁画设计
壁画艺术是与建筑共存的一种城市景观。 “壁画是装饰建筑物墙壁和天花板的绘
画。”“壁画或作为各类壁画装饰的泛称”。这
两类解释共同指出了它的装饰特点,并附属在建
筑的特定部位,使一道墙、一顶天花成为一道城
市公共景观线。
3.1壁画的艺术特性
壁画的功能多出自建筑形成过程中所有参与 者的意图,当壁画家、设计师试图完成这个目标 时,壁画的功能就被注入独特的形式之中。
谓饱经风霜、历久弥新,不但要经得起岁月考验艺 术质量,又要经得起自然征候的风化和侵蚀而能留 存长远,同时还要求雕塑材料耐防腐蚀性。因此, 城市雕塑必须具有位置坚固,材料耐久以及艺术形 式的稳定感。城市雕塑一般采用石头、金属等材料, 西方国家的城市雕塑常常采用一些现代材料,使之 如同建筑艺术那样充满历史雄辩的魅力。
⑶ 园林景观雕塑。若将整座园林比作一曲交响乐,那 么装饰性雕塑便是这支乐曲的重音符。无论是现代抽象派雕
塑,还是世界各地寓言神话或戏剧题材的雕塑;无论是什么
材料的雕塑,都是园林景观中重要的装饰元素。如图7-24所 示和意大利艺术家吉奥凡尼·达·玻罗那创作的《亚平宁》 石雕如图7-25所示。这两件雕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一静 一动,展现出雕塑艺术的魅力。
与人群朝夕相处的场所。这些带给城市无限的生机和
活力,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文精神的象征。
1.1 公共空间的内涵 公共艺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现代 城市的开发、建设而诞生的。为了确保应有的城市 空间,突破了有关高度的制约,建筑体得以向上空 发展,于是有了公共的地面空间。(一批艺术家从 美术馆走出来,在艺术支援政策和社会团体大力支
艺术,它始终离不开与人们的交流,离不开人们 的观赏,它受着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条件的 制约,它的公共性、开放性和参与性是它的又一
个重要特征。
如日本艺术家通口正一郎设计的红、黄两
件雕塑作品《空心管》放置在海边高层住宅的楼
宇之间,不仅形态色彩上调节了社区氛围,在机 能上更显出优越的公共性。

稳定性和地域性 城市雕塑大多屹立在室外的公共空间中,可
纳·韦内宾创作的《圆弧》。
⑵ 高科技构件 装饰。城市雕塑艺术 的时代精神,从20世
纪末至21世纪初以来,
体现出一种前卫精神 和高科技、高工艺与 人文创意想结合的风 格。
马丁·马钦斯基和布里吉特·丹宁霍夫的巨作《钢管构 件》,如图7-23所示,这是以不锈钢细管组成的管子,加以弯曲 后缠绕成门状。细管是人的集合体,雕塑寓意东西南北合力创造 新世界。
象征性:如图7-15所示。是日本艺术家最上寿之的大作 《沸腾的横滨》,象征着意气风发、沸腾昌盛的横滨港。
再次是地域标志性的表现。大师琼·米罗的雕塑《女人 与飞鸟》(如图7-16所示)是用水泥、玻璃马赛克共同构筑的 色彩造型形象,巴塞罗那奥运会时成为人们识别这一地区的重 要标志。
● 依附生态环境的雕塑 这类雕塑是依附当地的地形、地势、功能区域、利用自然 条件或自然材料,依势而作的城市雕塑作品。如:万里长城、龙 门石窟、乐山大佛等。 人们崇尚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市民津津乐道“回归 自然”、“反璞归真”的时尚心态。实际上就是一种新时期城市 雕塑创作的主旋律。艺术家门追求与自然与地球共同合作的新理 念,用自己的雕塑作品去引导人们认识人类与自然长期共存的关 系问题。。
持下,把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放置到室外公共空间,
并由此而得名,被称为---公共艺术)。
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就是这个城市的形象标志,
是市民精神的视觉呈现,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
而且还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
1.2 公共艺术现象 公共艺术是指围绕公共领域开放性空间中所 进行的艺术创作及其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种具有 开放、公开特质的并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 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 而公共艺术 是特指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