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
(驱动桥 /悬架部分)
各位同仁:
根据湖汽公司 06年培训计划,要求研发人员向邵阳公司员工讲授汽车构造方面的知识。
第一章驱动桥
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驱动桥壳等组成。
其功用是: 1,将万向传动装置(传动轴)传来的发动机动力(转矩)通过
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传递到驱动车轮,实现降速、增矩的功用; 2,
通过主减速器圆锥齿轮轮副(传动副)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 3,通过差速器实现两侧车轮的差速作用,保证内、外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向。
4,桥(桥壳)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轴荷) 5,整车结构的重要组成总成。
驱动桥的类型有断开式驱动桥和非断开式驱动桥 2种。
驱动桥通过悬架系统与车架连接,由于半轴与桥壳是刚性连成一体
的,因此半轴和驱动轮不能在横向平面运动。
故称这种驱动桥为非断开
式驱动桥,亦称整体式驱动桥。
一般汽车的驱动桥总成构造如图所示。
1-1
它由驱动桥壳 1,主减速器 2,差速器 3,半轴 4和轮毂组成。
从变速器或分动器→传动轴→主减速器 2(降速、增矩)→差速器 3 →左、右半轴(外端凸缘盘法兰)→轮毂(轮毂在半轴套管上转动)
→轮胎轮辋(钢圈)。
为了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通过性,有些轿车和越野车全部或
部分驱动轮采用独立悬架,即将两侧的驱动轮分别采用弹性悬架与车
架相联系,两轮可彼此独立地相对车架上、下跳动。
与此相应主减速
器固定在车架上。
驱动桥半轴制成两段并通过铰链连接,这种驱动桥
称为断开式驱动桥。
如图 1-2
第一节驱动桥和转向驱动桥
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 EQ2080E型越野车的转向驱动桥。
东风 EQ2080E型 6x6越野车的转向驱动桥有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动力从内半轴、外半轴、凸缘盘传递到前轮轮毂上。
前轮转向和动力传递,使用了三轴销式等角速万向节。
第二节主减速器
一,单级主减速器
主减速器的功能是进一步降低转速,将传动轴输入转矩进一步增
大,以满足驱动轮克服阻力矩,使汽车正常起动和行驶。
东风 EQ1090E型中型货车的后桥单级主减速器齿轮是准双曲面齿
轮,主减速比为 6.33。
圆锥滚子轴承固定主动锥齿轮。
叉形凸缘用花槽螺母紧在主动锥
齿轮轴上,可调节圆锥滚子轴承的预紧度。
差速器壳固定在主减速器壳上。
轴承调整螺母用来调节轴承预紧度。
主从动齿轮装配时,调整垫片用来调节纵向啮合深度。
左右调整
螺母用来调节横向啮合深度。
正反转啮合印记在略靠齿面小头、1/3 高处、印记占齿面积的 2/3为合格。
二,双级主减速器
双级主减速器可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同时又能保证有较大的离地间隙,使汽车通过性能较好。
两级传动比分别由螺旋锥齿轮副和圆柱齿轮副决定。
第一级主动齿轮的轴由圆锥滚子轴承支撑。
轴承预紧度用调整垫片调整。
跨置式的第一级从动锥齿轮和第二极主动斜齿圆柱齿轮的轴由圆锥滚子轴承支撑。
调整垫片的厚度可调整轴承预紧度和第一级从动锥齿轮的水平位置,同时调整第一级主、从动锥齿轮的横向啮合深度。
纵向啮合深度也用调整垫片来调整。
第二极从动齿轮齿圈
三,轮边减速器(略祥)
单级(或双级)主减速器附轮边减速器
矿山、水利及其他大型工程等所用的重型汽车,工程和军事上用的重型牵引越野汽车及大型公共汽车等,要求有高的动力性,而车速可相对较低,因此其传动系的低挡总传动比都很大。
在设计上述重型汽车、大型公共汽车的驱动桥时,为了使变速器、分动器、传动轴等
总成不致因承受过大转矩而使它们的尺寸及质量过大,应将传动系的传动比以尽可能大的比率分配给驱动桥。
这就导致一些重型汽车、大型公共汽车驱动桥的主减速比往往要求很大。
当其值大于 12时,一般结构的主减速器难于达到要求,因此许多重型汽车、大型公共汽车往往采用单级(或双级)主减速器附加轮边减速器的结构型式,将驱动桥的一部分减速比分配给安装在轮毂中间或近旁的轮边减速器。
这不仅使驱动桥中间部分主减速器的尺寸减小,保证了足够的离地间隙,而且可得到比较大的驱动桥总减速比(其值往往在 16~26左右);由于半轴位于轮边减速器前,其所承受的转矩也大为减小,因而半轴、差速器及主减速器从动齿轮等零件的尺寸也可以减小。
但是轮边减速器在一个驱动桥上就需要两套,使结构复杂,成本提高,因此只有当
驱动桥的总减速比大于 12时,才推荐采用。
按齿轮及其布置型式,轮边减速器有行星齿轮式和普通圆柱齿轮
式两种类型,它们各有不同的布置方案。
第三节差速器
差速器不起差速作用时,左右车轮转速相同,行星齿轮本身不转动。
差速器起差速作用,行星齿轮转动,左右车轮转速不等。
十字轴固定在差速器壳内,与从动锥齿轮以相同的转速转动,并
通过半轴齿轮带动左右半轴和驱动车轮转动。
行星齿轮一边随十字轴绕半轴齿轮(太阳齿轮)公转,一边绕十字轴轴颈自转时,可以推导出下列关系式
W1 + W2 = 2W0
或 V1 + V2 = 2V0,
即:左右半轴齿轮的转速之和等于从动锥齿轮转速的两倍,而与行星齿轮本身的自转转速无关。
差速器行星齿轮自转产生的内摩擦力矩的一半加到转速慢的车轮上,另一半加到转速快的车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