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企合作数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索

校企合作数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索

JlAOXUETANXI l教字搽蹊 

校企合作数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索 

陈为全 

(山东大王职业学院,山东东营257335) 

摘要: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模式是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核心。研究当前数控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校企 

合作的数控技术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从而达到改革数控技术课程体系,加快专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数控技术;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必 

须正确把握“基础理论够用,突出技术 

应用能力培养”的方针;坚持走“产学研 

结合”的道路;校企合作,紧密围绕职业 

能力和素质培养这条主线来进行。课程 

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专业 

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高等职业教 育的培养目标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数 

控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高职数控技 术专业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校企合 

作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当前我国数控技术人 

才的状况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中国制造” 

的机械产品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 

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势产品。我国制 

造业虽已名列世界第四,但和制造强国 

的差距还非常大,虽然先进的数控技术 

在我国机械制造业已得到广泛应用,但 

掌握先进数控加工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奇 

缺,全国仅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和维修 

人员的短缺就超过60万人,要想真正成 

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必须有先进的 

制造技术与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 

人才作为支撑。现代制造技术是集机 械、电子、信息和管理等学科于一体的新 

兴交叉学科,其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 

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 数控技术人才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存 

在不足,其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薄弱是人 

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非常突出的 

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体制下,实 

践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高 

职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与职业岗位 

能力和素质培养不相适应;实验教学经 

费严重不足,实习设备条件差,不能满足 

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实习环节不规范,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 

在企业实践;课程设计脱离实际等,致使 

毕业生缺乏解决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势 

在必行。 

参与带教工作的积极性。针对如何处理 

好医患关系召开专题讲座,从医学伦理、 

临床实例讲解等角度对医患关系进行系 

统的培训,使学生从实践中更好地体会 

医患沟通的技巧。南科室主任带队带领 

学生查房并进行病例讨论,让学生从中 体会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方法。我们要求 

学生多花时间与病人交流,培养学生勤 

于思考问题,善于动手操作的习惯,既要 

大方得体地回答病人的提问,又要尽快 

地掌握熟练临床技能,赢得病人的尊重 

和信任,从而产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人 

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树立起一切以病 

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其次,为培养学 生的自学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对实习期 间的体会进行定期总结,利用网络资源 

提高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了解,弥补考 

研和找工作对临床实习的影响。实践结 

果表明,临床医学生就业成功率较高,说 明我们对安排就业与临床实习的时间协 

调安排是合理的。但学生考研通过率较 

低,有14名学生认为临床实习对考研有较 

大的负面影响,这可能与研究生考试需要 

花很多时间复习记忆书本知识,但空余时 

间相对较少有关,提示临床专业知识考试 

内容应更多与临床实践挂钩,让学生通过 

临床实习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 总之,临床实习对于临床医学生今 

后的科研工作及临床工作均有较大的帮 

助,应清楚认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妥善 

解决,以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袁岳沙,罗铜凯,李会延,等.影响 

医学生临床实习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 

(6):90. [2]危小军,谢东阳,钟一鸣,等.当前医 

学生临床实习阶段面临的新问题与 对策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5):77l一772. [3]刘 利.浅析医学生考研与临床实 

习的矛盾[J].中国科技信息,2005 

(2o):127. [4]马红,田淑琴,高居忠.加强医患沟 

通是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J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1):6861. 

[5]李玉兰,欧阳小琳,韦秀英,等.非直 

属教学医院医学生临床实习状况调 

查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4):694. [6]张英剑,王萍,田 敏,等.医学生 

临床实习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 

49】一492. 

课题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子课题“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课程体系 建设的研究”[课题编号:GKA10069]的研究成果。 

§鬻 

◇ 教字搽蹊l JIAOXUETANX 

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 

系建设的思路 

1.立足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建设要适应职 

业教育的特点,课程应根据职业岗位群 

要求的知识和能力来设置。要对课程进 

行整合和优化,体现对动手操作能力的 

培养,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设置。 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 

业知识侧重职业能力培养。 

数控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融 

合了机械、电工电子、自动控制、液压和 

气动等多学科知识。因此,要想培养合 

格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就一定要拓宽 

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这样既可以开阔学 

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将来的进一步 

发展。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较 

差,对理论性强的课程不必要求过高,主 

要以拓宽知识面为度。学生专业课程的 需求要围绕企业生产的实际,专业课程 

教材的选用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一 

定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出发点。 

2.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以就业 

为导向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满足 

企业对一线技术人员的需求,这就决定 

了人才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但目前大 

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之 

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导致就业市场很 

难找到满足要求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结 

果在数控技术这一领域出现了“有需求 

没人才”的现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 

养在市场需求与教育结果之间的系统性 偏差,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 

主要问题。由于高职的课程设置和开发 

是以教育界为主导,与企业对职业能力 

的要求相比,课程的设置和开发者更偏 

重教育和学科。因此,课程的设置模式 

就难以摆脱学科系统化的模型,导致课 

程方案远远落后先进和主流技术。职业 教育要真正做到依托企业办教育,办好 

教育为企业,这才是抓住了职业教育的 

本质特征,是在真正地办职业教育,因此 要联合企业大力开发面向职业能力的校 

企合作教材。 

3.课程的考核和质量评估体系要 

体现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 鉴于目前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以 

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 的考试和质量评估体系必须充分体现学 

旋愉蕤 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状况。因此,要结合 

具体课程的特点及其在整个专业课程体 

系设置的位置,在考核中要突出实践环 节,可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技能考 

核,如在生产现场提问、采取项目化教学 模式、搭建技能大赛平台等方式。因此, 

可以改革课程设计环节,尤其是能体现 

职业能力的项目化模块,使之与技能实 

践相结合,进而体现学生的职业岗位能 力。课程实践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进行分组,强化组员之问的学习交流和 团结协作精神,加强实践过程的现场指 

导,通过强化技能训练达到提高岗位能 

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另外,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条件,使之 

通过学校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取得数控 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4.改革教学方法,使实践教学切实 

落到实处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合理安排 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的教学,真正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加强现场教学,充分利用数控 

实习车间设备、数控模拟仿真加工机房 

进行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3)增加实物模型教学模式,积极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方便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 (4)在教学中灵活采用外出参观学 

习以及校外轮岗、顶岗的实习方式,使教 学更贴近市场,增加学生对企业的了解。 

三、数控技术专业实践课 

程体系建设的模式 

校企合作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 

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的根本途径,是高 职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也是解 

决职业教育定位的需要。在数控技术专 

业实践课程的建设中校企合作的模式很 

多,下面几种模式最为常用。 

1.企业赞助模式 有远见的企业或企业家,为支持学 

校办学,会无偿赞助或以半赠送的形式 向学校提供相关设备等,建设校内生产 

性实训基地或校外实训基地。在这种模 

式中,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它只是 

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 

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培 

养任务,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 

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 

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这种模 式适合学校开展轮岗实训,学生到相关 

企业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技能强化。学校 

安排专职辅导老师配合企业指导老师负 

责学生企业轮岗阶段管理和指导工作。 

学生通过此种方式可在短时期内迅速提 

高某项操作技能。学生毕业后优先推荐 

到相关企业工作。 

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此种模式属于订单培养型。企业主 动到高职院校开设“订单班”,校企双方 

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协议。企业参与学校 

的教学过程,制定教学和实训计划,由学 

校负责理论教学,并提供场地和管理,企 

业提供设备,并选派高级技术人员到学 

校组织生产和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半 年,校外顶岗实习半年,学生在校期间就 

是企业的准员工,一毕业就能适应工作 

岗位。此种模式企业全程参与,学生及 

早了解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及早开展 

针对训练。企业在培训学生技能的同时 也将自己的企业理念植入学生心中,学 

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工作。 

3.校企实体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中企业对学校的参与是全 

方位的整体参与、深层参与。’管理上实 行一体化管理,以主人翁的身份直接参 

与学校办学的全过程,分享办学效益。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调动企业参与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 

量,学生毕业后可优先安排到管理企业 就业,企业也获得了稳定的职工来源。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避免企业由于追 

逐利润而出现短视行为。教育切不可与 

经济利益挂钩,以免背离学校引入企业 

参与的初衷。 总之,数控技术实践课程体系的建 

设是关系到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大事, 

也是我国现代制造技术创新和发展的要 

求,因而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必须充分调 研实现当前高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的人 

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 需求之间的关系。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 

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改革课程 

设置、教学方法,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加 

强和企业的联系,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和 企业的实际需求保持高度一致。校企合 

作办学方案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职业教 

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高等职 

业教育必须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办学 

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 

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