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课件

第四章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课件


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间接费用等。主要
方法有直接分解法和间接推导法。
直接分解法步骤
2.中间投入分解(以工业企业为例) 自产自耗产品的分解还原 直接分解法,即工业企业自行完成对自产自耗产品的分解 还原,要求企业把生产外销产品时所投入的自产自耗产品 还原为生产这些自产自耗产品所投入的各种外购材料、辅
直接分解法步骤
流量分解
2.中间投入分解(以工业企业为例) 基本原则是“消耗跟着产值走”,即 只要计算工业总产值,就一定要计算 相应的中间消耗。 分解步骤: 首先企业按要求填报外购材料和自产 自耗产品的调查表;
其次,按投入产出的产品部门分别列 出对外购材料和自产自耗品的直接消 耗汇总表;
第三,将间接消耗的外购材料和自产 自耗产品按某种比例分摊给各个投入 产出产品部门,并汇总到对应的投入 产出产品部门的直接消耗中。
直接分解法步骤
流量分解 2.中间投入分解(以工业企业为例) 中间投入分解举例
直接分解法步骤
流量分解
2.中间投入分解(以工业企业为例) 自产自耗产品的分解还原:指将工业企业消耗的自产自耗 产品还原为生产这些自产自耗产品时所投入的各种外购的
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
乐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实物收入消费、自有住 房服务虚拟消费、金融媒介服务消费、保险服务消费、公
费医疗等。均以购买者价格计算的,需要将其相关费用分
解至对应的产品部门。
最终需求的分解
• 例1:一城镇居民购买一辆自行车,其价格为500元,但不 能将这500元均归入居民对交通运输制造业的消费,因为还 包含了运输费、商业附加费等,必须进行分解。其中自行 车出厂价为400元,运费20元,商业附加值为80元。在投入
学方法将其转换为生产这些自产自耗产品时所投入的外购 材料、辅助材料、工资等。这种方法减轻了企业处理大量
数据的负担,减小了企业的填报难度。在1992年及以后的
投入产出调查中,均采用间接推导法。
直接分解法步骤
流量分解
3. 最终需求的分解
• 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进口
• 以城镇居民消费为例,其消费包括13项:食品、衣着、家
• 编制方法:
一是根据统计、会计、业务核算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二是利用投入产出专项调查取得的增加值结构进行推算。
直接分解法步骤
主要指标的核算及编表方法介绍
4.最终需求及其构成
• 资料来源: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包括农村居民消 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出 口、进口和其他。 • 居民消费:包括农村和城镇居民对金融保险业的虚拟消费。 •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和基层调查取得或 推算。 • 存货增加总额:可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中取得,但结构需要根 据现有资料和重点调查进行推算。 • 出口和进口分三大类: 第一类是经海关进出口的商品,需要进行价格调整,进口数据需要 加上关税; 第二类是为非常住单位提供或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第三类是其他 服务进出口,这两类数据主要根据《对外经济统计年鉴》相关资料 推算。
直接分解法步骤
主要指标的核算及编表方法介绍
3.增加值及其构成
• 从现行核算资料中,可以取得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 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等的增加值。
• 资料来源:现行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年报统计资料、财政决 算和会计决算等。 • 在与现行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衔接后,即可得到满足投入产出 部门分类要求的产品增加值的控制数。
流通费用,不包括生产者出售商品时所支付的流通费用。
直接分解法步骤
流通费用的分解:
编制流通费用矩阵的步骤: (1)确定外购总流通费用的控制数,在流通费用矩阵中,只 需反映生产者购买各种产品时支出的外购流通费用;
(2)计算流通费率,流通费率是指以单位购买者价格表示的 产值中包含的流通费用。其中,商业流通费率为毛利率, 即毛利额占商品销售收入的比率;运输费率为商品购买者 支付的运输费占购进商品总额(含流通费用)的比率;
直接分解法步骤
流通费用的分解:
编制流通费用矩阵的步骤: (3)计算各产品部门的外购流通费用; 第一步,计算各产品部门的初步流通费用 ; 第二步,计算各产品部门的外购流通费用 。 (4)计算流通费用矩阵。
直接分解法步骤
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平衡与修订
投入产出的平衡和调整可以采用人工调整和机械调整相结合 的方法来进行。人工调整是根据经验进行调整。 首先,当行流量不平衡时,从最终需求项出发,研究最终需 求的各项流量是否符合实际,对不合理的流量进行调整; 其次,如果最终需求各项流量基本合理以后,再研究中间需 求中的主要消耗是否合理,对明显不合理的数据进行调整。 最后在各流量数据基本平衡以后,可以利用修订的RAS法, 即固定重点消耗系数的RAS法,进行机械性的调整,使之最 终达到平衡。
对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消费。其他则归为对教育事业的
消费。
最终需求的分解
• 出口:通总量编制,出口的数据分为三大类。 • 第一类是经海关出口的商品的数据。在海关统计中,出口商品按FOB价格计 算,包括了运费和其他流通费用,是一种购买者价格。在对应到生产者价格 的投入产出表时,需要对其进行分解,分类商品的出口额按一定比例换算成 国内的生产者价格。 首先,编制投入产出部门和海关出口商品对照表; 其次,根据对照表,汇总出按照投入产出部门分类的海关商品的出 口额,并根据当年的平均汇率换算成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额; 第三,根据典型调查得到的国内运费和国内流通费用资料,将以
助材料和工资等。在1987年的投入产出调查中,自产自耗
产品的分解还原采用的是直接分解法。
直接分解法步骤
2.中间投入分解(以工业企业为例) 自产自耗产品的分解还原
间接推导法,基本思想是企业自己不再对自产自耗产品进 行直接分解,而是由企业将这些自产自耗产品按成本价直
接计入中间投入,由投入产出表的编制部门通过一定的数
产出表中的城镇居民消费部分,该居民购买自行车的消费
就被分解至三个部门:对交通运输制造业的消费400元,对 运输业的消费20元,对商业的消费80元。
最终需求的分解
• 例2:一城镇居民为孩子上学的教育支出为1000元,同样不 能将这1000元均归入居民对教育事业的消费。这其中还包 含了150元的书费和50元的学习用软件的费用,其中书费应 归入对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的消费,软件费应归入
直接分解法步骤
流量分解
1.总产值分解
• 现行工业总产值按“工厂法”计算。编表时必须将企业已出售和可供出
售的产品价值,按其产品性质分别计入相应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 • 在专项调查中,要求企业填写总产值分解表,如产品制造成本构成调查
表、制造费用调查表、期间费用构成调查表、进口商品来源调查表。
• 举例:
直接分解法步骤
总量的编制

用直接分解法编制投入产出表,可以分为以下几大步骤: 第一步,确定各个象限的控制总量,包括各产品的总投入 、总产出、增加值和最终需求控制总量; 第二步,计算购买者价格的中间投入和最终需求结构; 第三步,计算各产品的增加值结构; 第四步,剔除流通费用,得到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中间投 入和最终需求结构; 最后,进行总表平衡。
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第四章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提要
编制投入产出表的直接分解法
编制投入产出表的推导法
投入产出分析
2018/8/9
2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直接分解法:即从基层入手,由基层单位将其生产的各种不 同产品的投入和产出按照投入产出的部门分类原则,分别划 归到不同的产品部门中去,直接得到各个产品部门的投入产 出资料。 特点:需要较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编表周期长。 间接推导法(UV表法):通过编制各企业部门的投入表(U 表)和产出表(V表),然后根据一定的假定(产业部门工 艺假定或产品工艺假定),采用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推导出对 称性的投入产出表。 特点:不在基层对各部门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解,而是通过 数学方法进行转移和归并。是联合国统计署推荐的。 目前我国以直接分解法为主、间接推导法为辅。

直接分解法步骤
主要指标的核算及编表方法介绍
1.总产值:
• 农业部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其他农业。 资料来源:《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年报》、《产业部门综合账户》,
农业部门总产值加上商业部门代征的农产品税(农税局)得到表中
的农业总产值。 • 工业部门:规模以上大中型、规模以上小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将三类工业企业的产值按产品部门汇总,即可得到按产品部门的工业 总产值,再根据增值税率将其调整为含销项税的工业总产值。
一、直接分解法步骤
一般来讲,在投入产出专项调查的年份,国家统计局都会 提前1-2年就开始进行调查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讲,进行投
入产出调查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1.创造前提 :经费、人力
2.准备工作 (1) 明确编表目的、设计调查方案 (2) 成立工作班子 :包括经济、统计、计划、信息、计算 机和数学等方面的人才,还有实际工作者。 (3) 业务技术准备:(专项性强)人员培训、制定填报方案 、设计填报目录和确定资料整理格式等。
• 第三产业: 将第三产业部门总产值视为产品部门总产值。 资料来源:统计系统的统计资料、行政管理资料、会计决算资料等。
直接分解法步骤
主要指标的核算及编表方法介绍
2.中间投入 • 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必须借助于投入产出专项调查。 这是投入产出调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 通过投入产出专项调查,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按购买者价 格计算的产品部门的中间投入结构,再结合总量指标进 行推算。 • 工业:进行自产自耗产品的分解还原、中型工业企业各 部门投入构成需要转换为产品部门投入构成以及将消耗 和产出数据调整为含增值税口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