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 1绪论一、构造、构型、构象二、共价键轨道杂化:C:sp、sp2、sp3杂化方式、空间构型(键角)、未参与杂化p轨道与杂化轨道位置、电负性比较基本属性:键长:越短键越牢固键能:越大键越牢固σ键能大于п键能键角:取代基越大键角越大极性和极化性:偶极矩(会判断偶极矩大小:矢量和)键断裂方式和反应类型:自由基反应、离子型(亲电、亲核)、周环反应Lewis酸、碱氢键、电负性三、官能团、优先次序(ppt)Chap 2饱和烃——烷烃一、烃分类烃:开链烃和环状烃开链烃: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环状烃:脂环烃和芳香烃二、烷烃通式和构造异构、构象异构(乙烷和丁烷构象)烷烃通式:C n H2n+2构造异构体:分子内原子链接顺序不同σ键形成及特性:电子云重叠程度大,键能大,不易断;可绕轴自由旋转;两核间不能有两个或以上σ键。
乙烷构象:Newman投影式、重叠式(不稳定,因为非键张力大)、交叉式(稳定,各个氢距离远,非键张力小)丁烷构象:Newman投影式;稳定性(大到小):对位交叉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全部重叠式甲烷结构和sp3杂化构型:正四面体型三、命名普通命名法(简单化合物):正、异、新衍生物命名法:以甲烷为母体,选取取代基最多的C为母体C。
系统命名法:①选取最长碳链为主链,主链C标号从距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标。
②多取代基时,合并相同取代基,尽量使取代基位次和最小。
书写时按照官能团大小(小在前)命名③含多个相同长度碳链时,选取取代基最多的为主链四、物理性质沸点(b.p.):直链烷烃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大(分子间色散力与分子中原子大小和数目成正比,分子量增大,色散力增大,沸点增大)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支链多,烷烃体积松散,分子间距离大,色散力小)熔点(m.p.):总趋势:分子量增大,m.p.增大m.p.曲线(书P48)相对密度:分子量增大,相对密度增大,接近于0.8溶解度: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相似相溶,烷烃极性小)折射率(分子中电子被光极化的程度):正构烷烃,碳链越长,折射率越大五、化学性质(C-H键极性小,键能大,所以烷烃比较稳定)卤化反应:1、例子:笔记和书反应条件:高温、光、催化剂等2、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反应阶段:链引发只产生自由基不消耗链增长消耗一个自由基同时产生另一个自由基链终止只消耗不产生自由基反应条件:光、热、过氧化物(书P51);一般在气相和非极性溶剂中进行3、反应取向:烷烃中H活泼型顺序:叔H>仲H>伯H(C-H键离解能越小,均裂吸收能量越小,易取代)形成自由基需能量:CH3•>1°>2°>3°自由基自由基稳定性:CH3•<1°<2°<3°自由基(自由基中间体越稳定,反应越容易发生)4、卤素与烷烃卤化反应活性:氟>氯>溴>碘卤素与烷烃反应选择性:氟<氯<溴<碘氧化反应:燃烧(完全氧化)、部分氧化反应(笔记、书P56)异构化反应裂化反应(自由基型反应):分类、特性、用途六、烷烃的主要来源和制法来源:石油、天然气实验室制法:烯烃加氢、Corey-House合成Chap3 脂环烃一、命名单环:与烷烃类似;次序规则;环上C数小于与环相连碳链或碳链连有多个环时,常以碳链为母体,环作为取代基。
二环:联环、螺环、稠环、桥环桥环:双环【a.b.c】某烃螺环:螺【a.b】某烃二、构象环稳定性:三元<四元<五元、六元[环张力(可用每个亚表示甲基燃烧热)越大,分子能量越高,稳定性越差,越易开环]环丙烷:3个C共平面,易开环加成,性质活泼环丁烷:4个C不共平面,不稳定,易开环加成环戊烷:5个C不共平面,角张力较小,较稳定,性质与开链烷烃类似环己烷:6个C不共面,无张力椅式构象:a键、e键,构型翻转(a、e互换)环上有取代基时,e键取代比a键取代稳定(会判断稳定构象)三、反应取代反应:五元、六元环易取代(卤化反应)氧化反应:室温下环烷烃不能使高锰酸钾退色(用于鉴别烯烃或炔烃、环烷烃)加热或催化剂,环烷烃被氧化加成反应:小环环烷烃(环张力答,易开环加成)加H加卤素(环丙烷与开链烷烃区别)加卤化氢:(环烷烃衍生物环断键发生在H最少C和H最多的C间)四、脂环烃来源及制备只要来源:石油制法:芳香族化合物氢化、分子内关环、双烯合成Chap 3 不饱和烃命名:1、烯基和炔基:CH2=CH-CH3-CH=CH-CH2=CH-CH2-CH3-C=CH2乙烯基丙烯基烯丙基异丙烯基HC C-CH3-C C-HC C-CH2--CH=CH-乙炔基丙炔基1,2-亚乙烯基炔丙基2、衍生物命名:烯烃以乙烯为母体;炔烃以乙炔为母体。
3、系统命名:①含双键或三键碳链为主链②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一端编号③同时含双键和三键时,先烯后炔。
④优先使双键和三键位次和最小;在处于相同位次编号时,使双键编号低4、顺帆异构体命名:相同原子或原子团在双键同侧为顺式;5、Z,E-命名法:①大基团在双键同侧为Z,不在同侧为E②官能团大小次序规则:按原子序数排序,同位素D>H(绪论时ppt或笔记)C(C,C,C)>C(C,C,H)>C(C,H,H)>C(H,H,H)-C CH >-CH=CH2Chap 3(1)烯烃一、结构乙烯中六个原子共平面;π键特性:不能自由旋转;键能小;电子云流动性大,受核束缚小,易极化。
二、同分异构体C4以上的烯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顺反异构三、物理性质状态:C4以下气体,C5-18液体,C19以上固体沸点: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大;正构>异构;内端烯>末端烯>同碳数烷烃;顺式>反式熔点:分子对称性大,熔点大;内端烯>末端烯;反式烯>顺式烯四、化学性质:烯烃的反应都是围绕着π键进行(π键电子云流动,可作为一电子源,起lewis碱的作用,亲电加成反应;α-H,受C=C影响,可发生取代反应。
)催化加氢:生成烷烃催化剂:Pt、Pd、Rh、Ni;Raney Ni立体化学:顺式加成反应意义:制备纯烷烃;据吸收氢气体积。
测定分子中双键或三键数目 氢化热与烯烃稳定性:氢化热越大,稳定性越小(取代基越多,越稳定)稳定性:R 2C =CR 2>R 2C =CHR >RCH =CHR ,R 2C =CH 2>RCH =CH 2>CH 2=CH 2 反-RCH =CHR >顺-RCH =CHR 五、化学性质:亲电加成 (一)与卤素加成:1、反应意义:烯烃鉴别(反应前后溶液颜色的变化);制备连二卤化物常用方法2、反应机理:+慢+ BrBrδ-δ+Br +首先进攻离子型反应、需极性条件(微量水) 双键上电子云密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与双键上取代基吸电子或斥电子有关)3、立体化学:反式加成(负离子从背面进攻) (二)与卤化氢加成:有C +中间体生成,会出现重排 1、反应意义:生成卤代烃2、反应速度:HI >HBr >HCl (因为酸性HI >HBr >HCl ,酸性强易失去质子)3、反应机理:马氏规则:因为C +中间体稳定性(烯丙型,苄基型>3>2>1>甲基型)。
注意重排现象4、过氧化物效应(自由基加成):反马 只能与HBr 反应反应机理: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看笔记) (三)与硫酸加成(再与水反应相当于间接水合) 1、硫酸构造:有两个活泼氢2、反应意义:间接水合制备醇;分离、提纯、鉴别烯烃3、遵循马氏规则(四)与次卤酸加成(次卤酸酸性弱,不断氢,而是HO -|X +) 1、反应意义:生成β-卤代醇(X-C-C-OH ) 2、实际操作:烯烃与氯+水反应。
(五)与水加成控制条件、改变催化剂(磷酸或硫酸),直接水合 直接水合意义:制备醇(六)硼氢化反应:顺式加成、反马、不重排+C=Cδ+-+X-C C++X-C C C C+溶于硫酸OSO 2OH不溶于硫酸1、反应机理:BH3 BH 2+ (亲电基团)+ H —一烷基硼2RCH 2CH 2BH2CH 2=CH-RRCH 2CH 2OH + B(OH)3三烷基硼二烷基硼(RCH 2CH 2)2BHCH 2=CH-R2CH 2)3-H 2O 2一级醇2、简单记忆:3、反应意义:制备伯醇(七)羟汞化—脱汞反应(ppt 及笔记) 六、化学性质:亲核加成三键比双键易亲核加成,详见炔烃。
七、化学性质:氧化反应 (一)环氧化1、烯烃+有机过酸====环氧化合物(保持双键构型)2、常用的过酸有:O C 6H 5O CF 3-C-O-O-HOC-O-O-HCl O CH 3-C-O-O-HO 过氧甲酸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过氧间氯苯甲酸三氟过氧乙酸3、可能用过氧化氢来代替过酸 (二)高锰酸钾氧化1、反应意义:烯烃鉴别(溶液颜色变化)和结构推导2、碱性/中性高锰酸钾:生成邻二醇,顺式3、酸性:(三)臭氧化1、反应意义:推导烯烃结构RCH=CH 2RCH 2CH 2OHH 2O 2/OH 4C=C R R'H R" 酸R R'H R"C=O + O=C 醛 酮O=CR"OHC=C R R'H H 4RR'C=O + O=C酮甲醛H H 碳酸CO 2 + H 2O O=C OH OH2、R R'HOOCO C R R'C=O + O=CR"OH(酮)(酸)R R'H R"C=O + O=C(醛)(酮)(四)催化氧化(书上反应:制备环氧乙烷) 八、化学性质:聚合反应(书上反应) 九、化学性质:α-氢原子的反应(一)卤化反应(自由基取代)1、特别:NBS (专门溴代α-氢原子)CH 3CH=CH 2 + BrCH 2CH=CH 2C C CCH 2H 2OC C CH 2H 2O+h ν4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专门溴代 -H)α烯丙位重排:CH 3(CH 2)4CH 2CH=CH 2NBSCH 3(CH 2)4CHCH=CH 2Br+CH 3(CH 2)4CH=CHCH 23-溴-1-辛烯1-溴-2-辛烯(烯丙位重排产物)( -溴代产物)α(二)氧化反应钼酸铋等CH 2=CH-CH 3 + O 2CH 2=。
十、烯烃制备:β-消除反应1、醇脱水2、卤代烃脱卤化氢Chap 3(2)炔烃一、结构四个原子共直线;-C≡C-中有一个σ键、2个相互⊥的π键;sp 杂化轨道中的S 成份多。
(S 电子的特点就是离核近):比双键易发生亲核加成 二、同分异构炔烃:C 4以上的炔烃只有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无顺反异构 三、物理性质(ABS、丁腈橡胶单体)CH 2=CH-CH 3 + NH 3 + O 2磷钼酸铋470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