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发动机--进气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检测》教学设计
课题电控发动机--进气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检测
授课专业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时 2 授课对象汽车二年级人数20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设置背景
1、针对中职学生理论知识差,想动手强烈的特点,通过理实一体的课程优势,重点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升知识与专业技能。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尤其都是男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自信心,充分利用教学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环境资源配置
1、地点---汽车实训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移动终端,台式电脑,教室无线覆盖。
2、地点---汽车实训车间:每组汽车拆装工具1套,车辆电气电路任务书一册;故障诊断仪、示波器、万用表4套。
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解福泉,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控发动机维修》第六章第三节电子控制系统之进
气压力传感器。
2、通过前期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空气流量计知识和检测技能,本实训项目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是对旧知识的升华,同时学生进
一步巩固了电控发动机实训设备的使用。
尤其让学生懂得电路图识
读为实际电路诊断提供思路与方法,为下一步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展
奠定扎实基础。
所以本节课地位承前理论,后接综合项目,有助于学生技能的
提高,地位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掌握进气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能阐述空气检测的两种形式。
能力目标
1、学生能从实车上分辨空气流量的形式;
2、能够使用专用工具诊断故障车辆同时检测故障零部件。
情感与
态度目标
根据专业特点,重点强化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安全文明操作习惯。
培养团队意识和职业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阐述进气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难点
根据进气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能进行实车检测并判断零部件好坏。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该班全是男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浓,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但优势在于动手能力强,活泼好动,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储备一定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
方法
根据该班的学情,为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在项目教学的引领下,采用的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接待故障车辆并用故障诊断仪检测读取故障的实际案例,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实物情景生动具体展示,以实践操作为契机,激发创新欲望及能力。
2、头脑风暴教学法:结合情景教学的故障案例,引入进气压力传感器,再通过头脑风暴教学法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小组讨论写出进气压力传感器学习内容,并把结果进行展示介绍。
教学方法相互融合,依次进行,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巩固重点,突破难点。
学法 指导
学生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结合自我探
究,教师引领观察分析,实践操作的学习方法,
充分发挥男生喜欢动手,形成乐学氛围,总结学习方法,培养自己会学能力,在师生合作下达到学会的目的。
信息 化手段
1、依托网络创建班级“汽车学习小组”群,便于师生、生生激励交流与沟通;
2、课堂中采用交互式课件、微课动画使用,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理论问题具体化。
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促进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沟通与交流;
3、课前利用微信公众号,提前发放任务清单与评价表,布置小组收集素材、整理并上传,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主动性;而课中、课后利用微课资源,进一步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直击要点,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得到双重的提高。
三、教学流程图
四、教学过程(2节联排课,累计90分钟)
翻转课堂,课前准备。
情景引入,提出任务。
趣味案例,引发兴趣。
分析任务,实施步骤。
评价任务,总结反馈。
认真思考,下次改进 教师巡回指导和评价
项目引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传感器知识点 突出重难点
检测步骤设计 教师点评
小组自评 小组互评
实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