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眼临床诊疗规范

干眼临床诊疗规范

使角膜表面光滑,成为理想的光学界面 湿润及保护结膜角膜上皮面 填补上皮间的不规则界面,润滑眼睑运动 机械冲刷异物、细胞碎屑及细菌 构成角膜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媒介 营养角膜上皮,保护角膜表面相对无菌状态
13
形成稳定泪膜的必要条件
泪膜三层结构质和量的正常
眼表上皮完整
眼睑结构功能正常
泪液动力学正常
泪腺神经和角膜反射弧完整
泪膜是非常薄的,厚度只有
6-10微米。
泪膜
9
传统概念:
脂质层--减少蒸发
水样层--湿润眼表,屈光
作用,代谢营养,维持正常渗 透压
粘蛋白层--降低表面张力
泪膜的构造
10
泪膜的构造
新观念:以粘蛋白为主体的水化粘液胶,外层覆盖着脂质 层
11
泪膜的功能
维护正常视功能 保持眼舒服感觉 防御功能
12
泪膜的生理作用
32
泪河高度
≤0.35mm
89
22
78
42
32
干眼的诊断标准 干干眼眼
任何干眼主观症状
BUT≤5s或 Schirmer-I<5mm/ 5min
任何干眼主观症状
5s<BUT≤10s或5mm/ 5min<Schirmer-I≤10
mm/5min
角膜染色阳性 33
干眼的分类
34
主观症状
干眼的严重程度
轻度
中度
中重度
角膜荧光素 染色


明显
治疗后体征
消失
不完全消失
35
干眼的治疗目标
轻度干眼→缓解眼部症状 重度干眼→保护视功能
36
干眼的治疗方法
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37
干眼的治疗 治疗原发病
寻找病因并治疗是关键 积极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纠正不良用眼习惯 停用引起干眼的药物*
6
眼表的解剖学含 义指起始于上 下眼睑缘灰线 之间的眼球表 面全部粘膜上 皮,包括角膜 上皮和结膜上 皮
眼表
7
眼表疾病
眼表疾病泛指损害角结膜眼表正常结构与功能的疾病。 由于眼表是一整体概念,因而在功能上需将眼表疾病与
泪液疾病综合起来,概括为眼表泪液疾病。
8
泪膜:泪液在结膜囊均匀地 分布,形成一层液体 的薄膜,在医学上叫 泪膜。
限0-3分)
0分:无着色 1分:1-30个点状着色 2分:>30个点状着色,未融合 3分:点状着色融合、丝状物或溃疡
31
选择高灵敏度、高特意度的辅助诊断方法 对于干眼的诊断非常重要!
试验
问卷调查表
Schirmer Schirmer Schirmer Schirmer
F BUT N BUT TMS-BUT
29
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I试验)
在Schirmer-I试验基础上,用棉棒刺激鼻粘膜,5min取出 滤纸,测量湿长。
表麻下行Schirmer-II试验可帮助鉴别Sjogren综合征患者 ,使其因鼻粘膜刺激引起的反射性泪液分泌量减少
30
荧光素评价眼表损害
荧光素染色 钴蓝光观察 12分法(4个象限,每象
不同严重程度干眼的治疗方案
解决诱因及联合治疗原发病是关键 人工泪液与湿房镜是基础治疗选择,可与各
种方法联合应用,按需间断使用
47
不同严重程度干眼的治疗方案
轻度干眼 人工泪液 减少或停用加重干眼的全身或局部药物 眼睑物理治疗 教育及环境饮食改善
48
不同严重程度干眼的治疗方案
中度干眼
局部抗炎治疗 湿房镜 泪道栓塞


4
干眼
干眼是由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 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及视功能 障碍的一类疾病。
临床出现的各种名称:干眼症、干眼病及干眼综合征等, 均统称为干眼。
5
DEWS(2007)对干眼的定义
干眼是涉及眼表的多因素疾病,能引起多种不适、 视觉障碍、泪膜不稳定,可对眼表造成损害。伴 有泪膜渗透压增加及眼表炎症。
44
药物治疗 局部抗炎治疗
干眼
眼表上皮细胞非感染性炎症
抗炎及免疫抑制药物
干眼程度加重 45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润滑膏剂 眼用凝胶、眼膏 保持时间长,但可使视力模糊 中度干眼和或夜间使用
自体血清 中度干眼合并角膜并发症 常规人工泪液治疗无效的重症干眼患者
其他 促进泪液分泌药物:维生素A、四环素等
46
分泌物增多* 视物模糊、视力波动 晨起睁眼困难 不能耐受污染环境
23
干眼的诊断 症状询问
症状动态 何种症状及严重程度 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 起病过程、发生或加重和缓解因素 全身及局部伴随症状
24
干眼的诊断 病史询问
全身及眼部疾病手术史 眼部及全身药物治疗史 角膜接触镜佩戴情况 加重及加重诱因 患者工作情况
25
干眼的诊断 临床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睑、睑缘、睑板腺、角膜、结膜 眼表面活体细胞染色 泪河高度 泪膜破裂时间 泪液分泌试验
26
泪河高度检查
应在不干扰泪河的自 然高度及形态下观察 正常0.3-0.5mm <0.3mm 提示干眼 >0.5mm 提示引流障 碍
27
泪膜破裂时间(BUT)
5-10ul荧光素钠或者荧光素试 纸
38
干眼的治疗 非药物治 疗
39
40
干眼的治疗 药物治疗
人工泪液
眼表润滑—人工泪液的最重要功能 补充缺少的泪液 稀释眼表可溶性炎性介质 降低泪液渗透压,减少高渗引起的眼表反应
41
药物治疗 人工泪液选择
轻度干眼:粘度较低的人工泪液 中度干眼:伴蒸发过强者,粘度较高的人工泪液 眼表炎症较重动力学异常:低毒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脂质层异常:含脂类人工泪液 其他:某些特殊成分可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修复或杯状细胞数目
瞬目3-4次 最后一次瞬目后自然平视睁眼
至角膜出现第一个黑斑的 时间 反映泪膜的稳定性,正常>10S
28
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试验)
试纸置于下结膜囊中外 1/3交界处 患者向下看或轻轻闭眼 5min取出,测量湿长
无表麻:>10mm/5min正常 表 麻:>5mm/5min正常,检测 的是基础泪液分泌
任何环节异常
干眼
14
睑板腺位于上下睑中,开口于睑缘 。
上眼睑有大约50个睑板腺,下眼睑
有大约25个睑板腺。
睑板腺
15
分泌脂质形成泪液的外表层,作 用是防止水样层直接与空气 接触从而减少泪液蒸发。脂 质分泌不足可导致BUT短。
睑板腺口不被堵塞是非常非常重 要的。
睑板腺
16
泪腺
泪腺由细管状腺导管组成, 是分泌泪液的器官。 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 窝。
干眼临床诊疗规范
2
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 经常长时间使用电脑 长时间看书阅读 长时间观看电视或电子视频 经常驾驶车辆 经常化妆及戴隐形眼镜 长时间点用各类滴眼液
3
眼睛干涩 眼睛烧灼感或刺痛感 眼部异物感 晨起睁眼困难 见风流泪 分泌物增多 视疲劳












截止值
灵敏度(%) 假阳性(%) 特异性(%)
任意
98
3
97
<5mm/5min
25
10
90
PPV(阳性预测值) 85 31
<3mm/5min
10
0
100
100
<5.5mm/5mi n
85
17
83
47
<10mm/5min
83
32
68
31
<10S
72
38
62
25
<10S
83
15
82
49
<5S
98
37
63
增加,可综合考虑
42
人工泪液的使用原则
最少量原则 人工泪液中的防腐剂 改变泪液成分
泪道栓塞后可减少人工泪液的使用次数
43
药物治疗 局部抗炎治疗
糖皮质激素 抗炎药物中最有效 中重度干眼伴眼部炎症 使用原则:低浓度、短时间(炎症减轻, 立即Leabharlann 量, 高度注意安全性) 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A 他克莫司 非甾体类抗炎药 轻度干眼
17
泪液产生后由排泄管排出, 用于润滑和清洁眼球。
泪腺白天分泌1mm泪液,起 润滑眼球的结膜和角膜 的作用,睡觉时,则停 止分泌泪液。
泪腺
18
干眼流行病学
世界范围 干眼发病率5.5%-33.7% 女性>男性 老年人>青年人 亚洲人种>其他人种 中国 与亚洲其他国家类似 发病率21%-30% 高于美洲和欧洲 基于症状的调查,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保守估计我 国的干眼患者在1亿人以上
19
20
干眼的诊断依据
症状* 泪液分泌不足或泪膜不稳定 眼表面上皮细胞损害 泪液的渗透压增加
21
干眼的临床诊断顺序
病史询问 症状询问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泪液分泌试验 荧光素染色 BUT 睑板腺形态和功能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22
干眼的诊断 症状询问
常见症状
眼部干涩感 烧灼感、针刺疼痛感* 眼睑内异物感 不耐视物及疲劳感 眼红、眼痒、畏光、流泪
49
不同严重程度干眼的治疗方案
重度干眼 全身抗炎药物 口服刺激泪液分泌药物* 自家血清 治疗性角膜接触镜 手术
50
干眼治疗存在的问题
漏诊、误诊延误干眼的治疗 长期滥用各种滴眼液,病情加重 忽略造成干眼的眼局部及全身疾患 已确诊但治疗不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