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所谓国防,就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类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扩张型#我国的国防为自卫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国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实行积极防御战略,坚持全民自卫原则。
3.现代国防特征(1)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2)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势的综合角逐(3)国防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际行为(4)聚集综合国力,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主权独立、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尊严荣誉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的核心利益。
4.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2)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军事技术决定武器装备、战略战术并严重影响着作战胜负。
5.新中国国防主要成就(1)捍卫和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2)建立和完善了国防领导体制(3)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强大军队(4)创立了国防科技和工业体系(5)国防后备力量不断发展壮大6.我国现行国防政策要点(1)维护安全统一,保护核心利益(2)全民自卫,独立自主巩固国防(3)积极防御,防御与反击相结合(4)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时国防建设的重点(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第二讲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的含义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
2国防法规的特性#一般特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3国防义务的含义国防义务,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组织在国防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
4公民应承担的国防义务(1)接受国防教育(2)保护国防设施(3)保守国防秘密(4)支持国防建设(5)协助军事活动(6)依法服兵役5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1)服现役#报考军事院校;应招为国防生;大学毕业生入伍;应征入伍。
(2)服预备役#经过登记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服预备役;编入预备役部队服预备役。
(3)学生军事训练#意义: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6如何加强培养公民的国防观念(1)增强忧患意识(2)尚武意识(3)高度的责任意识第三讲中国武装力量1.武装力量的含义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一般以军队为主题,由军队和其他正规与非正规的武装组织构成。
2.目前我国的“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由哪些力量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各由哪些主要兵种组成?(1)陆军: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2)海军: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岸防兵,陆战队(3)空军: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雷达兵(4)第二炮兵: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保障部队,院校,科研机构。
下辖实验基地,导弹基地和弹头基地(基地主要编导弹旅,发射营)4.第二炮兵的使命第二炮兵是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它是我国反对超级大国的核威慑、核讹诈,遂行核反击任务的主要力量。
#第二炮兵、海军战略核潜艇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趋势(1)中国武装力量担负的使命任务不断拓展(2)主要装备日趋信息化、体系化#逐步形成快速机动、立体突击的陆军装备体系逐步形成海空一体、适应近海防卫作战需要的海军装备体系逐步形成空地一体、攻防兼备的空军装备体系逐步形成核常一体、射程衔接的第二炮兵地地导弹装备体系逐步形成综合集成、一体化发展的电子信息装备体系(3)加快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做好军队生长干部选拔培养工作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4)兵力结构进一步优化第四讲国防动员1.国防动员的含义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的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防动员的特点(1)目的的政治性(2)主体的权威性(3)对象的广泛性(4)手段的计划性(5)行为的强制性(6)准备的前置性(7)实施的快捷性3.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防动员的基本特点(1)动员的规模空前扩大(2)动员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3)动员体制和制度得到不断完善4.国防动员的地位与作用国防动员是国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准备和实施战争的重要措施。
因此,国防动员对于保障战争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1)国防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为遏制战争爆发并夺取战争的胜利积聚强大的战争力量,是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与任务。
(2)国防动员是应对紧急突发时间的有效措施(3)国防动员是支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防动员“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原则,使得国防动员建设的成果可以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提高国防建设效益的办法是:建设精干的常备军,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健全与完善动员机制,做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
5.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1)人民武装动员:现役部队动员,后备兵员动员,预备役部队动员,民兵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工业动员,农业动员,贸易动员,财政金融动员,科学技术动员,医疗卫生动员,劳动力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人防预警动员,群众防护动员,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动员,人防专业队伍动员。
(4)交通战备动员:交通运输动员,通信动员。
(5)政治动员:平时政治动员(国防教育),战时政治动员(国内政治动员,外交舆论宣传)6.国防动员的实施程序(1)进行动员决策(2)发布动员令(3)充实动员机制#要扩大组织,增加人员;要赋予动员机构应有的职权,使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4)修订动员计划(5)落实动员计划#落实动员计划是实施国防动员的关键环节。
其中,武装力量要迅速转入战时状态。
7.国防动员的发展趋势(1)精确化动员逐渐走向舞台,将成为未来国防动员发展的方向(2)科技与信息动员的地位不断上升,将成为未来动员的重心(3)先期动员作用更加突出,将成为未来动员的关键(4)一体化动员应运而生,将成为未来动员的全新样式(5)国防动员法规在国防动员建设中的作用越老越突出第五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的含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它站在最高层次,在哲学的层面上研究战争、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本问题,因此军事思想为其他所有军事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性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方法,它是一个国家军事时间的行动指南。
2.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阶级性,时代性,实践性,继续性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含义是指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的军事思想。
4.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历史分期及主要成果(1)孕育萌生时期:夏商周#对战争问题的蒙昧认识(天命论的战争观),对战争问题的感性认识(惩罚论的战争观),对战争问题的能动认识(朴素唯物论的战争观);#推崇正义战争,主张师出有名;#关注制胜要素,强调德胜为先;#从严治军,师出以律;#全局运筹,重计尚谋。
(2)系统成熟时期:春秋战国#对战争本质的理性思考(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的研究:战争、军队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举措;认为战争是由政治派生的,战争是现象,政治是本质;认为政治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认为军事政治必须密切结合,互存互用,方能保证达成意图。
——关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认为战争是一中对社会财富消耗极大的活动,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证,战争便无法进行。
因此,富国才能强兵,发展国家经济,是强兵的基础;重组的物资储备和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是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关于战争性质的研究:有义战,有非义战。
其正义性应从从事战争一方的动机与效果来判断的。
#完整系统的治军之道:强调“立法定制”,必须坚持依法建军,依法治军;要发展精兵利器;要教戒为先,以治为胜;按名督实,选将任将。
#谋深计远的全胜之策:全胜思想是孙子战略指导思想的核心;为谋全胜,必须进行精心策划;实现全胜最基本的要求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丰富多彩的作战理论:知行统一的战争指导观;识众寡之用的以劣胜优观;贵胜不贵久的制胜理论;践墨随敌的用战原则(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3)后续发展时期:秦至前清时期#臻于完善的战略思想:军政并举的战略观;攻守相谐的战争指导理论;根据地思想;统一战线思想;本土战略防御思想。
#长治久安、因情设策的国防理论:确立了“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国防指导思想;采取了徙民实边的守边策略;怀柔德化、民族和睦的边疆政策;筑长城,建要塞,守边关,控险要。
#不断创新的作战思想:十分重视用谋;各个击破的斗争策略思想;“用兵之术,知变为大”的作战指导思想。
#精兵选练的治军论。
第六讲毛泽东军事思想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那几个时期?(1)产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5年1月遵义会议前(2)形成:1935年1月遵义会议~抗日战争止(3)发展: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1)战争观和军事问题的方法论#对战争本质的科学认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经济利益的冲突,是爆发战争的最根本动因。
#研究和指导战争的方法论: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从研究战争规律入手(要着眼其特点和发展;要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要认真学习军事理论,特别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处理好战争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人民军队的政治制度(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人民军队的发展(3)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我党进行革命战争的根本指导路线)(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以人民战争为基础,以积极防御为核心,以劣胜优为前提,以灵活机动为灵魂)#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基本原则: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采取适当的作战形式,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周密进行战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