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淀粉及淀粉糖行业分析新版

淀粉及淀粉糖行业分析新版

淀粉及淀粉糖行业分析1、行业概况公司从事的玉米淀粉及淀粉糖制造业务,主要是采用湿法加工技术,将玉米加工成淀粉及其副产品,并可将淀粉进一步深加工成麦芽糖浆、结晶葡萄糖等淀粉糖产品。

玉米淀粉是众多产品的基础原料,应用范围广阔。

由于玉米淀粉可进一步加工成淀粉糖、糖醇、变性淀粉、发酵制品、高分子材料、酒精等产品,在食品、医药、化工、矿山开采、饲料及添加剂、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而成为玉米的主要用途。

由于下游行业需求快速增长,我国玉米淀粉产量快速增长,2004年产量为862万吨,2005年达1,016万吨,2006年达1,206万吨,2007年已达到1,41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7.82%。

根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对协会会员的不完全统计36,2008年我国玉米淀粉产量为1,685.23万吨,2009年达1,725.52万吨。

玉米淀粉的应用领域如下图所示37:淀粉糖3 9 %变性淀粉7 %食品5 %啤酒5 %有机酸及化工醇1 0 %味精1 8 %医药1 1 %造纸5 %数据来源:《全国淀粉、变性淀粉、结晶葡萄糖、液体淀粉糖生产资料汇编(2009 年度)》,中国淀粉工业协会,2010年3 月。

《中国玉米产业报告(2008-2009 年)》,/。

由于技术进步和工艺成熟,玉米淀粉的加工链条逐步延伸,随着加工链条由初级产品向酒精、赖氨酸、柠檬酸、乳酸、淀粉糖、糖醇等中级产品转化,以及进一步向乙烯等高级产品或聚赖氨酸、结冷胶等更高级产品的转化,淀粉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会逐步提高,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更大,因此淀粉行业内的企业不断将淀粉进一步深加工以提高盈利能力。

淀粉糖是玉米淀粉的深加工业产品,主要包括葡萄糖(浆)、麦芽糖(浆)、麦芽糊精、果葡糖浆、结晶果糖、赤藓糖醇、晶体麦芽糖醇等产品。

长期以来,我国甜味剂的生产和消费以蔗糖为主,淀粉糖为辅。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淀粉糖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企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淀粉糖产品的收率和质量提高,物料消耗下降,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市场逐步扩大,成为食糖市场的重要补充。

近年来,伴随着玉米深加工业的兴起,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酶制剂等生物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我国淀粉糖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朝着多品种、个性化、功能化、规模化发展,产量大幅增加,品种结构日益完善。

近几年我国淀粉糖产品的产量迅速增长,2004年至2007年淀粉糖产量增产较快,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26%,2007年蔗糖市场供应出现缺口及应用领域的拓宽,促进了淀粉糖行业的大幅增长,增长率达39.8%,产量达703万吨。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淀粉糖产量有所下降,近几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但与2006年相比,仍增长了27.2%38。

数据来源:《淀粉糖(醇)工业》2009 年第2 期。

2、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玉米淀粉加工行业企业众多,全国产能在10 万吨以上的生产企业约33 家,产能合计约1,200 万吨,且产品难以实现差异化,因此企业间的竞争较为激烈,在玉米采购和产品销售方面的市场化程度很高。

由于玉米在生产玉米淀粉及其副产品过程中利用率约为90%,因此淀粉销售价格与玉米价格紧密相关,企业主要靠提高管理水平、利用规模效益保持稳定的利润率。

淀粉糖行业产品品种众多,且主要产品均已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因此行业本身市场化程度很高,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均由市场供需情况决定。

低端淀粉糖产品如葡萄糖、麦芽糖、麦芽糊精等产品因工艺简单,技术成熟,生产企业较多,竞争较为激烈,而高端产品如晶体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因技术复杂,生产企业较少,因而竞争相对较少。

3、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根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 年我国99 家企业的玉米淀粉产量合计为1,725.52 万吨,其中产量在十万吨以上的企业共33 家,前十位企业的产量及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如下:名次企业产量(万吨)比例1 山东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213.66 12.38%2 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59.61 9.25%3 西王集团有限公司138.27 8.01%4 诸城润生淀粉有限公司105 6.09%5 山东省鲁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102 5.91%6 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76.02 4.41%7 辽宁沈阳万顺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3.5 3.68%8 西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62.84 3.64%9 秦皇岛骊骅淀粉有限责任公司56.37 3.27%10 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48.22 2.79%合计1,025.49 59.43%从上表可见,玉米淀粉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

我国淀粉糖生产企业众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 万吨/年以上)约为25 家,产能合计为499 万吨,其中排名前十的企业产能合计为362 万吨,占规模以上企业的72.55%40。

序号企业省份产能(万吨)占比1 西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100 20.04%2 吉林长春大成集团吉林50 10.02%3 山东鲁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40 8.02%4 吉林长春帝豪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吉林35 7.01%5 山东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山东30 6.01%6 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30 6.01%7 河北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河北22 4.41%8 沂水大地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山东20 4.01%9 山东金谷丰垣投资有限公司山东20 4.01%10 诸城市润生淀粉有限公司山东15 3.01%合计362 72.55%4、行业进入障碍(1)国家产业政策淀粉及淀粉糖行业主要以玉米为加工原料,近年来因发展过快,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9月下发了《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其目标为:“十一五”时期玉米深加工业用粮规模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例控制在26%以内。

区域布局以东北和华北黄淮海玉米主产区为重点,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过快增长,实现饲料加工业和玉米深加工业的协调发展,保障国家食物安全。

(2)行业准入门槛根据《指导意见》,在建设项目的核准方面,实行项目核准制,并列入限制类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企业资格上,现有净资产不得低于拟建项目所需资本金的2倍,总资产不得低于拟建项目所需投资的2.5倍,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60%,项目资金比例不得低于项目总投资的35%,省级金融机构评定的信用等级需达到AA;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为加快结构调整,国家要求新建、扩建项目的原料利用率必须达到97%以上,淀粉得率68%以上,并对主要产品的能耗、主要污物排放量等技术指标提出相关标准,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

5、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由于下游行业需求旺盛,我国淀粉加工业近几年来增速较快,由2004年的862万吨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1,725.52万吨。

按照《淀粉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国的淀粉总产量将突破1,800万吨,葡萄糖300万吨,液体糖浆600万吨。

淀粉糖产品的市场容量巨大。

随着国际食品制造业的龙头嘉吉食品、日本味之素公司、国际制药、化工行业巨头美国联邦制药、国民淀粉化工公司、跨国造纸集团理文造纸、印尼金光集团等相继在中国建厂投产,直接和间接给我国淀粉和淀粉糖行业带来400万吨/年的市场空间;由于淀粉糖产品作为甜味剂的一种,可以部分替代蔗糖,因此蔗糖价格的提高将带动甜味剂市场对淀粉糖行业的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及肥胖人群的增长,人们对具有保健功能的糖醇类淀粉糖需求逐步增长,也带动了淀粉糖市场的扩大。

6、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淀粉销售价格与玉米价格紧密相关,行业利润水平相对稳定,在企业保持合理库存的情况下,玉米价格的变化不会对企业的盈利水平造成较大波动。

随着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淀粉所消耗的水、电等数量有所降低,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利用规模效应、提高产能利用率等方式,将利润水平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并通过生产淀粉过程中的副产品如胚芽、玉米纤维、玉米蛋白粉等深加工,赚取额外利润,副产品的价格波动会影响淀粉企业的盈利水平。

玉米淀粉的副产品主要包括玉米蛋白粉、玉米纤维和玉米胚芽,其中玉米蛋白粉和玉米纤维一般用作饲料原料或添加剂,玉米胚芽主要用于提取玉米胚芽油,有关情况如下:产品1、玉米蛋白粉玉米被浸泡、破碎经分离机提炼出来的一种高蛋白饲料,具有金黄色光泽和特殊气味;主要成分为水分10%左右、蛋白质50-60%、脂肪7%左右,同时富含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主要用途可直接添加到饲料中对畜禽有助长抗病的作用,还可以制作玉米黄色素。

玉米蛋白粉与饲料工业中常用的鱼粉和豆粕比较,不含有害物质,资源优势明显,可直接用作蛋白原料。

根据需要混入其它副产品如蛋白粉、胚芽粕、玉米浆制成麸质饲料,营养价值很高,可替代小麦麸皮。

2、玉米纤维玉米经浸泡、破碎、旋流后被脱水、干燥制成纤维皮;主要成分为水分12%左右、粗蛋白20%左右、灰分8%左右。

3、玉米胚芽玉米经浸泡、破碎、针磨后筛选而得的胚芽;主要成分为脂肪44-45%左右、纤维15-18%左右、灰分0.7-1.2%左右。

主要应用于提取玉米油和制造胚芽饼。

玉米油因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被称为“长寿油”,极受人们欢迎;胚芽饼含有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主要用作动物饲料。

下游行业与客户主要为饲料加工企业,公司客户主要包括六和饲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为油脂加工企业,公司客户主要包括邹平三星油脂工业有限公司、河北金豆子油脂有限公司、辛集市旭鑫油脂饲料有限公司。

玉米淀粉副产品的价格走势对淀粉业务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影响。

玉米蛋白粉、玉米纤维的下游行业主要是饲料加工企业,销售价格主要受养殖业禽畜销售价格和存栏量水平、替代品价格变动、食品安全及动物疫病防疫等因素的影响。

玉米胚芽的下游行业主要是榨油行业,销售价格主要受玉米胚芽油的替代品如大豆油、棕榈油、棉籽油和菜籽油等价格变动的影响。

根据玉米淀粉副产品的主要市场和客户情况,影响玉米淀粉副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如下:(1)饲料行业的需求影响:①养殖业禽畜销售价格和存栏量水平。

禽畜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养殖户增加存栏量,对饲料需求提高,带动饲料行业对上游原材料需求增加,有利于玉米淀粉副产品价格的提高;②替代品价格变动影响。

豆粕和棉粕可以作为玉米蛋白粉的替代品,用于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饲料用副产品玉米蛋白粉的市场价格涨跌;③食品安全及动物疫病防疫。

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特别是禽畜疫病暴发短期内将直接降低饲料行业的下游需求,间接影响饲料行业对原材料的需求。

(2)榨油行业影响因素。

玉米胚芽的销售价格主要受玉米胚芽油的替代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国际大豆油、棕榈油、棉籽油和菜籽油等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榨油副产品玉米胚芽的市场价格涨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