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珊瑚礁开发与保护作业

珊瑚礁开发与保护作业

海南珊瑚礁的保护与开发计划学院:海洋学院专业:07海洋科学姓名:周江峰学号:20070844009海南珊瑚礁的保护与开发计划一概述珊瑚礁被认为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具有生物多样化的系统,它由原地生长的珊瑚骨骼堆聚而成,发育于波浪能量较大的浅水带。

全球20多万种海洋生物中,近10万种分布在珊瑚礁海域。

艳丽多彩的珊瑚礁,不仅是潜海观光的旅游资源,同时它还有坚硬的钙质骨骼,不易被风浪击碎和夷平而能阻挡海浪潮水的侵蚀,分解海水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环境。

据估计,珊瑚礁每年可为人类带来约4000亿美元的渔业和旅游业收益。

珊瑚礁因其形成构造独特,造型各异,加上美丽的沙滩,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珊瑚礁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应在保护和恢复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利用,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二市场分析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退化。

由于珊瑚礁生态系统在全球海洋生物资源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对1个区域、1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特殊意义。

鉴于此,对珊瑚礁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许多国家紧迫的任务,而开发则是受到多方的限制,大部分仅停留在观光旅游、潜海娱乐等方面。

由于珊瑚礁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温度、光照、盐度以及水质等,使得其分布范围极其狭窄。

海南占尽地利,有开发的原料资本。

加之消费者对独具特色的南国风景的偏爱,来岛旅游人数年年增加,珊瑚礁的开发势必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因可供开发的珊瑚礁并不多,所以同行业竞争不算激烈,因此可在潜海旅游观光、生态养殖海珍品、开发热带海洋新药品等方面加以开发利用。

总之,市场上存在对此开发的需求,需求程度可以给企业带来所期望的利益,市场需求规模较大。

三项目设想资源特点和现状:珊瑚礁具有提供丰富的海产资源的潜力,是天然渔场。

利用珊瑚礁区生物种类繁多这一生态特性,可以开展珊瑚礁区珍贵海产品的人工养殖业;随着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礁区本身鱼、虾、贝、藻之类的许多生物种类将会有很好的发展。

微藻类等生物增多,也将为珍珠贝类等提供充足的饵料,珍珠养殖业也可得到相应的发展。

因此,珊瑚礁区是一个天然的“海洋牧场”,加以适当管理,就可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而同时又不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本身的发育。

世界范围内珊瑚礁为上百万的沿岸居民提供主要的食物来源。

因此,若保护好本区珊瑚礁并使之充分发育,则本区海产业具有迅速增长的巨大潜力。

(一)保护1 、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海南省珊瑚礁保护规定》很详细地阐述了对珊瑚礁保护的相关法规,在此不再赘述。

但是仍需改进。

2、建立南中国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国际合作机制。

建议南中国海周边的国家应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一起制定南中国海区域珊瑚礁生态与环境保护战略行动计划。

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重要价值的珊瑚礁区域,进行生态保护、生境恢复与管理,探索具有操作性、示范性的保护与管理模式,并推广到整个南中国海的保护和管理中。

各国都要加强南中国海地区环境的综合治理,实行更加严格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加强对污染排放的监测管理,逐步改善南中国海的水域环境。

3 、建立珊瑚礁自然保护区,规划珊瑚特殊保护海域建立保护区是主动保护珊瑚礁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在珊瑚分布比较集中的海域,建议规划珊瑚资源特殊保护海域,禁止渔船进行拖网、灯光围网、流刺网等渔业生产和抛锚。

但是,要健全保护区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保护和管理力度,真正起到保护作用。

4 、修复珊瑚礁生境在已遭到破坏和正在退化的珊瑚礁区进行生境及生态修复工作。

如,重建礁岩三维立体结构,为海洋生物营造生存空间;采用人工移植石珊瑚的方法,加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同时移植珊瑚、海绵动物、软体动物等,促使礁栖生物在新的领地固着生长,如此重建珊瑚礁家园。

应加强对控制珊瑚礁发育的主要因素,如光照、盐度、海流、沉积、营养水平、捕食、竞争、共生等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具体礁区确定详细的恢复方案。

5 、建立珊瑚礁动态监测网络对珊瑚礁进行长期监测可以积累有关珊瑚礁状况和动态变化的基础资料,供管理和决策参考。

应加强珊瑚礁区生态系统状况(物种组成及分布变化、生物量、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等)的长期、系统监测,寻找珊瑚礁动态变化规律,使得珊瑚礁保护和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

但目前仍需进一步加以完善,以形成系统、完备的监测网络。

6 、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功能评价研究目前开展的研究多从地学、生物学等方面来调查与研究珊瑚礁生态系统。

建议加强对珊瑚礁生态功能尤其是生态环境效应、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的评估研究。

珊瑚礁生态功能及服务价值评估,可为珊瑚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为政府部门提供珊瑚礁保护和管理的决策依据。

7 、加强珊瑚礁生态功能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保护珊瑚礁是一项以保护全民利益为目标的浩大工程,需要人们共同的关注和维护。

建议各地方特别是珊瑚礁区域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强对公民的环境教育,宣传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公众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小结:面对珊瑚礁资源的退化趋势,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针对珊瑚礁资源的保护开展了大量工作。

将生态学、生物学、地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运用到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并将环境学、资源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运用到珊瑚礁资源的恢复与重建、保护与管理中。

作为一项多目标、多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管理,需要政府部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公众社团和组织以及当地居民的统一协调,才能达到保护与管理目标,真正为中国及世界长久地留下宝贵的自然遗产,实现珊瑚礁资源的永续利用。

(二)开发珊瑚礁的生态资源特征可体现在保护海岸、矿产资源等多个方面,但这种生态资源的发挥和利用是要以保护好珊瑚礁、使珊瑚礁得以顺利发育为前提条件的。

另外珊瑚礁还是重要的国土资源。

结合本珊瑚礁区的实际情况,并从最短的时间尺度和最直观的效应来看,本区珊瑚礁的开发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观光旅游、建立潜海俱乐部开展休闲潜水观赏珊瑚礁与热带鱼为特色的珊瑚礁旅游活动。

同时利用海南珊瑚礁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建立一流的潜水俱乐部。

可以在国家体委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招商引资,设立度假村式的国际和国内两种不同层次的潜水俱乐部,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和管理模式,吸引国内外潜水爱好者到此度假、休憩,同时设立运动员集训和体育活动基地。

为了避免无序竞争,资源毁坏,便于统一管理和加强控制,应以集团化方式进行营运。

我国也在海南省三亚牙龙湾开展了集珊瑚礁保护、开发和管理于一体的海底旅游业务。

②提供海洋生态科普教育和科研基地建造珊瑚礁区海洋展馆,向社会各界人士提供身临其境、深入浅出的海洋生态学知识和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知识。

珊瑚礁区物种丰富,珊瑚礁又是记录过去和现在环境变化的天然资料库,是重要的科研基地,可以记录海温、盐度、降雨、日照、云量和ENSO事件等多种信息。

本区珊瑚礁在揭示过去海平面和气候变化规律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开发热带海洋新药品珊瑚礁区的藻类、海绵、石珊瑚、软珊瑚和柳珊瑚等,可分离出多种有意义的化合物,具新型化学结构和独特生物活性,有潜在的医药开发利用价值。

④珍贵海产品的人工养殖利用珊瑚礁区生物种类繁多这一生态特性,开展珊瑚礁区珍贵海产品的人工养殖业;随着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礁区本身鱼、虾、贝、藻之类的许多生物种类将会有很好的发展。

微藻类等生物增多,也将为珍珠贝类等提供充足的饵料,珍珠养殖业也可得到相应的发展。

四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163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935.0万元新产品开发费 10.0万元递延资产 40.0万元流动资金 450.0万元不可预见费 200.0万元1、投资估算表2、资金措筹申请项目贷款900万元企业自筹735.0万元五组织结构管理层:总经理(1)计划经理(1)项目经理(4):分别主管观光旅游、药品开发、海珍品养殖以及后勤。

基层:营销部(10人)、质量检测部(6人)、技术研发部(6)、后勤服务部(20)、基层养殖(10人)、导游(20)、潜水教练(6)六进度表①小规模试验阶段:之前就进行产品模拟生产,以了解其收益效果(其时间可不计在内)②需求分析阶段:了解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以及客户和消费者③项目规划阶段:④开发生产阶段:⑤售后分析阶段:七财务分析(一)、收益成本分析(开发一、二年)去除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折旧等成本费用;再去除产品存储、营业费用、广告等营销管理费用;以及还贷后,预计还可以盈利200万。

(二)、获利分析(稳定后)经前两年的经营后收益可盈利2000万元,生产步入正常规模后利润可加大数倍。

八关键问题珊瑚礁对环境要求严格,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因此这个天然旅游胜地的开发、维持和发展,要以珊瑚礁得到充分保护为前提。

若本区珊瑚礁得以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则将会具有广阔的可持续利用前景。

反之,若急功近利地对珊瑚礁进行破坏性开发利用,则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这一宝贵财富将迅速消失。

九小结海南省珊瑚礁的保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 、完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 2、建立南中国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国际合作机制; 3 、建立珊瑚礁自然保护区,规划珊瑚特殊保护海域;4 、修复珊瑚礁生境;5 、建立珊瑚礁动态监测网络;6、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功能评价研究; 7 、加强珊瑚礁生态功能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开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观光旅游、建立潜海俱乐部;2、提供海洋生态科普教育和科研基地; 3、开发热带海洋新药品;4、珍贵海产品的人工养殖。

珊瑚礁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值得我们去研究、开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