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大班幼儿合作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时间:2008-12-20作者:双击滚屏[摘要]21世纪社会需要更多合作创新型人才。
幼儿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创新,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和战胜困难,培养从小幼儿合作创新能力迫在眉睫。
我们在本园大班中选定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其它大班作为对照班,并通过幼儿行为测试确定重点实验对象,建立成长档案,分析原因,进行个案跟踪,制定具体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并实施,使幼儿的合作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以此来推动幼儿合作创新能力培养教育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合作创新能力培养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有专家预言,未来的成功者必须是一个善于同他人合作并且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对于未来社会的挑战,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而创新往往是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完成的。
因此,21世纪社会需要更多合作创新型人才。
幼儿是21世纪的主力军,幼儿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创新,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和战胜困难。
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合作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我们就应通过各种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为其一生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孩子们学习、探索、操作的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由于孩子们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所以他们在活动中对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认识能力也是不同的。
正是由于他们本身的各种差异,恰恰提供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和建议,进行资源共享,从而来激发自己新的灵感的产生,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幼儿合作创新能力的逐步提高。
一般来说,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自发的开展一些游戏,并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合作创新能力,但现今的生活方式却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了幼儿的交往。
现在孩子们住的都是单元房,独立的住房就限制了幼儿与同伴间交往、游戏的机会。
而且现代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分宠爱,造成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
另外,好多家长认为幼儿和伙伴们玩游戏是危险的、无意义的,因而总是控制着幼儿的游戏活动。
这就减少了幼儿和同伴们合作的机会,也同样减少了他们合作创新能力锻炼的机会。
依据现代幼儿的情况,我对我园的小中大班各抽两个班的小朋友作了一个目前幼儿合作创新能力培养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见附件一),统计结果如下:目前幼儿合作创新能力的调查统计(百分比)类别年龄住单元房的经常独自游戏的不愿主动与同伴交往的认为与同伴游戏是危险的希望提高幼儿合作创新能力的家长小班93% 83% 65% 76% 100%中班87% 78% 57% 68% 100%大班82% 71% 51% 53% 100%调查结果表明现今幼儿与同伴的交往机会是非常少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促进幼儿合作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引导幼儿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图突破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探索性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中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对幼儿而言是主动经历实践,从自己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教师提供的情境中去主动观察、尝试、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得主动性的发展,所以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要倡导探索性学习。
幼儿的探究往往不是独自进行,相互支持、合作互助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
因此我们要创设适合幼儿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有效的指导幼儿进行合作探究活动,以此来激发幼儿合作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此我们做这一课题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综述幼儿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研究相关课题的人也越来越多。
联合国教科文提出,教育必须培养孩子的四种能力,以帮助幼儿有能力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这四种能力是学会认知创新,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合作生活,学会生存。
而这四种能力的最重要体现是要学会如何在认知探索活动中做到合作默契,共同来达到预期目标。
关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人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然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感,合作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能力,更是对儿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驾驭能力。
可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显得多么的重要。
我国第一个进行儿童创造力科学研究的学者是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他在1943年发表了《创造宣言》,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到了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社会发展对创造人才的迫切需要,有关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开发培养等许多问题在全球范围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中对儿童创造力积极发展的研究更是热点。
国内如张杰的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等都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
《纲要》中指出“重视幼儿的兴趣、情感、态度,并在实施中重视幼儿的创新性学习。
”为了保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良好的素质,我们应该重视幼儿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题的设计(一)研究对象的界定幼儿园大班选一个班作为实验班。
(二)概念的界定合作:是指活动中幼儿间的相互沟通,共同商议,一致行为的心理意识和行为表现。
创新:是指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
合作创新能力:是指活动中幼儿与幼儿间相互沟通、相互商议,触发独有的各种潜在能力,包括语言、交流、观察、推理、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1)探讨有利于萌发幼儿合作创新意识的因素。
(2)探讨有利于培养幼儿合作创新能力的指导方法。
(3)探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四)研究的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观察法、调查法、记录法和案例分析法等。
四、研究的过程及效果第一阶段: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测工作为了掌握我园大班幼儿合作创新能力的大致情况,我们在实施课题的初期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实验班的幼儿进行摸底。
同时,还向家长分发了对于培养幼儿合作创新能力重要性的宣传资料,以引起家长的重视。
根据调查情况,使教师们意识到了培养幼儿合作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于是,经过课题组的研究,决定幼儿园大班选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大三班),并通过幼儿行为测试确定重点实验对象,建立成长档案,分析原因,进行个案跟踪,制定具体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并实施,使幼儿的合作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每一位孩子初步养成活泼、健康、向上的性格,让他们健康、顺利、快乐地成长!第二阶段:课题具体实施的过程(一)目前幼儿合作创新能力发展滞后的相关因素分析1、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幼儿合作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儿童本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如:自控能力差、动机冲突、认识障碍、自闭、不良习惯等都是造成孩子创造能力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
2、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及生活条件的变化(如:许多攻击性行为均受暴力、武打影视片的影响),养育环境的变化(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对儿童的交往产生了不良影响,容易产生孤独感,形成性格孤僻、不合群等;双职工家庭使父母孩子分离时间较长,对幼儿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儿童活动空间小及住宅的高层化也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儿童的某些心理的健康发展,导致儿童的行为问题,间接影响儿童合作创新能力的发展。
3、家庭教育不当不良的家庭教育容易影响孩子合作创新能力的发展。
如过分的宠爱与保护、过高的期望和不适当的教育、家庭不和或父母离异、家庭变故或疾病、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溺爱型、专制型、保护型、放任型、忽视型、分歧型)等都会严重阻碍幼儿合作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课题实施的策略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合作创新环境。
(1)人文环境A 、家长的观念要转变,发挥幼儿的小主人翁精神,放手孩子,让孩子走出去;或把别家的孩子请进来;在公共场合介绍幼儿,引导幼儿主动与人接触。
B 、老师与家长要教给孩子交往的技能。
如:引导孩子讨论:“和别人在一起时,怎样做是大家喜欢的?怎样做是大家不喜欢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我就小结内容,以教给幼儿交往的技能。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
要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成人应首先做到处处为幼儿做榜样。
如:教幼儿学习“裙子”的制作方法,要将裙布钉在拉直的松紧带上,一个人是很难办到的,正当我想办法时,另一老师走上前给予了帮助。
我们相互协作很快完成了作品。
教师的合作深深地影响了孩子,他们也相互合作办起了“服装加工厂”,有两人一组的,还有三人一组的:有的钉扣子,两个人装饰,最后一步三个人完成,工作质量、效率都有了提高。
(2)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幼儿进行交往的桥梁。
在相互交往过程中,随着交往内容的不同,幼儿在尝试一起玩的乐趣中,合作创新能力也会获得发展。
于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合作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我为幼儿开设了“积木区、娃娃家、理发店、表演区、益智区、医院、种植区、图书区等活动角区,并及时更换角区材料,充分为幼儿提供交往合作的机会。
实例一:活动区域美工区 活动内容 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 观察日期2005、10、13 观察对象 泽泽、石惠、千千 活动背景 在学习诗歌《美丽的秋天》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捡落叶,搜集布、毛线、水果网袋等废旧材料,要求幼儿协商,共同创作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的画。
活动过程 活动分析区域活动开始了。
石惠兴高采烈地邀请好友泽泽、千千一起进入美工区:“走,我们一起来画画吧。
”三人进如 入了美工区。
从以前的记录发现,石惠已经是多次进入该区活动,可见石惠对这项活动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并在这个区的活动中得到了满足。
因此,她就邀请她的好友一起参加,一起分享做画的快乐。
孩子们很感兴趣,马上讨论,商量怎么画、先画什么、后画什么,用什么材料好,然后分工,开始作画。
他们是好朋友,所以在对合作中出现的意见比较好统一。
再则,石惠已经多次进入该区,已有多次合作的经验了,知道合作作画的步骤。
大约20分钟后,石惠就拿着作品高兴地跑过来说:“何老师,我们的画画好了,你看看漂不漂亮呀?”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在互相交往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了合作,并从中体验到了合作创新的乐趣。
实例二:活动区域操作区 活动内容 《海底世界》 观察日期 2005、11、15 观察对象 陈欣、月月、凯凯活动背景让幼儿了解海洋生物,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通过教师的有意安排一定材料、但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培养幼儿的合作创新能力。
活动过程活动分析当幼儿进入区角后,教师:“这个区角有那么多的小朋友,可老师这儿只有两个刺绣的圈儿,怎么办呢?”幼儿自由讨论解决的办法,并找到合作伙伴。
老师让幼儿刺绣“海底世界”,可刺绣圈儿只为幼儿准备两套,而一人“独霸”绣花圈儿是不行的,我就引导幼儿讨论解决的办法,引导幼儿自己寻找合作的伙伴,共同完成一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