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浅表器官超声诊断
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大体标本
超声表现
大小:
不同程度弥漫性肿大,可达正常甲状腺3~5倍至10倍以上。中 早期一般呈对称性均匀性肿大,至晚期两侧叶常不对称。
边缘:
中早期表面光滑,形态饱满,随 着疾病的进展,表 面变的毛糙、凹凸 不平。
中早期 晚期
超声表现
内部回声: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内部回声与其分期有关。中早期内部回声可类似 正常;随着疾病的进展,实质回声变得很不均匀,从少量散在性边界模 糊的细小低回声区,到大小不等的多发性结节。 分布于一侧叶或峡部,也可以两侧叶、峡部 均有分布。 外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一般无包膜,也可 以有不完整包膜,甚至可包膜完整。 边界清晰或欠清晰,绝大多数无晕环回声。 结节内部呈高回声、等回声或低回声都有可 能,分布一般不均匀。部分结节可发生内部出血、 液化、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等,表现出相应的声像 图特征。
(二)甲状腺的位置和毗邻关系
甲状腺一般位于颈前下方软组织内,气管的前方,喉的两侧, 平第5、6、7颈椎。
甲状腺的深面(内侧面)依 次有:
•
骨
甲状软骨、环状软
气管 咽下缩肌 食管 甲状腺上、下动脉 喉返神经 ……
• • • • • •
(二)甲状腺的位置和毗邻关系
甲状腺一般位于颈前下方软组织内,气管的前方,喉的两侧, 平第5、6、7颈椎。
甲 状 腺 实 质 的 检 查
灰阶:观察甲状腺实质的形态、内部回 声、包膜情况等,测量甲状腺大小。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模式:观 察甲状腺的内部血流分布。
脉冲多普勒超声(PW):一般情况下 不需要作;但是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者, 检测甲状腺上、下动脉的血流参数,比如收 缩期最大血流峰速度(PSV)、阻力指数 (RI)等。
(三)甲状腺血管解剖
甲状腺的静脉起自甲状腺腺体的表面和气管前面的静脉丛, 分上、中、下3对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较小,与同名动脉 伴行,收集甲状腺侧叶上部的血液, 汇入颈内静脉或面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没有伴行动脉,管 径较粗,管壁较薄,收集侧叶前部和 中部的血液,流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以数条小静脉汇集 而成,不与甲状腺下动脉伴行。自甲 状腺侧叶下极穿出,多经气管前面下 行,汇入头臂静脉。
二、探测方法 和探测途径
(一)探测仪器
仪器:
中、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
一般采用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 7~12MHz。
当甲状腺异常肿大时,可选用凸 阵探头,弥补线阵探头视野偏小的不 足 。
当甲状腺下极向胸骨后延伸的变 异时,或甲状腺下极病变向胸骨后延 伸时,可选用腔内探头,其体积小、 扫查角度大的优势,可避免胸骨的影 响;
临床概述
简称甲亢,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指甲状腺肿大,伴有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状态。
流行病学:
好发于20~40岁女性,女性 发病率是男性的4~6倍。
临床表现:
心动过速 神经过敏 体重减轻 突眼 ……
超声表现
大小:
甲状腺多呈均匀性肿大型,也有呈不均匀肿大的,甲状腺肿大 可为正常的2~3倍,严重的可压迫颈动脉鞘;部分老年人也可不肿 大。
边缘:
甲状腺边缘往往相对不规则,可 呈分叶状,包膜欠平滑。
内部回声:
甲状腺实质回声正常或稍低,部 分病例还可伴有细线状、线状中高回 声。
超声表现
实质血流:
彩色多普勒显示甲状腺周边和实质内布满弥漫的点状和分枝状 血流信号,呈“甲状腺火海”征;如果血流信号增多的分布范围较 局限则呈“海岛”征。
甲状腺上动脉:
增粗,一般大于2mm; 频谱多普勒表现为低阻的高速 动脉频谱,血流峰值速 度可达50~120cm/s。 “火海征” “海岛征”
鉴别诊断
超声探测时要与其他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相鉴别,甲状腺功能 亢进症与单纯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的鉴别要点见表:
探测要点
甲状腺大小测值时,探头一定要轻放于皮肤上,并保持与皮肤垂直;
甲状腺组织可异位生 长,异位状腺常见于颈前 正中,上起自舌根,下至 胸骨柄后或前上纵隔。
ECT示放射性浓 聚处位于舌根部
(三)甲状腺血管解剖
甲状腺的血供非常丰富,主要由双侧甲状腺上、下动脉及少 数个体存在的甲状腺最下动脉构成,并可形成甲状腺动脉网。
甲状腺上动脉绝大多数来自颈外 动脉起始部的前壁,向内下前行至甲 状腺侧叶上极附近分为前、后两支后 进入腺体实质。 甲状腺下动脉绝大多数起自锁骨 下动脉的分支甲状颈干,行至甲状腺 侧叶后面分为上、下两支穿人甲状腺 筋膜鞘。 偶可发现甲状腺最下动脉(约 10.3%~13.8%)。
(二)检查前准备及体位
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检查前,超声医师应尽可能了解受检者的相关病史,实验室检 查及其他影像学资料,必要时还应对重点检查部位进行相关体格检查,以 便更好掌握受检部位的具体情况。
检查体位:
一般仰卧于检查床上,头部后仰充 分暴露颈前区。 对于某些颈部较短或肥胖等情况者, 可在颈部垫枕使头后仰,呈现头低颈高 位,以利于检查。 如果一侧甲状腺明显肿大,也可采 取侧卧位。
结 节 超 声 表 现
超声表现
内部回声:
单纯性甲状腺肿晚期实质回声变得很不均匀,从少量散在性边界模 糊的细小低回声区,到大小不等的多发性结节。
甲状腺上极低回声结节,边 界清晰,形态呈椭圆形。
边混 界合 欠性 甲 清回 状 。声 腺 ,内 部多 分个
超声表现
内部回声:
单纯性甲状腺肿晚期实质回声变得很不均匀,从少量散在性边界模 糊的细小低回声区,到大小不等的多发性结节。
(二)甲状腺的位置和毗邻关系
甲状腺一般位于颈前下方软组织内,气管的前方,喉的两侧, 平第5、6、7颈椎。
甲状腺的浅面(外侧面)形 凸,由浅入深依次为:
•
皮肤、皮下组织、 浅筋膜、颈筋膜浅层 • 舌骨下肌群(胸骨 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 状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以及胸锁乳突肌 • 气管前筋膜 • ……
甲状腺的探测
注意事项
甲状腺测量手法正确;
(2)甲状腺内部是否有局灶性 病变,局灶性病变的数目、位臵、 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 (有无钙化尤为重要)、血流情 况等。
注意甲状腺锥状叶的辨 认;
观察甲状腺内部血流信 号时,彩色速度标尺及增益 等的调节;
甲状腺血流频谱探查的 必要性。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三)扫查方法
横切扫查:
将探头臵于颈前正中、甲状软骨下方,在相当于第5-7颈椎水平,从 上向下滑行扫查,直至甲状腺下极消失为止。
纵切扫查:
可沿甲状腺左、右两侧叶的长径扫 查,同样也应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作一 系列的滑行纵切扫查。
尽可能使侧叶甲状腺完全 显示,同时扫查过程中应尽 可能使探头与皮肤垂直,使 声束与甲状腺包膜等界面垂 直,使显像更清楚。
一、解剖概要
(一)甲状腺的构造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呈H状或蝶形,距离体表约 1~1.5cm。
分左、右两叶和连接两叶的峡 部;右叶较左叶略大. 30%~50% 的人在峡部上缘有一尖端向上的有 锥状叶 。 成人甲状腺每叶长约3~6cm、 宽约2~3cm、厚约1~2cm。峡部通 常长约1.6mm,宽2.2mm,厚2.0mm。
教学目标
乳 腺:
1.熟悉正常乳腺声像图特征
2.了解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 3.了解乳腺囊肿、乳房纤维瘤、乳腺癌的超声表现 4.了解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
教学目标
淋巴结:
1.熟悉正常淋巴结声像图特征 2.了解异常淋巴结的超声表现
3.了解异常淋巴结之间的鉴别诊断要点
第一节
甲状腺超声诊断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
又称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或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多数因缺 碘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引起,不伴甲状腺功能亢进。
临床表现:
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病人后期可表现颈部压迫、 窒息、吞咽和呼吸困难。
分期:
根据疾病发生、生展过程和病变特点
增生期(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 胶质贮积期(弥漫性胶样甲状腺
结节期(结节性甲状腺肿)
第十六章
浅表器官超声诊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詹维伟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
教学目标
甲状腺:
1.掌握正常甲状腺声像图特征 2.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 3.熟悉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4.熟悉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 5.熟悉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横切时探头应尽可能处于水平状态,纵切时探头应与甲状腺长轴一致,否
则会导致甲状腺测值的误差 。
彩色多普勒检测时,注意速度标
尺和增益的调节,若调节不当会引起甲
状腺血流丰富程度的误判。
脉冲多普勒测量
甲状腺上、下动脉时, 注意声束-血流夹角的 调节,否则会引起血流 速度较大的误差。
五、单纯性甲状腺肿
临床概述
甲状腺下极中等回声实性结 节边界欠清,内部回声欠均,形 态呈椭圆形。 甲状 腺结节内 钙化,显 示为边缘 环状钙化 及粗大条 索状钙化。
超声表现
内部回声:
单纯性甲状腺肿晚期实质回声变得很不均匀,从少量散在性边界模 糊的细小低回声区,到大小不等的多发性结节。
海绵状结构 (或称蜂窝状结构)
囊性为主结 节还有一种特殊 类型,即在结节 体积的50%以上 出现多个微小囊 性结构聚集,其 间含有纤细分隔。
动脉表现为闪烁的明亮 的彩色血流信号,而静脉彩 较为暗淡,并且不具搏动感。
脉冲多普勒可测得甲状 腺血管的血流频谱状态和相 关血流参数。 不同仪器显示的甲状腺血流丰富 程度及血流空间分辨力方面的差别
(三)甲状腺超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