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环境类型题
12
2.联系词语选用
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 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 的真实性。为了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 作者往往会相应地选择一些能突显主观 情感的词语来描绘环境。如用凄风、苦 雨、落叶、夕照、寒雁等冷色调的词语; 或用艳阳、丽日、春苗、绿柳、蓬勃等 暖色调的词语。不同色调的词语营造出 迥异的环境效果。
破解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五要素
11
1.联系段落位置
环境描写所处的段落位置不同,在 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会有所区别。比如 首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交代地点、 渲染气氛、明确基调等作用,处在文本 中间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承上启下、 转换情节等作用,处在末段的环境描写 大致能起到呼应前文、营造余韵等作用。
(一)环境类题型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 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 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 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 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 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8
答题规范: 环境+人物+情节+主题
9
3.环境类答题示例: 【2010年安徽卷】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 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 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茎里 已冒出青青的芽子。 【答题点拨】特点要答出手法特点及景物特点。 参考答案:(1)特点:采用白描(手法特点)手 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景物 特点)的景象。(2)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 的心理感受,暗示了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 节的发展。 10
13
3.联系描写对象
4.联系情节发展 5、联系作品主题
14
15
高考小说 之环境类型题
1
一、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主人公
环境:自然环境——渲染气氛、烘托心 情;
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
二、小说的考点
环境: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情节:着重于情节的概括、情节的特点分析 、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理解、情节的合理 性探究。 人物: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 辨析 、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 主题、探究:着重小说意蕴主旨的全面理解 或小说主旨某一侧面的归纳、合理性探究。
4
具体考查内容有:
1.环境描写的作用(意图)。2.环境 描写的特点。 3.环境描写的手法。 4. 环境描写的寓意。5.环境描写的赏析。 通常以下列两种方式出现
一是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
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 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 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 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暗示、揭 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
6
答题常用术语: 1.自然环境的作用: 2.社会环境的作用:
7
2、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 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 (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 →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 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 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 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 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