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世纪重油加工的难点热点

21世纪重油加工的难点热点


焦化型/加氢型炼厂总收率比较:是否低? 低多少(15%-20%)?原因?



原因之一:由焦化属于热加工本身的特性所造成 原因之二:加氢型炼厂耗氢量大于焦化型炼厂,常规炼 厂制氢用石脑油为1:(3.5-4),国外炼厂氢耗计入公 用工程或外购或用天然气/煤制氢,不进入全厂收率平衡, 等于额外增加一块轻油收率 如果二个方案都考虑氢耗因素,二者总收率差别就不可 能太大,认为焦化资源利用差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原因之三:二个方案比较采用的原油性质不是劣质原油, 有利于加氢方案 原因之四:提高国内焦化收率尚有一定潜力(3%-5%)
IRAQI原油沥青质模型结构
沥青质反应产物



沥青质在热处理过程中分子量会下降,余下 的沥青质变得有更高的极性。 沥青质热分解成焦,涉及到几个并列-顺序反 应(见下图),而非经历简单的连续反应成 为碳质沥青,再成为焦沥青,再到焦。 热处理天然沥青表明,硫的脱除率23%,氧 81%,氮只有1%。加氢脱硫研究也表明,沥青 质中的硫在一般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由于 环状结构赋予的稳定性,与氧相比氮和硫不 易脱除。 模型研究表明,环外的杂原子较环中的杂原 子容易脱除。
炼厂重油加工过程中 的几个核心技术问题
瞿国华 上海石油学会
(111208)
一 重质(劣质)原油加工重要性
原油资源的重质化、劣质化趋势 (高含硫>1.5%/2.0%;高比重0.8927/0.9100; 高酸值>1) 沿海炼厂原油种类多变(有的炼厂每年加工 20-30种原油,其中不少是劣质原油) 经济效益的驱动
重油轻质化工艺选择取决于原油性质、 产品方案、质量及环保要求


重油加工工艺中脱碳和加氢这两类必然长期共存,互 相补充 重金属含量、沥青质高(金属含量高于150-200ppm ) 的劣质原油,不适合于固定床渣油加氢。脱碳(尤其 是延迟焦化)仍将是加工劣质重油的主要工艺 加工劣质原油比例较髙的国家(地区)如美国、加拿 大、拉美国家和中国等国,在炼油加工能力中焦化占 有较大的比例。 对于环境保护有较高要求和低硫燃料油使用量较大 的国家(地区)如日本和欧洲则渣油加氢能力相对大 一些。
重质油四组份分离--SARA



饱和分(Saturates) 芳香分(Aromatics; Naphthenesaromatics) 胶质(Resins;Polar-aromatics) 沥青质(Asphaltenes)
沥青质-庚烷(戊烷)不溶物



沥青质被表征为含有杂原子(硫、氮、氧)和金属 (镍、钒、铜和铁)的复合的高芳烃、高分子量、贫 氢分子(低氢/碳比)。 沥青分子的结构取决于原料来源。共轭的(交替的单 双键原子)芳环-环烷烃环的体系呈平面结构。 环的体系可以是大的并位于分子的中心,或者相同数 目的环分散在较小的单元中,通过脂肪族或硫化物桥 将单元连接起来,形成敝开式平面结构(见下图)。 类聚合物沥青质分子长的线性结构可赋予主体油巨大 的粘度。在两种情况下,杂原子可位于环本身中、外 附环体系上或在分子环体系间的脂肪桥上。平面稠合 片中的洞常常含有配位金属原子。
延迟焦化三大特点

炼厂的垃圾桶 重油加工的下里巴人
加工重质/劣质原油延迟焦化的独特优势




延迟焦化不存在催化剂中毒(自由基热反应) 原料灵活性:高比重、高含硫、高金属。 原油品种变化频繁的炼厂(沿海、沿江炼厂加工20-30种原油) 可处理炼厂污油等三废物料,是“现代炼油厂的垃圾桶”, 技术成熟、投资较低 焦化可增产优质柴油,提高炼厂柴汽比 为乙烯工业提供优质原料—加氢宽馏分焦化汽油(干点放宽到200℃250℃) 延迟焦化生焦率高,液收低(比较时应处于同一基准,和渣油加氢比较 轻质油收率不至于相差9%) 能加工劣质原油还有沸腾床渣油加氢。非常适合于处理金属含量更高的 原料,因为催化剂可以在线更换。沸腾床工艺在高时空速、高温度下运 行。工艺的主要缺点是加氢渣油质量问题(热反应)、投资费用和操作 成本太高,工艺需要严格的操作条件和昂贵的补充催化剂费用。
加氢(hydrogen addition)


包括直接加氢或从高氢源如轻烃或水的加氢。 加氢过程包括加氢减粘(hydrovisbreaking)、催化脱 硫 ( catalytic desulfurization ) 、 催 化 脱 氮 ( catalytic denitrogenization ) 、 脱 金 属 (demetalization)、加氢裂化(hydrocracking)和 加氢裂解(hydropyrolysis) 在有额外的氢气和催化剂存在时可以极大的改变反应路 径和所获产品的分布;脱硫、脱氮和脱金属的反应更易 发生;能进一步加氢生成饱和物。 在有氢气存在时,额外的饱和物和烯烃可以热解或很 容易催化裂化生成轻质烃。 有氢气存在时可以抑制脱氢发生,可以快速中止聚合 链式反应,从而减少或消除焦形成。

世界原油质量高硫化、重质化趋向
年份 2000 2010 2015 平均API 32.5(西28.1东34) 32.4 (西27.6东34) 32.3 (西27.3东33.8) 平均含S % 4 (西1.33东1.08) 1.19(西1.42东1.12) 1.25(西1.43东1.19)
西:西半球
东:东半球
委内瑞拉超重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性质
分析项目 密度(20℃) 残炭,m% 酸值,mgKOH/g 硫含量,m% 氮含量,m% 超重油 1.0071 16.5 3.14 4.13 0.67 常压渣油 1.0289 19.7 0.94 4.41 0.77 减压渣油 1.0440 24.8 0.56 4.61 0.93
重油性质对加氢转化的影响



重质油加氢过程中脱硫、脱氮、脱金属和脱 沥青反应是同时进行的,相互关联。 一般,脱硫率远高于脱氮率;脱钒率高于脱 镍率;脱沥青质率大体和脱镍率相当。 原料沥青质含量低,加氢脱硫反应速度常数 增加,不同原油的渣油脱硫率不同。 脱沥青率一般小于脱硫率,大孔催化剂有利 于脱沥青和脱镍。
沥青质热分解的并列-顺序反应
胶质



阿斯巴斯卡沥青的胶质中鉴别出两类基于碳 类的化合物:分子量低于800的“油”和分子 量大于800的“胶质”。 分子量低于800的“油”是以叔和季芳族碳原 子含量大于35%为特征。成环的亚甲基和次甲 基占总碳原子的30%左右。其余的碳是在甲基 和短链烷基中。 分子量800以上的胶质,由于饱和环中的碳大 量增加,芳烃碳原子浓度迅速下降。甲基碳 原子含量下降,而长链烷基碳原子增加。
0.68
2.27
1.68
1.27
2.22
4.57
2010年中国石化进口高硫原油加工量突破7000万吨,比上年 增长17%。按全年高低硫平均价差计算,所增加的1000万吨加 工量累计降低原油采购成本7.5亿元。
二 重油加工工艺的核心问题



重油加工目标是轻质化(原油深度加工) 重油加工发展的核心是工艺/工程的开发 重油加工难点是渣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的 转化(少生焦)
国内焦化产能



2010年焦化产能已达1.096亿吨/a(含地方炼厂 3000万吨/a)。焦化占全国原油加工能力的 18.6%。 2009年焦化产能0.893亿吨,其中: 中石油产能2110万吨/a(包括中石油苏丹炼 厂200万吨/年延迟焦化) 中石化延迟焦化加工能力近年来发展最快, 焦化产能3500万吨/a 中海油430万吨/a 2009年生产石油焦1425万吨。
设备大型化和装置产能大型化的矛盾



主要设备大型化基本过关(焦炭塔/加热炉) 焦化装置单套能力在100-200万吨/a左右。更大 产能的焦化装置还比较少,国外焦化装置产能 大部分为3-5mt/a,要建设一批产能400万吨/a (2路4塔)的国产焦化装置 目前许多炼厂有2-3套百万吨级产能较小焦化装 置在运行,不利于炼厂节能降耗。应逐步建设 大型焦化装置来代替产能较小的老焦化装置。
迪拜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比较
(美元/桶)
项目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布伦特原 油
迪拜原油
12.75
12.17
18.06
17.38
28.63
26.36
24.45
22.77
24.96
23.69
28.83
26.61
38.26
33.69
价差
0.58
三 重油加工工艺的合理选择
脱碳(Carbon rejection ) 加氢(hydrogen addition) 脱碳+加氢组合工艺
脱碳( carbon rerejection)


脱碳过程又分为热脱碳和非热脱碳过程 热脱碳包括减粘(visbreaking)、焦化(coking)、 RFCC、水蒸气裂解(steam cracking)、裂解 (pyrolysis)。非热低温过程包括溶剂脱沥青(solvent deasphalting)和溶剂萃取(solvant extraction) 在裂解程度低的脱碳工艺如减粘裂化中,长链烃热裂解为 分子量较低的链烷烃和烯烃,长的脂肪侧链由芳烃环裂解 而来。重油粘度由此减低,但气体和较轻油的收率低。在 裂解程度高的脱碳工艺中,碳-硫和碳-氮键能断裂,产生 硫化氢和氨。饱和物脱氢为烯烃和环烷烃脱氢为芳烃也会 发生,同时伴随有缩聚反应而生成焦。

焦的生成将导致催化剂活性和液体产品产率 的下降 结焦是许多重油加工工艺开发过程中遇到的 最大的工程问题(沸腾床重油加氢) 许多重油催化加工过程事实上都存在热反应 重油加氢过程的复杂性 既有催化反应,又有热反应 既有液相反应,又有气相反应 既有精制反应,又有裂化和缩合反应
重质油加氢催化转化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