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注射剂大会资料: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历史_顾维军

2010注射剂大会资料: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历史_顾维军


• 但由于产业政策的影响, BFS三合一 无菌灌装技术在大容量注射剂上的应 用始终处于末流地位,严重受到一步 法或二步法的挤压使之陷入困境,相 继由于市场、成本问题而限产、停产。 目前除江苏苏中尚能二班生产外,其 它均处于半开工乃至停产状态。
• 00年代后期上海长富将修复后生产 没几年的302型设备与千山置换了一 条非PVC软袋生产线,至此国内有 了第二家设备制造商参与研制BFS 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
• 但研制过程并不顺利,从前两年在国内药 机展上海远东展示的设备来看,他们并未 对BFS三合一无菌灌装技术进行深入地研 究,对各技术整合的研究也处于初步阶段, 重现了国内企业依葫芦画瓢的作风,因此 国内BFS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开发仍有相 当长的路要走。
• BFS三合一无菌灌装技术在小容量注射剂 领域的应用却非常的顺利,近几年得到了 快速的发展。
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BFS设备)
在中国的应用历程
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 顾维军 2010年9月3日 注射剂工业大会
三合一无菌灌装技术简介
• 三合一无菌灌装技术即:吹瓶/灌装/封口 (Blow-Fill-Seal 简称BFS)集成技术起源 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用于塑料包装溶液 生产的一种方法。随着应用的范围拓展以 及技术标准日趋严格, BFS三合一技术同 样得到迅猛的发展,且有大量的新技术被 集成到设备中。
• BFS三合一无菌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备是根据现行GMP 要求设计、制造而成的,其所有与产品接 触的管线、过滤器、设备部件均可进行在 线清洗CIP和在线灭菌SIP,还包含把产品 制造区域与控制区域完全分开以进一步减 少人员干扰的黑白分区技术;先进控制显 示技术;无移动部件的精确计量技术(时 间压力定量法、质量流量定量法)等。
• 目前而言国内已有三十四家医药企业 相继引进了BFS设备,用于大输液、 滴眼剂、口服液、水针剂等多种产品 的生产,能正常生产的大多是小容量 注射剂和滴眼剂。
• 随着新版GMP的实施及中国药典2010版 技术指标的提高,BFS三合一无菌灌装 技术在小容量注射剂、滴眼剂、滴耳剂 等方面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从目 前的市场情况就能看出端倪。而大容量 注射剂的应用却仍然不明朗,这需要国 家、行业的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如 产业政策指导目录,药品优质优价定价 法等综合政策)
BFS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具有多种卓越的 性能优势,但在国内的应用还任重道远。 虽然目前各设备供应商在国内均设立了相 应的服务机构,但需要努力的仍是使用者, 要对设备建立有效预防性技术规范、维护 机制以及加以贯彻执行。
• 行业也应建立一个相关BFS三合一无菌灌 装技术信息、技术、应用的平台,对国内 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如适用的塑料材料 整合和研发、零配件信息、国内外应用信 息交流、维护技术交流等,乃至有维护的 援助等;同时帮助国内企业发展BFS三合一 无菌灌装技术。
•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BFS三合一无菌灌装技 术在中国迎来了一个小高潮,相继有天津 氨基酸、广州侨光、上海长征、唐山妇幼 等多家制药企业引进设备,分别为305、 302型制瓶灌封机,全部用于生产大容量注 射剂,规格为250ml、500ml、1000ml。
• 在前述厂家中除了天津氨基酸的305型 一直在正常生产外其它几家或是断续生 产、或是开机始终不正常,甚至引进后 未拆箱就放入仓库中。这对于新技术来 说打击是巨大的,此中原因很多,有外 界的、有内在的。
• 同时由于早期国内尚没有直接的代理机构, 待有代理后其服务也未及时跟进,加上各 企业间各自为政,出现了问题只能依赖外 方,而外方援助时间长、费用高,使技术 交流异常艰辛,对国内的技术进步及技术 推广产生消极影响。
• 内在的原因是: 1. 对BFS设备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足,如对该项 技术没有整体的认识,相应的措施没有到位; 2. 对系统配套的技术要求理解不够,如冷冻水、 空调等; 3. 零配件国内配套少,进口价格高,当时大部 分进口设备的零配件均需进口,致使维修费 用居高不下;
• 杭州眼力健、浙大药业、中国大冢、湖北 潜江、湖北东盛相继引进美国WEILER公司 的BFS设备用于生产眼护理液、小容量水针 制剂、滴眼剂等; • 北京第一制药、苏州普强、山东博士伦福 瑞达 、浙江大学药业、北京博士伦、山西 诺成等国内著名企业相继引进rommelag的 BFS设备用于生产滴眼液、水针剂等。
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的前景
随着国内的技术标准不断地提高, BFS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所具备的技 术优势越来越引起重视,从整体来看 其优势是越发明显。
现在广泛认为医药生产设备向更符合 GMP规范的方向发展将成为必然,就目 前国内药品生产的技术水平的现状而言, BFS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无疑是最符合 GMP相关要求的设备之一,并且也顺应 了国内外药品生产对安全、卫生要求越 来越高的趋势。
• 操作人员自始至终跟随,并接受详尽的技术培训; • 药品生产厂应建立完善的、良好的文件系统,建立考核机 制确保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具有所需的资质;建立标准操 作、维护、维修和更换系统等项目的文件系统,以确保设 备得到良好的维护; • 制定定期检查制度以及建立预防性维护计划,确保实施定 期保养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同时有必要进行定期技术交 流,对设备性能进行评价、评估使相关人员清楚设备状态; • 交接班需要安排一定的重迭时间,以利设备状况的交接; • 注意运行安全、人员安全问题。
• BFS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广泛应用在塑料 包装最终灭菌产品、无菌产品等生产领域, 其不但适用于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且有无 菌稳定性良好、交叉污染机率小、生产成 本和管理成本低等优点,已经引起无菌制 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剂生产厂家的高度 关注。
•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大量新技术、 新机电配件等先进而成熟的工业技术被应 用入BFS三合一无菌灌装技术中,使现代 BFS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得以在技术上始 终处于领先,进而使其能在产品制造方面 保持高质量。
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应用范围
• 0.25毫升至50毫升 容器的无菌包装可 包装静脉注射剂、 注射剂、滴眼剂、 滴耳剂、气雾剂、 吸入剂、消毒剂、 稀释剂、抗生素等。
• 50毫升至2500毫升 容器的无菌包装可 包装静脉注射剂、 冲洗液、消毒剂、 液体肥皂、连续非 卧床腹膜透析液 (CAPD)、口服剂和 抗生素等。
4. 生产技术人员的配套问题,如人员素质, 人员的稳定性等; 5.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配套不足,如产品透 明度和形状不被接受、乳胶片质量问题、 易拉盖质量问题、穿刺堵针问题等; 6. 生产用塑料粒子料价格上涨; 7. 销售策略存在一定的偏差。
• 综合上述原因,BFS三合一无菌灌 装技术在中国就此沉寂了十年之久 (1990-2000年),之后鲜有生产 厂家再次考虑尝试,直至上世纪末 本世纪初才有了复苏的迹象。
选择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的过程
对于每台投入使用的BFS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而言都需经 过如下过程: • 详细的考察和对比,访问使用者并将使用情况进行归纳, 尽可能详尽地准备合同技术条款; • 到设备制造厂进行测试(FAT),该测试将综合各方意见, 以便能保证设备的整个过程正确无误的进行,并根据技术 条款提出改进意见; • 在药品生产厂内进行全面的安装检查,以确保所要求的技 术条件符合设备的运行要求; • 与设备制造厂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在药品生产现场的测试 (SAT),以确保设备得到正确的安装,并能保证运行稳 定符合生产要求; • 在进行正式的生产之前,有必要进行足够多的试运行;
• 随着天津氨基酸原有的设备报废,其将广 州侨光的设备购入并修复生产; • 上海长征也将闲置的设备修复生产 • 另有济南海姆法姆、湖州天峰、广东梅峰、 江苏苏中、广东庆发、杭州眼力健、上海 强生、苏州普强等相继购入设备,当时仍 以大容量注射剂为主。
• 其时,上海集成药厂的设备报废后转 给了同集团属下的上海远东制药机械 厂,后者开始了中国的BFS三合一无 菌灌装设备的研制。
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的供应商
• 世界上BFS三合一无菌灌装技术的生产商 均已进入中国市场,即: A. rommelag(罗姆来格)公司 B. 意大利Brevetti Angela(百瑞安洁)公司 C. 美国Weiler(韦勒)工程公司 三家在三合一无菌灌装技术上各有所长。
• • •
紫色, Brevetti Angela设备 黄色,Weiler设备 绿色,rommelag设备
• 外在的原因是: 在同时期日本大冢将另一种塑料瓶包装输液生产 形式——一步法或二步法生产线引进中国,带来 了两种生产技术的竞争和争论。由于一步法或二 步法较BFS三合一设备在设备价格、生产周期、 设备复杂程度、对生产管理和人员技术水平要求 与玻璃瓶相似等方面占尽优势,同时国内产业政 策、各制药机械厂大力发展等,致使BFS三合一 技术受到严重打击。
•谢谢大家
• 2500毫升至 13 升可包装 产品血液透 析液、冲洗 液、清洗液 等。
• 特殊应用(三合一无 菌灌装技术主要应用 于医药行业,同时还 可应用于包装其它产 品):鲜果汁、鲜牛 奶、非碳酸饮料、化 妆品等
三合一无菌灌装设备在中国
• 上世纪八十年代BFS三合一无菌灌装技术 被引进中国,开始了中国发展之旅。 • 最先引进、应用的是当时上海市医药局辖 下的上海集成制药厂,引进后用于生产滴 眼剂。但由于当时国内的环境,此项技术 外界所知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