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纹石玉蛇纹玉
光泽及透明度:蜡状光泽至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
光性:非均质矿物的集合体,在正交偏光下表现为集合消光。
折射率:1.56-1.57。
力学性质 (1)解理:无解理,断口呈平坦状。 (2)硬度:受组成矿物的影响,摩氏硬度变化于2--6之间。 (3)相对密度:2.57
应用历史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传统玉料 在新石器时期就有 时至今日,仍然是我国平价玉雕的主要原 料。
5.鲍温玉:新西兰产的称为鲍温玉,鲜黄绿色, 半透明状为优质品,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蛇纹石, 块体中常含磁铁矿、滑石片和铬铁矿等斑点。 鲍温玉系蛇纹石玉的代名词。
6.威廉玉:
美国宾夕法尼亚 洲产的蛇纹岩玉 称为威廉玉。 一种含铬铁矿、 水镁石、镍蛇纹 石集合体。 呈半透明状,浓 绿色,块体中常 含有铬铁矿细片 所形成的斑点。
另一类是岫岩碧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 ,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 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
源远流长 的 历史:
据考古发现,从新石器时期到明清时期, 历代出土的文物中,都有用岫岩玉雕琢的玉器。 如新石器时期的《有孔玉斧》、夏商周时期的 《鸟兽纹玉觥》、《玉跪人》、战国时期的 《兽形玉佩》、秦汉时期的《玉辟邪》、东晋 时期的《龙头龟钮玉印》、南北朝时期的《兽 形玉镇》、唐宋时期的《兽首形玉杯》、元代 的《玉贯耳盖瓶》、明代的《龙头玉杯》、清 朝的《哪吒玉仙》等。这些古玉器经专家化验, 原料都是岫岩玉。
浓度:颜色的深浅
中等浓度为最好,太深或太浅均不行。
纯度:指的色调中的纯正程度。
当混入其他色调时,就不纯正了,或叫偏色。
鲜艳度:颜色的明亮程度,也可以称为色阳。
鲜艳程度当然越高越好。
2.透明度
玉石透明度差别很大,大多数为不透明。 微透明或者半透明,少数为透明或者亚透 明。
兽形玉镇
玉贯耳瓶
蛇纹石玉巨型玉石体
1960年7月,在岫岩县哈达碑乡玉石村离地表很浅的地方, 由岫岩县玉石矿采掘出来的一块巨型玉石体,长7.85米、宽 6.88米、高4.1米,重260.76吨,比曾经轰动世界的缅甸 “玉石王”重8倍,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玉石王”。 这块玉石王呈现红、黄、绿、浅绿、黑、白等8种颜色,无 杂色,透明度高,绚丽多彩,堪称无价之宝,举世无双。
7.块度
同等质量的岫玉,显然,其块度越大则价值就越高
8.工艺水平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有了好玉料还必须 以高水平的工艺才能成为一件好的玉器。 工艺包括造型和雕工,行内有“远看造型 、近看雕工”之说。 岫玉雕件的造型应简练生动、比例合适、 体态均衡,给人以和谐逼真的感觉,如果 上下左右比例失调,则会给人别扭不舒服 的感觉。
结构构造 蛇纹石玉最常见的是均匀的致密块状构造,部分毛 矿中可见脉状、片状、碎裂状构造。
光学性质 颜色:蛇纹石矿物本身为无色至淡黄色、黄绿色至绿色。 蛇纹石玉的颜色除受蛇纹石本身的颜色影响外,还受矿物 共生组合的影响。常见的蛇纹石玉主要有黄绿色、深绿色、 绿色、灰黄色、白色、棕色、黑色及多种颜色的组合。
夜光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 人回”
6、如意:清代流行的一种表示吉祥如意的 馈赠和装饰用玉。寓意“如人心意”。是 一种细长柄,上端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玉器。 柄有玉制、木制等不同种类。柄细长,略 有弧度,如意头向上曲起,多做成如意云 头、灵芝状。如意上常雕有凤凰、鸳鸯、 蝙蝠、大像、牡丹、月季等吉祥纹饰。
常见岫岩玉商业用途
于有头痛、头晕、 神经衰弱、高血压、 脑血管动脉硬化等 疾病的人而言,玉 枕无疑是最佳选择。
世界上出产蛇纹石玉的国家有朝鲜、阿富汗、印度、 新西兰、美国、前苏联、波兰、瑞典、奥地利、英国、 意大利、埃及、纳米比亚、安哥拉等,其中以朝鲜所产 者的质量为最好。
中国的蛇纹石玉分布较广,现知甘肃、青 海、新疆、陕西、四川、云南、西藏、广西、广 东、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台 湾、江苏、山东、山西、辽宁、吉林等地均不同 程度地拥有蛇纹石玉资源或已发现其矿化。其中 有的省区(如辽宁、甘肃等)蛇纹石玉年产量在 全国居于前列。
根据蛇纹石的产地不同,可把 它分为以下几种:
1.酒泉的蛇纹石玉:产于甘肃省祁连山 地区,玉石表面常含有黑色团块状斑点。
2.信宜的蛇纹石玉:产于广东省信宜县, 玉石表面有深浅不一的绿色花纹。又称 “南方玉”
3.陆川的蛇纹石玉:产于广西陆川县, 玉石表面有浅白色的花纹。
4.台湾的蛇纹石玉:产于台湾花莲县, 玉石表面有暗绿色的条纹。
对比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在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宝玉石材料只有经过款式设计和精细 的雕琢加工,才可能制成既有实用和装饰功 能,又有很高美学价值和商品价值的产品。 中国的玉器雕琢工艺已被世界公认为独一无 二的造型艺术。我们传统的玉雕饰品主要采 用自然界中的人、物、景的形象作为创作基 础的艺术造型,这是我国宝玉石加工业引以 为自豪的技艺。
颜色 透明度 质地 净度 跑色程度 裂隙 块度 工艺水平
1.颜色
颜色种类繁多,深浅不一 绿色系列:深绿、碧绿、绿色、草绿 黄色系列:橙色、柠檬黄、黄色、淡黄 黑色系列:墨、黑、青、灰色、深灰 白色系列:乳白、白、无色 其他
在各种颜色中,以绿色系列为最佳,其次 是黄色
5.跑色程度
从市场上买回的岫玉雕件,经常可以发现 ,有的雕件经过几天的时间,其颜色明显 变浅了,透明度变差了,其中的“棉”、 “脑”等杂质由模糊变清楚了,当地人称 此现象为“跑色”。
6.裂隙
裂隙对岫玉的质量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沿裂隙可使岫玉的透 明度降低,次生杂质充填,降低了岫玉的美感,影响了岫 玉的耐久性,裂隙越多越大,岫玉的质量越差,裂隙越少 越小则岫玉的质量越高。
7.蛇纹石猫眼石:一种具纤维构造的蛇纹石, 纤维平行分布并具有丝绢光泽,琢磨成弧面型 宝石后,出现猫眼效应。 因主要产地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因此又称 为“加利福尼亚猫眼石”或“加利福尼亚虎睛 石”。
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 老玉(亦称黄白老玉), 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 ,其质地朴实、凝重、色 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 的璞玉。
颜色
绿玉
碧玉
青玉
黄玉
墨玉
白玉
透明度划分为: (1)特级料:质地纯净、颜色明快、无杂质、 无裂纹、块体要求大于50KG,工艺利用率50% 以上。 (2)一级料:质地纯净、颜色明快、无杂质、 无裂纹、块体10~50KG,利用率30%以上。 (3)二级料:块体5~10KG,能符合工艺美术要 求的或优质料中有缺陷的料,利用率20%左右。 (4)等外料:不能被正常产品选用的料,块体 裂隙太多,颜色较杂。
岫玉突出特点:透明度都比较高。 市场来的雕件统计来看,大多数为亚透明 或者半透明,少数为透明和微透明。
3.质地
玉石是多晶质集合体,在对玉石的评价体系中, 质地越细越好,越均匀越好。即为晶体的颗粒大 小。
岫玉的质地大多数都比较细腻, 少数稍显粗糙。
质地与透明度和抛光性有直接关系 质地越细腻,其透明度越高,抛光性越好,表面 反光也越强,增加了岫玉的美感,提高了岫王的 质量。
4.净度 净度是指宝玉石内部的干净程度、即含杂 质和瑕疵的多少。 岫玉由于透明度较好,肉眼观察即可看到 内部的杂质和瑕疵,易于判断其净度的好 坏。
1)白色絮状物杂质。 是岫玉中含量最多的杂质,如呈斑状形 态时,通常称为“脑”,如呈不定形飘撒 状时,称为“棉”或“绺”。
2)白色米状杂质。 也是岫玉中常见到的一种杂质,呈粒状星 点状分布,因其很象白色的小米粒,故当 地人称为“小米粥”。
2)黑色杂质。 岫玉中还常见到一些呈点状、斑块状、 条状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杂质,不透明, 当地人称其为“黑脏”,是影响响玉质量 最不利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黑色 杂质主要是由石墨构成的。
4)黄色杂质。岫玉中偶尔可见到一些呈斑点状 或斑块状黄色杂质,不透明,呈金属光泽。研究 结果表明,它们是由黄铁矿或磁黄铁矿构成的。 一般来说玉中的杂质都是不利的,降低了玉石的 质量,但这种杂质不同,由于它有金光闪闪的光 泽,可以为岫玉增添新的光彩,因此在岫玉雕件 中特别是在手镯上出现时,人们给了一个很好听 的名称,称为“金镶玉”,因其稀少,往往成为 收藏品。
岫玉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玉种,在1万多年前,辽宁海城小 孤山文化遗址中有岫玉制成的砍凿器,汉代的金缕玉衣大部 分也是由岫玉片制成的。
蛇纹石玉的基本性质
矿物组成: 1、主要矿物:蛇纹石 2、次要矿物:方解石、滑石、磁 铁矿、白云石、菱镁矿、绿泥石、 透闪石、透辉石、铬铁矿等; 化学组成:含水镁硅酸盐矿物
1997年,岫岩县发现的一块巨型玉石体,其体积 约为2.2万立方米,比第一次发现的玉石王大200 倍,重约6万吨。它与第一次发现的玉石王相距6 米左右,距地表0.5米,为优质岫岩软玉。它使岫 岩玉再次称王于全世界。 同年,在地下300米深处的原生矿井中采得的一 块巨型玉石体,重12.6吨,是目前世界上从原生 矿井中采得的最大玉石体,被称为“井中玉王”。
1、鹿:谐音“禄”,常见卧鹿身上附饰蝙蝠的造型,寓 意“福禄双全”“福禄常在”。
2、羊:“示羊为祥”,古人以羊喻吉祥,多种 艺术品常以羊为题材.常见有“三羊开泰” 玉佩饰和圆雕玉羊等.
3、象:明清时有“太平有像”之说。
4、辟邪:古人幻想出来的一种可以辟邪的 神兽。又称天鹿、麒麟等。始见于西汉, 流行于历朝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