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神经编辑词条是脊神经臂丛的分支,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动脉内侧下行,至三角肌止点以下转至臂后面,继而行至尺神经沟内,再向下穿尺侧腕屈肌至前臂掌面内侧,于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尺动脉内侧继续下降到达腕部。
中文名尺神经处于腕部外文名ulnar nerve 发出的感觉支掌皮支等目录1尺神经2前臂走行1尺神经编辑尺神经(ulnar nerve)(C7~T1)在腕部,尺神经于腕骨的外侧穿屈肌支持带的浅面和掌腱膜的深面进入手掌。
尺神经在前臂的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向尺侧屈腕)、第3、4指深屈肌(第4、5手指末节指骨屈曲)、掌短肌(手尺侧近端的皮肤肌肉)、小指展肌(小指外展)、小指对掌肌(小指对掌)、小指屈肌(小指屈曲)、第3、4蚓状肌(第4、5指掌指关节屈曲及近端指间关节伸直)、骨间肌(掌指关节屈曲及近端指间关节伸直)、拇收肌(拇指掌部内收)及拇短屈肌深侧头(拇指第1指节屈曲)。
尺神经发出的感觉支有:①掌皮支,分布小鱼际肌表面的皮肤;②背皮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和小指、无名指尺侧半背面的皮肤;③终末浅皮支,分布于手掌尺侧面远端皮肤和小指、无名指尺侧掌面的皮肤尺神经在臂部损伤时,主要表现为屈腕能力减弱,屈4、5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及拇指内收力弱,小鱼际肌及骨间肌明显萎缩,各指不能互相靠拢,各掌指关节过伸,第4、5指的指间关节弯曲,称为“爪形手”,其感觉障碍则以手内侧缘为主。
尺神经损伤后小指及环指尺侧半感觉消失,夹纸试验即Froment征阳性,它是检查拇内收肌瘫痪的方法。
2前臂走行编辑尺神经在前臂的走行为:自主干经屈肌支持带浅面,伴行于尺动脉尺侧入手掌,在豌豆骨外下方分为浅、深两支。
正中神经编辑词条正中神经(mediannerve)(C5、6、7、8和T1)在腋部由臂丛外侧束与内侧束共同形成,在臂部沿肱二头肌内行走,降至肘窝后,穿旋前圆肌二头之间行于前臂正中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管,穿掌腱膜深面至手掌,分成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每一指掌侧总神经又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沿手指两侧行至指尖。
中文名正中神经1在腋部由臂丛外侧束外文名median nerve2分成数支指掌侧总神经目录1肌支2皮支3损伤表现1肌支编辑正中神经在通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时,发出运动支支配下列肌肉:①旋前圆肌,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前;②桡侧腕屈肌,其功能是使手桡侧屈曲,屈腕;③掌长肌,其功能是屈腕;④指浅屈肌,其功能是使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中节指骨屈曲。
正中神经通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后,发出前骨间神经,支配下列肌肉:①拇长屈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末节屈曲;②第1、2指深屈肌,其功能是使示指、中指末节指骨屈曲;③旋前方肌,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前。
在腕管的远端,正中神经支配:①拇短展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掌部外展;② 拇对掌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掌部向对侧;③拇短屈肌浅头,其功能是使拇指近端指节屈曲;④第1、2蚓状肌,其功能是屈曲示指、中指的近端指节和伸直其远端2个指节。
2皮支编辑感觉支分布于手掌桡侧半皮肤,拇指、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半掌面皮肤,并覆盖在相应手指的掌指关节掌面皮肤及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中、末节指骨背面的皮肤。
3损伤表现编辑正中神经在臂部损伤时可累及全部分支,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无力,拇、示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称为“猿手”。
感觉障碍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末节为明显。
亦可见明显的血管收缩和营养障碍。
桡神经编辑词条桡神经(radial nerve)由第5~8对颈神经和第1对胸神经的前支进入后束发出而形成。
中文名桡神经麻痹诊断运动障碍等外文名radial nerve感觉障碍症状拇指和第一、二掌骨间隙区感觉目录1内容简介2桡神经麻痹诊断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症状治疗方式1内容简介编辑桡神经(radial nerve)由第5~8对颈神经和第1对胸神经的前支进入后束发出而形成。
在腋窝内位于腋动脉的后方,并与肱深动脉一同行向外下,先经肱三头肌长头与内侧头之间,然后沿桡神经沟绕肱骨中段背侧旋向外下,在肱骨外上髁上方穿外侧肌间隔,至肱肌与肱桡肌之间,在此分为浅,深二支,浅支经肱桡肌深面,至前臂桡动脉的外侧下行;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后区,改称为\ 骨间后神经。
损伤后的主要运动障碍是前臂伸肌瘫痪,表现为抬前臂时呈“垂腕”状态,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臂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皮肤最为明显。
桡骨颈骨折时,也可损伤桡神经深支,其主要症状是伸腕能力弱和不能伸指。
2桡神经麻痹诊断编辑运动障碍其典型症状为腕下垂。
①高位损伤(腋下发出肱三头肌分支以上)导致完全性桡神经麻痹,上肢各伸肌完全瘫痪,肘、腕、掌指关节均不能伸直,前臂伸直时不能旋后,手旋前位,肱桡肌瘫痪使前臂在半旋前位不能屈曲肘关节。
② 肱骨中1/3( 肱三头肌分支以下)受损,肱三头肌功能完好。
③肘部分支以下损伤,肱桡肌、伸腕肌功能保存,前臂旋后障碍,无垂腕。
④前臂中1/3以下损伤,仅伸指瘫痪,无垂腕。
⑤接近腕关节损伤(各运动支均已发出),无桡神经麻痹症状(虎口区皮肤感觉消失)。
感觉障碍症状仅手背拇指和第一、二掌骨间隙区感觉障碍。
桡神经损伤:一、损伤原因桡神经在肱骨中下1/3贴近骨质,此处肱骨骨折时,桡神经易受损伤。
骨痂生长过多或桡骨头脱臼也可压迫桡神经,手术不慎也可损伤此神经。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一)运动上臂桡神经损伤时,各伸肌属广泛瘫痪,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短伸肌、旋后肌、伸指总肌、尺侧腕伸肌及食指、小指固有伸肌均瘫痪。
故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内收畸形。
检查肱三头肌及伸腕肌时,均应在反地心引力方向进行。
拇指失去外展作用,不能稳定掌指关节,拇指功能严重障碍。
因尺侧腕伸肌与桡侧伸腕长短肌瘫痪,腕部向两侧活动困难。
前臂背侧肌肉萎缩明显。
在前臂背侧桡神经伤多为骨间背神经损伤,感觉及肱三头肌,肘后肌不受影响,桡侧腕长伸肌良好。
其他伸肌均瘫痪。
(二)感觉桡神经损伤后,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上臂及前臂后部感觉障碍。
治疗方式根据伤情采用神经减压、松解或缝合术。
必要时用屈肘,肩内收前屈及神经前移等法克服缺损。
如缺损多则作神经移植术。
神经吻合后效果较正中神经尺神经为好。
如不能修复神经,可施行前臂屈肌属肌腱转移伸肌功能重建术,效果较好,肱三头肌瘫痪影响不甚严重,因屈肘肌放松和地心引力可使肘关节伸直。
神经未恢复前可使用悬吊弹簧夹板,以减少伸肌过度牵拉,影响疗效。
坐骨神经词条已锁定本词条涉及疾病类描述和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遇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
管理下肢的感觉和运动,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
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孖(音同“抹”,双、对的意思)肌及股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间下降,途中发出肌支至大腿的屈肌,坐骨神经在到腘窝以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足的皮肤感觉。
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可有风寒湿痹、气血瘀滞、肝肾不足证型三类。
中文名坐骨神经终止于足部支配肌肉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组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特点所有神经中最粗者目录1解剖结构2组织结构3生理功能4食疗方法5饮食禁忌1解剖结构坐骨神经[1]来自腰4~腰5神经和骶1~骶3神经根,是所有神经中最粗者。
2组织结构坐骨神经实际上是由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组成。
这两根神经自起始部至腘窝以上,由结缔组织总鞘将其包绕于内,但两神经的纤维并不是交叉连接在一起,坐骨神经大多数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
继而向外下经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垂直下行至股后部。
3生理功能管理,支配下肢肌肉的感觉和运动。
4食疗方法食疗一、川乌粥坐骨神经材料:姜汁15滴、粳米50克、川乌10克、蜂蜜30克。
做法:将川乌与蜂蜜放入砂罐中,加冷水足量。
用大火煮沸。
然后小火煎煮2小时,然后取出200毫升,作为备用。
然后将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姜汁,再煮1~2沸即可。
服用:应多次吩咐,不可一次服用,1-2天1剂。
食疗二、粟子粥材料:猪腰l对、粟子15枚、粳米30克。
做法:将栗子炒香然后去壳,与粳米加入适量的水同煮沸。
做法:方法1、先将栗子炒香(用沙炒),后去壳,与粳米加水适量同煮沸。
方法2、将栗子晒干,磨成粉,然后放入栗子粉30g、粳米20克,猪肾1对,同煮即可。
服用:每次一小碗,一日一次。
5饮食禁忌饮食宜:钙质丰富的食品。
例如牛奶、奶酪、算好呢、豆制品等。
饮食忌: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大蒜等食品。
腓总神经编辑词条目录1基本内容1基本内容编辑沿腘窝上外缘经股二头肌内缘下行,至腓骨头后方并绕过腓骨颈,向前穿腓骨长肌起始部,即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两终支。
腓总神经绕行腓骨颈处位置表浅,且与骨膜紧贴,故腓骨颈骨折或使用固定器材不当时可受累及,引起小腿伸肌瘫痪而导致足下垂。
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两个终末支腓浅神经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行于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之间,分出肌支支配上述两肌;本干至小腿中、下1/3交界处穿深筋膜至皮下,分布于足背及趾背的大部分皮肤。
腓深神经deep peroneal nerve穿过腓骨长肌起端,进入前肌群,伴随胫前血管下降,沿途分出肌支支配小腿前肌群和足背肌,皮支分布于第1、2趾相邻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