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语文课堂中常用的几种导语形式

浅谈语文课堂中常用的几种导语形式

浅谈语文课堂中常用的几种导语形式
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往往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体类型、作家风格、作品的内容和具体写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学环境而灵活运用的。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列举以下几例常用的导语:
一、诱导思索性导语。

设计这种导语时,教师要把作者的思路和行文的线索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正确的诱导,驾驭全文的内容,是学生形成一种思索过程。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的导语:“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的看一下插图谁能解说一下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幅图画放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对平凡的白杨树加以礼赞?礼是什么意思?作者又怎样进行礼赞的呢?作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领导人,矛盾对白杨树非但不另眼相看,还情不自禁的讴歌赞美,我们看看他是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哪些滚烫的语言,把白杨树的形象维妙维肖地描绘出来,从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学生的思路紧循着教师这段步步深入,诱发思索的导语,教师很好地配合,积极思维,教学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二、“平铺直叙”型导语。

用这种“平铺直叙”型导语有助于向学生介绍推介作品,使学生既增加文学常识,同时也了解课文的来龙去脉。

这种导语运用于小说等(尤其是长篇小说节选)课文。

这种导语,会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和阅读作品的兴趣。

三、激励、劝勉型导语。

这种导语,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开启他们的心扉,使他们醒悟、深思,从而积极进取。

如学习《时间篇》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曾写过这样一首诗: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稿松劲腿千寻。

古云此日是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在新学期开始,我们学习《时间篇》有特殊的意义。

《时间篇》共有两篇文章,《今》为李大钊所写,《匆匆》为朱自清所写。

通过两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名人名家是如何对待,如何惜时进取的。

四、比较说明型导语。

设计这种导语,多为说明文、应用文教学。

这种导语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题目,抓住说明文、应用文的要素。

如《蜘蛛》两篇文章的导语:“说明文就其说明对象分有实体事物说明文和抽象事理说明文两种。

《蜘蛛》两篇是说明动物蜘蛛的,都是实体事物说明文。

阅读分析和写作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采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并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动物可以抓住动物的外形、声音、习性等特征,也可抓住动物的生理结构、生理功能、进化过程来说明。

请同学们一边看课文一边想,作者是抓住蜘蛛的什么特征、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蜘蛛的?并且将两篇课文细细的作比较,体会两篇《蜘蛛》的写作角度和写作方法有哪些异同?这段说明介绍型导语,语言平实朴素,目的就是告诉学生怎样学习和写作说明文、应用文。

使学生在学习这类文章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总之,导语的设计离不开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无论设计何种类型的导语,都要针对教学目标,都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思想感情的陶冶,有利于文学修养的提高,有利于审美观的养成。

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导语
这朵瑰丽的鲜花在语文教学园地上怒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