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波速报告

波速报告

山东莒南生物热电综合利用项目
波速测试报告
山东地矿开元勘察施工总公司
二○一六年五月
山东莒南生物热电综合利用项目
波速测试报告
批准:
审定:
审核:
项目负责:
报告提交单位:山东地矿开元勘察施工总公司
报告提交日期:2016年5月
正文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资料处理与解释
第三章结论
附表、附图目录
附表1-1:33号孔单孔波速测试原始数据表附表1-2:39号孔单孔波速测试原始数据表
第一章工程概况
山东莒南生物热电综合利用项目拟建场地,根据工程勘察任务要求,需要对该工程的部分勘察钻孔进行波速测试,我公司于2016年5月6日,对该场地的2个钻孔进行了波速测试。

该场地波速测试采用单孔法进行测试。

内业资料处理、解释、报告编写等工作至2016年5月9日完成。

本工程执行标准:
1、《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6269-97)
2、《浅层地震勘察技术规范》(DZ/T 0170-1997)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4、《场地微振动测量技术规程》(CECS74-95)
一、工作原理及使用仪器设备
1、波速测试
波速测试是在地表采用脉冲源激震,从而产生直达波(纵波Vp、剪切波Vs)、折射波(Vp、Vs)、反射波(Vp、Vs)、及转换波等扰动,它们在岩土介质中传播的特征和速度各不相同。

直达Vp波传播速度最快,直达Vs波次之。

根据它们传播速度的差异,通过在井中安置的三分量检波器,接收它们到达的时间、波形等特征,再根据传播旅程和直达波(Vp、Vs)初至时间计算出Vp、Vs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一般剪切波Vs 更能代表岩土的物理性质,在岩土工程中有广泛应用。

本次测试使用仪器为骄鹏公司产Miniseis24型综合工程探测仪和BGJ-28A型井中三分量检波器。

第二章 资料处理与解释
一、波速测试资料的处理解释方法如下: 1、计算波的垂距走时
波速测试施工时,激发板与孔口需要有一定距离,击振波的传播路程是斜距,计算波速的垂距走时,需对读时进行校正,校正方法见斜距校正图,校正计算公式为:
2
2
'i
h l h t t i +⋅
=
式中:t —— 垂距走时,s ;
't —— 斜距读时,s ;
l —— 震源到孔口距离,本次测试为2米 hi —— 孔口到第i 测点的垂直距离,m 。

2、测点波速计算公式为:
i i
i i i i t h t t h h v ∆∆=
--=++11
式中△h i —— 两连续观测点间的深度差,m ;
△t i —— 两连续观测点间的垂距走时差,s 。

3、时距曲线图,是以深度H 为纵座标,以垂距时间t 为横座标绘制。

4、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公式为:
t d v se 0= , )(1
∑==n
i si t v d t
式中:v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
d0——计算深度(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二者的较小值),m;
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s;
d i ——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厚度,m;
v 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剪切波速,m/s;
n——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根据上述方法,在场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岩土勘察33、39号钻孔,采用单孔法在孔中进行土层剪切波速测试,本次测试每1米左右测一个点,在一个测试深度上重复测试多次,获得各孔土层剪切波速随深度分布(见表1)根据这些数字绘制成土层剪切波速-深度曲线(见附图):
33号钻孔土层剪切波速沿深度的分布表1.1
根据波速测试结果计算,地面以下8.90m深度内地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为:Vse=225.06m/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该测点代表的覆盖层土类型为中软土,为Ⅱ类建筑场地。

39号钻孔土层剪切波速沿深度的分布表1.2
根据波速测试结果计算,地面以下8.40m深度内地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为:Vse=216.24m/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该测点代表的覆盖层土类型为中软土,为Ⅱ类建筑场地。

第三章结论
1、根据波速测试结果,所测试钻孔覆盖层土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2、临沂市兰山区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为0.35s。

附表1-1
33#孔单孔波速测试原始数据表
附表1-2
附图1-1
33#孔波速测试时距成果图
附图1-2
39#孔波速测试时距成果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