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药经皮给药技术[荟萃材料]
中药经皮给药技术[荟萃材料]
专业内容
14
TT S
六、经皮给药制剂的组成及制备
骨架粘合工艺
是在骨架材料溶液中加入药物,浇铸冷却成型,经 切割,粘帖于背衬膜上,加上保护膜而成。
专业内容
15
TT S
六、经皮给药制剂的组成及制备
凝胶膏剂(巴布剂) 1、定义
凝胶膏剂是指药材提取物、药物与适宜的亲水 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布上制成的外用制剂。
back28
八、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一)
TTS
1、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方法:浆碟法、柱筒法、往复柱筒法。(美国药典)
专业内容
go29
是将药物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如压敏胶溶液中,涂 布于背衬膜,加热烘干,使溶剂挥发,可进行第二层 膜 或多层膜的涂布,盖上保护膜,即可;也可制成含 药的高分子材料膜,与各层膜黏合而成。
专业内容
13
TT S
六、经皮给药制剂的组成及制备
充填热合工艺
是在定形机械中,在背衬膜和控释膜之间定量填充 药物储库材料,热合封闭,覆盖上涂有胶黏剂层的保 护膜而成。
2
仅制备PVA药物膜,以考察PVA膜中青藤碱的渗 透皮肤行为
3
为含药PVA膜层再外铺空白压敏胶
253.22 183.22 84.45
4
仅为含药压敏胶层
专业内容
265.02
22
TTS
九、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研究(二)
2、中药复方TTS的开发 例:复方骨质增生贴剂
专业内容
23
TTS
专业内容
24
TTS
九、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研究(三)
例:青藤碱贴片 对青藤碱TTS透皮吸收试验方法、制剂
处方、工艺、经皮渗透行为等进行了相关 研究。
专业内容
21
青
藤
碱
贴
表20-2 不同结构的青藤碱TTS制剂经皮渗透行为的比较
片
TDD
制法(贴片结构)
透皮速率常数J (g/cm2·h)
1
PVA膜层(药物贮库层,含处方量促透剂)外 铺含药压敏胶层(含处方量促透剂)
2、组成
背衬层、膏体层和保护膜。
3、基质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
专业内容
16
TT S
六、经皮给药制剂的组成及制备
黏合剂:是凝胶膏剂产生黏性的主要物质,常用聚 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 烷酮等。
保湿剂:甘油、聚乙二醇、山梨醇、丙二醇等。
填充剂:用量一般为基质的20%,微粉硅胶、碳 酸钙、高岭土、二氧化肽、氧化锌等。
表皮吸收
在表皮吸收途径中,富含类脂的角质层是主要的
屏障,由于角质层细胞扩散阻力大,药物分子主要由
细胞间扩散通过角质层。角质层细胞间是类脂双分子
层形成的多层脂质双分子层,类脂分子的亲水部分结
合水分子形成水性区,而类脂分子与烃链部分形成疏
水区。极性药物经角质层细胞间的亲水区渗透,非极
性药物经疏水区渗透。 专业内容
专业内容
4
TT S
四、经皮吸收、作用机制
➢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
表皮
主要障 碍
无吸收
真皮
吸收很 快
皮下组织
脂溶性药物的贮库
皮肤附属器
专业内容
5
皮肤的结构
TT S
专业内容
6
TT S
四、经皮吸收、作用机制
➢ 经皮吸收途径
表皮吸收
主要途径
皮肤附属器吸收
对一些离子型 药物及水溶性 的大分子重要
专业内容
7
TT S
专业内容
17
TT S
六、经皮给药制剂的组成及制备(五) 4、制备
5、研究内容
中药凝胶膏剂的研究包括基质配方、工艺条件、有
效成分的渗透、制剂的药效学、质量标准等方面。
专业内容
18
TT S
七、经皮给药制剂中药物的渗透试验研究
实验装置
体外实验 体内实验
皮肤的选择及处理 接受液的选择 温度控制
分析体液或体外残留量.
3、中药经皮作用与穴位作用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临床观察提示穴位外敷具有特殊 的药物穴位效应。
—— 完
专业内容
25
完!
专业内容
26
TT S
四、经皮吸收、作用机制(一)
表皮吸收
药物透过角质层和活性表皮进入真皮,被毛 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专业内容
27
TT S
四、经皮吸收、作用机制(一)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制备技术
专业内容
1
一、概念
经皮给药系统 (transdermal drug deli very system,TDDS)又称为经皮治疗系 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 TTS)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发 挥全身作用的一类控释制剂。
专业内容
2
TTS
S
1、经皮给药系统的类型 储库型与骨架型经皮给药系统
专业内容
10
TT S
六、经皮给药制剂的组成及制备
2、基质组成材料
均质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 控释膜材料
微孔膜
聚丙烯
➢ 骨架材料 聚硅氧烷、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聚氨酯等。
➢ 压敏胶
常用有聚异丁烯类、丙烯酸酯类、硅橡胶三类。
根据药物性质、在压敏胶基质中的溶解度、分散系数
四、经皮吸收、作用机制
➢ 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
皮肤因素 药物制剂因素 其他影响因素
➢ 药物在皮肤内的扩散动力学
专业内容
8
TT S
五、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与技术
➢ 药剂学方法
经皮吸收促进剂 制剂技术
➢ 物理学方法 ➢ 化学方法(结构改造)
促进药物对皮肤的渗透
关键
专业内容
9
TT
六、经皮给药制剂的组成及制备
测定体液 药物浓度
方法
HPLC、GC 同位素标记
专业内容
19
TT S
八、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
1、体外质量评价
➢ 制剂通则 ➢ 粘性(粘附力、内聚粘力、快粘力) ➢ 体外释放度 ➢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2、 体内质量评价
专业内容
20
TTS
九、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研究(一)
1、中药有效成分TTS的开发
苦参总碱、青藤碱、青蒿琥酯等药物成分开发为透 皮贴剂。
及渗透系数选择合适的压敏胶。
➢ 背衬材容
11
TT S
六、经皮给药制剂的组成及制备
3、制备
制备工艺过程中涉及涂布、充填、 浇铸、层合、干燥等步骤。
方法
涂膜复合工艺
充填热合工艺
骨架粘合工艺
专业内容
12
TT S
六、经皮给药制剂的组成及制备
涂膜复合工艺
二、特点
1、可避免药物受胃肠道生理因素的影响,以 及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还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 应,减少用药的个体差异;
2. 给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恒定、可控的血 药浓度,减少了给药次数;
3. 使用方便,可以随时去除给药系统,终止给 药。
专业内容
3
TT S
三、发展
➢ 《内经》
中药的外治法
➢ 1981年东莨菪碱透皮吸收贴剂问世, 经皮给药系统作为新型透皮吸收制 剂成为制剂技术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