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5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优质课件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5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优质课件
相对稳定
√D.消化酶分泌到细胞外是主动运输过程
解析
答案
2.下图A、B、C、D表示细胞内几种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图中①②③④ ⑤⑥⑦代表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①结构上发生的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B.B物质可能为RNA聚合酶
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酶、ATP合成酶属于A类物质,胃蛋白酶属于D类物质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解析
答案
4.(2018·天津高三六校联考)下图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A~K为结 构名称,①、②代表分泌蛋白分泌时转移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J和K膜上附着核糖体,与其加工多肽链的功能相适应
√B.完成过程①和②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H上产生水,I消耗水
溶酶体
叶绿体、液泡
答案
叶绿体 核糖体
答案
常考基础诊断
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
(1)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 ) (2)中心体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完成倍增( × ) (3)液泡内细胞液浓度的升高导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 ) (4)叶绿体中构成基粒的类囊体扩展了捕获光能的膜面积( √ ) (5)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 ) (6)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 )
答案
②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图示如下:
(3)在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为例) ①过程
②图解
分泌蛋白依次经过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依次表示核糖体、 内质网 、囊泡、 高尔基体 、囊泡、细胞膜 、细胞外,⑧是线粒体,为该过程提供能量。
答案
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组成: 细胞膜 、细胞器膜和 核膜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
√D.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线粒体有2层膜
解析 线粒体有2层膜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 到,D项错误。
D.③和④结构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蛋白质每次进出均需要穿过一层生物膜
解析
答案
命题点二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分析 3.(2018·全国Ⅰ,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运输
第5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考纲要求
KAO GANG YAO QIU
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 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3.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内容索引
NEI RONG SUO YIN
01 考点一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02 考点二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系统 03 考点三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04 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 05 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 06 课时作业
√D.Ⅴ生物既可营寄生生活,也可以独立生存
解析
答案
科学 思维
不同类型细胞图像的识别方法
(1)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构与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判断
表示出→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是否表示出细胞器的结构
未表示出→显微结构模式图
(2)真、原核细胞及动、植物细胞的判断
考点二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 系统
知识梳理
1.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1)在成分上的联系 ①相似性:各种生物膜都主要由 脂质和蛋白质 组成。 ②差异性: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蛋白质 的种 类和数量就越多。 (2)在结构上的联系 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 磷脂双分子层 构成基本支架,蛋 白质分子分布其中,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
命题点二 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分析 3.(2018·中山质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图为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动物细胞结构图
√B.外界溶液浓度大于③内液体浓度时,可能发生质壁
分离现象 C.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是⑤、⑥、⑨和⑩ D.该细胞可能取自茎尖或根尖成熟区
解析
答案
4.(2018·湖北咸宁高三联考)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5种体现 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Ⅱ、Ⅲ、Ⅳ绘出了各自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标志结 构,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Ⅱ、Ⅲ与Ⅳ共同具有的无膜细胞器是⑨ B.可以判断Ⅲ为低等植物,因为它同时具有①和⑥ C.Ⅱ、Ⅲ与Ⅳ类中都有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线粒体与有氧呼吸过程中CO2和H2O的产生有关
D.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可合成、储存各种水解酶,用于分解侵入细胞的多种 病菌
解析
答案
2.(2018·安庆高三二模)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均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提高了有氧呼吸的效率
C.没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简单 D.蓝藻有丝分裂所需能量来自线粒体产生的ATP
(1)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 ①②⑦ 。 (2)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①② 。 (3)③和⑥的关系是 ⑥起源于③ 。
答案
(4)真核细胞中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④ 。 (5)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 ①③⑦⑧ 。 (6)与花瓣颜色有关的色素分布于 ⑤ 中。
答案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1.(2018·天水高三一模)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的维持有关 B.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
与细胞的 有丝分裂 有关
答案
归纳 总结
(1)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DNA、RNA和核糖体,能独立地进行基因表达合 成部分蛋白质,但其绝大多数蛋白质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 后转移至线粒体或叶绿体内。 因此二者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2)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有两类:附着核糖体主要合成分泌蛋白(如抗体等); 游离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自身所需要的蛋白质。 (3)内质网有两类:粗面型内质网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有关;滑 面型内质网与糖类、脂质(如某些激素)的合成有关。
相对稳定的内部 物质运输 能量转换 信息传递
— 酶附着 的支架——为生化反应的进行创造条件 ②其他膜— —使细胞内部区域化 ——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答案
常考基础诊断
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
1.判断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 (1)生物膜系统指生物体内的所有膜结构( × ) (2)生物膜之间通过囊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考点一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梳理 1.细胞质的组成 细胞质包括 细胞质基质 和 细胞器 ,前者为代谢提供场所、物质和一定的 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态、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
答案
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
项目
线粒体
叶绿体
结构模式图
增大膜面积方式 内膜 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由囊状结构的薄膜堆叠形成_基__粒_
答案
2.实验步骤 (1)观察叶绿体
清水
形态和分布 答案
(2)观察线粒体
健那绿
蓝绿色 无色
答案
归纳 总结
①观察叶绿体,最好选用细胞内叶绿体数量较少、体积较大且叶片薄的植物 组织,如选择苔藓或黑藻叶片,可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若用菠菜等高等植 物叶片,撕取的下表皮上一定要稍带些叶肉细胞。 ②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③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对线粒体染色的活体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 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观察线粒体要选择无色的细胞,如人的口腔 上皮细胞。 ④观察线粒体时,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显微观察造成干扰。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 实验原理和过程分析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 B.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均匀分布的
√C.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
解析
答案
2.下列关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 B.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目的是对线粒体进行染色 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4)动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是各种膜成分相互转化中 的“枢纽”。植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5)液泡中的色素是花青素,与花和果实的颜色有关;叶绿体中的色素是叶 绿素等,与光合作用有关。 (6)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
3.细胞器的不同分类 中心体、核糖体 线粒体、叶绿体 内质网
答案
生理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完成 光合作用的场所,完成光合作 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用的全过程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主要分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_类_
酶的种类和分布
布于_内__膜__和__基__质__中__
_囊__体__薄__膜__和__基__质__中__
相同点
①均具有双层膜;②都含有少量D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③都能产生ATP,与能量转换有关
2.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膜面积变化曲线图
分泌蛋白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 细胞膜面积相对增大。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的分析 1.(2018·北京东城区高三二模)储存在真核细胞囊泡中的某些分泌蛋白只有在 受到特定信号(催分泌剂)刺激时才被分泌到细胞外。下列表示细胞中某种消 化酶的“浓缩”和运输过程,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浓缩”过程有利于集中释放分泌蛋白 B.催分泌剂作用后,囊泡会与细胞膜融合 C.膜的再循环途径保证了细胞器膜含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