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经济学》(二)-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管理经济学》(二)-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9.9) 《管理经济学》(二)
主讲教师:卿志琼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特点比较分析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关门点决策
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利润状况分析
5、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分析
6、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分析
7、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8、论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和三级差别定价的含义与适用条件
9、论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与企业决策
10、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11、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12、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条件与效率分析
13、卡特尔定价与价格领导的含义与应用
14、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15、运用某一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的定价与产量决策
16、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含义及其应用
17、企业不同的定价实践与应用
18、市场进入障碍与市场结构——以某市场为例
19、长期投资决策原则与应用
20、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3、第13题——20题,可以加副标题。

如第20题,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以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广告战为例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

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一价格歧视的定义
(一)价格歧视理论是福利经济学之父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C.Pigou)于1920年开创的。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已基本成熟和完备。

其间,推动这个理论发展并取得重大突破的是国内的学者。

(二)《价格歧视理论》用博弈论的工具把经典的垄断市场的价格歧视理论拓展到了所有四种市场类型(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从厂商、消费者和全社会三个视觉对三种类别(一度、二度和三度)的价格歧视的方法、规律、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效应作了详尽的分析,给出了最一般情形下的统一的数学模型和各个最优量(或均衡量) 的计算公式。

至此,价格歧视理论(非应用)方面的研究应该说已经基本完备。

二价格歧视的分类
(一)受庇古(pigou,1920)的影响,价格歧视通常分为三类:
(1)一级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歧视,指的是厂商根据每个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商品制定不同销售价格。

在一级价格歧视下,每个买者能够买到他们愿意购买的产品,并通过他们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显示产品的价值,而厂商成功地获取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产量达到社会最优水平。

一级价格歧视实际上很难实现的。

(2)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也称为非线性价格定价,因为每单位产品的价格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买者购买数量的多少。

厂商把产品分成几组,按组制定差别价格。

在二级价格歧视下,消费者随着购买量的不同,其所支付的价格也不同,一般购买量越大,支付的价格越低。

(3)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是最普遍的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自己面临的市场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分市场,同一产品在不同分市场上的价格不一样,但在同一分市场的价格则只有一个。

这是根据各个分市场的边际收入等于总市场的边际收入的原则,把总销售量分配到各个分市场,然后根据各个分市场的价格需求弹性,分别制定差别价格。

三价格歧视的条件
(一)实行价格歧视给厂商带来更多利润,但不是所有厂商对商品都实行价格歧视,这是因为实施价格歧视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厂商要具有一定市场力量
一些学者研究出具有市场力量并不等于市场必须完全垄断,而只要有垄断力量即可,也就是说厂商只要有能力将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以上(不完全竞争)。

这就意味着企业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时,厂商提价时并不丧失所有的消费者,即就有了实施价格歧视的可能。

2、厂商要能区分消费者
厂商对所有消费者降低价格,利润可能并不会增加。

但是单独对边际消费者降价,同时又保持高消费群显然是有利可图的。

这就要求厂商能区分消费者。

3、厂商可以防止套利行为
这要求商品在各分市场转移是不可能或者成本极高的,即低价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没有可能再以高价卖出。

如果存在中间套利者,那么利润会被套利者抽走,厂商价格歧视策略便会失灵。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厂商的价格歧视政策才能成功。

在具备以上条件下,厂商是怎样实施价格歧视的?
四价格歧视的方法
1、讨价还价
在交易不频繁,产品价格又不标明的情况下,厂商通过讨价还价,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估价、摸底、试探,判断出消费者的最高支付意愿,从而成功地索取该消费者愿意为购买该商品而支付的最高价格。

2、设计一种消费者自我选择机制
厂商要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之一就是要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厂商如果去逐个了解会带来巨大的成本,为了节省信息成本,很多厂商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