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直肠常规超声在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宿世娟[摘要]目的 探究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采用经直肠常规超声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 资料选取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86例(110个结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经直肠常规超声鉴别诊断,并按照疾病结节良、恶性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对比2组具体诊断价值。
结果 在本组86例(110个实性结节)患者中,通过病理证实:有44个良性结节(良性组),内、外腺结节分别有28个、16个,包括10个前列腺的上皮内瘤,12个炎性病灶,22个增生结节;66个恶性结节(恶性组)中全为前列腺癌,内、外腺结节分别有22个、44个(P<0.05);2组良、恶性结节超声图像在内部回声、血流分级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前列腺超声结果和病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采用经直肠常规超声鉴别诊断价值高,超声图像较清晰,能够提高结节的分辨率,但良、恶性结节超声图像有交叉重叠现象,存在一定局限性,需结合其它诊断技术。
[关键词] 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经直肠常规超声;鉴别;诊断前列腺为男性常见且多发疾病,对患者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其诊断较大程度要依赖穿刺标本病理检查,伴随经直肠常规超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多临床发现以往通过腹部超声无法检出前列腺结节,且及早掌握结节性质和予以确诊对疾病治疗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
为此,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86例患者分别行螺旋CT与MRI诊断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86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年龄46~85岁,平均(67.12±9.73)岁,前列腺体积41~75cm3,平均(52.80±3.60)cm3,最大结节直径2.13cm。
86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的疾病结既有良性也有恶性存在,共110个结节。
因此按照疾病结节良、恶性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良性组44个,年龄46~84岁,平均(66.95±9.91)岁,前列腺体积42~74cm3,平均(52.91±3.57)cm3,最大结节直径2.07cm;恶性组66个,年龄46~85岁,平均(67.43±9.57)岁,前列腺体积41~75cm3,平均(52.74±3.64)cm3,最大结节直径2.13cm。
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直肠常规超声鉴别诊断:仪器选择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医疗系统产生的彩色型超声诊断仪(Voluson 730Pro),AC2-5探头,3.50MHz频率。
方法:于检查前对患者肠道进行常规清洁,告之将尿液排空,行左侧屈膝体位,将臀部暴露,在探头的顶端涂耦合剂(适量),待套上外套探头后将探头送进肛门,使前列腺声像图能够清晰显示,进行多方位多切面探查,并密切观察前列腺外内腺比例、形态、大小、内部的回声与外腺对称与否,借助公式算出前列腺体积:体积V(cm3)=上下径(cm)×前后径(cm)×左右径(cm)/6[4]。
对结节内部回声、边界、形态、大小、位置、数目等予以明确,并对结节血供情况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观察良、恶性结节发生部位、声像图特征及经直肠常规超声结果和病理结果。
参照半定量分级法(Adler)进行血流分级:结节内不存在血流信号为0级,具有少量信号,且结节内部或者周边有1~2条细棒状或者点状血流为1级;具有中量信号,且结节内部有3~4条血流为2级;血流信号丰富,且结节内部或者周边有>5条彩色血流为3级[5]。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2组良、恶性结节发生部位对比 在本组86例(110个实性结节)患者中,通过病理证实:有44个良性结节(良性组),内、外腺结节分别有28个、16个,包括10个前列腺的上皮内瘤,12个炎性病灶,22个增生结节;66个恶性结节(恶性组)中全为前列腺癌,内、外腺结节分别有22个、44个(P<0.05)。
见表1。
表1 2组良、恶性结节发生部位对比[n(%)]组别例数外腺结节内腺结节良性组4416(36.36)28(63.64)恶性组6644(66.67)22(33.33)χ2值9.77789.7778P值0.00170.00172.2 2组良、恶性结节声像图特征对比 2组良、恶性结节超声图像在内部回声、血流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表2 2组良、恶性结节声像图特征对比(n)超声图像恶性组(n=66)良性组(n=44)内部回声低回声4024非低回声2620血流分级2~3级30280~1级3616边界清晰4228不清晰2416形态规则4432不规则22122.3 经直肠常规超声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对比 前列腺超声结果和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作者单位:辽宁 110031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宿世娟)本文摘自医学信息表3 经直肠常规超声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对比(n )经直肠常规超声结果病理结果总计恶性良性恶性60868良性63642总计66441103 讨论临床对前列腺患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检查的重点在于筛除前列腺癌,为尽早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高依据,以使患者生存率提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MRI 为临床常用筛查指标,但前者敏感度不高,后者仍有少数良性病变难以鉴别,而经直肠超声检查具有较高临床价值[6-7]。
为寻求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有效诊断方法,本研究对本院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86例患者采用经直肠常规超声鉴别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本研究通过分析2组良、恶性结节发生部位与经直肠常规超声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情况,结果显示:在本组86例(110个实性结节)患者中,通过病理结果证实:有44个良性结节,主要发生在内腺;有66个恶性结节,主要发生在外腺,此结果与文献研究结果相似[8]。
本研究良性结节中有10个前列腺的上皮内瘤,12个炎性病灶,22个增生结节,16个外腺结节,24个结节呈现低回声,提示:外腺低回声类结节亦可以为良性病变。
此外,前列腺超声结果和病理结果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患者采用经直肠常规超声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能够较好分辨结节部位,利于疾病确诊。
考虑可能因为采用经直肠常规超声检查时探头频率较高,具有干扰少、分辨率高等特点,可以将腺体内部结构清晰显现,为结节检出提供一种更为准确影像学技术。
本研究通过观察2组良、恶性结节声像图特征,结果显示:2组良、恶性结节超声图像在内部回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虽然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患者采用经直肠常规超声鉴别诊断价值较高,但良、恶性结节超声图像有交叉重叠现象,存在局限性,需与其它诊断技术结合,以提高疾病诊断准确度,为临床提供参考。
考虑可能与外腺低回声类结节亦可为良性病变,恶性结节亦可发生在内腺有关。
受外部环境等制约,关于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患者采用经直肠常规超声鉴别诊断的其他价值,有待临床加大样本量予以深入研究予以验证补充。
综上所述,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采用经直肠常规超声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提升超声图像清晰度与提高结节的分辨率,为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提供依据,以改善病情,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但良、恶性结节超声图像有交叉重叠现象,具有一定局限性,参考文献[1] 余英豪,李慧明.前列腺疾病的免疫组化诊断[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30(12):1329-1332.[2] 宋震宇.前列腺疾病的影像检查现状与进展[J].西部医学,2015, 27(2):315-317,320.[3] 曹开镛,袁绍良,宁克勤.前列腺疾病药膳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184.[4] 魏雅楠,陈陵霞,苗懿德.老年男性前列腺体积变化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022-1024.[5] 曹秋月,黄敏,郭建峰,等.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其大小及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10): 1852-1855.[6] 程悦,季倩,张怡,等.磁共振动态增强定量分析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1):55-58.[7] 付帅,唐宇哲,张明博,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11(3):5-7.[8] 彭培立,张永飞,闫慧敏,等.低场强MRI 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6):574-576.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临床分析孟春娣[摘要]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利弊,以便在临床中选择更有效的方式降低对母婴的负面影响。
方法 选择168例第二产程异常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产钳助产组(81例),剖宫产组(87例),对产钳助产组与剖宫产组从决策到分娩时间、分娩后母婴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产钳助产组用时(15.6±2.7)min;剖宫产组(30.2±4.2)min,产钳助产组在出现第二产程异常后从决策到分娩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剖宫产组(P <0.05);产钳助产组产妇共出现产后出血2例,产褥感染3例,而剖宫产组的产后出现13例,产褥感染11例,产钳助产组发生产后出血或产褥感染的几率明显少于剖宫产组(P <0.05);产钳助产组共出现新生儿异常状况15例明显少于剖宫产组29例(P <0.05)。
结论 在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能够减少对产妇及新生儿的伤害,是解决难产,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第二产程;产钳助产;剖宫产第二产程是指从产妇宫口全开到胎儿娩出的过程。
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出现第二产程异常,可能会导致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从而增加新生儿窒息和母体产后出血的几率,因此妥善处理第二产程异常,对于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
产钳助产和剖宫产是解决第二产程异常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受到医学技术、产妇主观认识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产妇会选择剖宫产解决第二产程异常问题,造成剖宫产在临床使用更为普遍,剖宫产率上升[2]。
为了探讨在第二产程异常时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造成的影响,本文选取168例第二产程异常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