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油田产能井投资形势分析对策

老油田产能井投资形势分析对策

老油田产能井投资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油田产能建设井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等特点,受油藏特征、工艺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影响,需要综合考虑油藏、钻井、地面、采油等多方面因素才能实现产能建设投资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关键词】老油田产能井投资对策
1 前言
xx油田已进入“双高”开发后期,产能部署目标区品位逐年降低,产能井井型以水平井为主,初期平均日产油能力仅为8吨,产能投资居高不下。

面对产量保持与投资控制的困局,积极探索低品位油藏产能建设新出路,在确保产能的基础上,多角度全环节控制投资,百万吨产能投资逐年下降,取得开发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 产能建设投资形势分析
2.1 水平井多,定额费用高
近几年xx油田实施产能建设井为32口水平井,由于多分布于区块边部,油水过渡带宽,储层发育相对不稳定,为提高油层钻遇率水平井均水平井均使用地质导向,斯伦贝谢等地质导向项目增加导致定额增加。

2.2 地质条件复杂,导眼井数量增加
xx油田水平井主要部署于三角洲前缘薄层砂相带,储层存在物性夹层导致分叉现象严重,同时油水界面不统一等,为准确落实目的层垂深和油水界面位置,实现水平段的精确入靶,提高油层钻遇
率,完钻的32口水平井有17口实施导眼,导眼数量增加导致了投资费用相应增加。

2.3 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上涨
随着燃料费、动力费、管材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涉及到与产能建设相关的钻井、录井、测井等各种施工费、材料费也相应增加,同时人工操作成本也是导致产能建设投资增加的主要因素。

3 降低投资对策研究
通过开展开展产能建设控投资增效益系统研究,从产能井钻井平台优选、优化井身结构、录测井项目简化调整、导眼井实施数量优化等各个方面着手,既缩短了钻井周期,又节约了产能建设投资。

3.1 优化平台设计,保证井眼轨迹经济合理
在老区能利用老井场的充分利用老井场,不能利用老井场的结合工程设计提前计算出合适靶前距,为后期调整留有余地,减少无效进尺。

通过经济评价进行比选,优选最佳方案,节约产能投资。

xx井实施前对周边老井场进行勘查后发现最近的平台距离水平段
入靶点410m,超过了合理靶前距110m。

按钻井进尺4000元/m计算总共需增加费用44万元,而新征地铺垫平台费用大约32万元。

同比之下该井征地比增加靶前位移更经济。

3.2 优化井身结构,降低钻井周期
水平井的井身结构是影响钻井周期的重要因素,优化井身结构可以减少工期,从而达到水平井钻井提速目的。

传统的三开完井方式是在下入技术套管固井后,才进行水平段的钻进,中完环节用时
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钻井周期。

根据xx油田地质特征,主体区块纵向上含油井段短、同一裸眼井段压力梯度差值小、浅气层井较少,因此具备了三开变两开的有利条件,使用三开变两开的井身结构,既省去中完环节,保证水平段钻进过程的连续性,又缩短了钻井周期,单井节约投资80万元。

3.3 优化录测井项目,减少无效投资
在录井方面,综合录井改变以往从造斜点开始录取方式,要求从目的层以上100m开始录取;常规录井依据主要油气显示井段和有效储层剖面进行精细设计和重新优化。

在测井方面,对于二开井为避免项目重复,双侧向、声波时差、自然电位均采用国产系列完成,目的层段3700项目只测自然伽马、井径、密度、中子和微球测井。

3.4 优化地质模型,减少导眼实施数量
通过导眼修正地质模型,实行一导多控,减少导眼实施数量。

在导眼井设计中着重做好三个兼顾,一是多任务兼顾,确定目的层顶底界深度,录取压力、含油饱和度等地质资料,落实边底水油藏油水界面;二是多井兼顾,落实周边位置部署潜力;三是多层兼顾,落实其它层系部署潜力。

根据地质目的累计减少导眼实施18口。

同时在主体部位井控程度相对较高区域,通过陀螺仪重新校正老井井斜,取代部分导眼实施,单井节余投资70万元。

近年来,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不断调整优化实施方案,有效控制了产能建设投资,32口产能井共计节约投资2250万元,保证了
产能建设的总体效果和经济效益。

4 结论与认识
老油田开发后期,产能建设投资控制势在必行,通过采取必要的方式和手段,全过程系统优化,多角度控制产能投资,实现老油田经济有效开发必将成为下步重点工作方向。

(1)科学部署,优化设计,提高单井产能是控制产能投资的根本。

(2)全过程跟踪管理,多环节系统优化是控制产能投资的关键。

(3)优化开采方式,确保投产效果是控制产能投资的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