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因子

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因子

特点:快速、简便;但易受干扰。
h
21
7.生理指标法
▪测含氮量 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物质,含量稳定,而氮是蛋白质的主 要成分,通过测含氮量就可推知微生物的浓度。 一般细菌含氮量为干重的12.5%,酵母菌为7.5%,霉菌 为6.0%,根据一定体积培养液中的含氮量再乘以6.25, 就可测得粗蛋白的含量。 ▪其他方法 含碳、磷、DNA、RNA、耗氧量、消耗底物量、产二氧 化碳、产酸、产热、粘度等,都可用于生长量的测定。
h
18
4。薄膜过滤计数法
常用该法测定含菌量较少的空气和水中 的微生物数目。
将定量的样品通过薄膜(硝化纤维素薄 膜、醋酸纤维薄膜)过滤,菌体被阻留 在滤膜上,取下滤膜进行培养,然后计 算菌落数,可求出样品中所含菌数。
h
19
5.干重法
将一定量的菌液中的菌体通过离心或过滤分离 出来,然后烘干(干燥温度可采用105℃、 100℃或80℃)、称重。一般干重为湿重的 10%—20%,而一个细菌细胞一般重约1012—10-13g。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因子
Microbial Growth
h
1
第一部分:微生物的生长
生长——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 当同化作用>异化作用时,生命个体的重量和体积不 断增大的过程。
繁殖——生命个体生长到一定阶段,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 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
发育——从生长到繁殖,是生物的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 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一过程称为发育。
首先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连续稀释,目的是得到高度稀释 的效果,使一支试管中分配不到一个微生物.如果经过稀释 后的大多数试管中没有微生物生长,那么有微生物生长的 试管得到的培养物可能就是由一个微生物个体繁殖而来
的纯培养物.
这种方法适合于细胞较大的h微生物.
7
(2)平板划线分离法(Streak Plate)
h
32
加速期
减速期
①.停滞期(lag phase)
其它名称:迟滞期、调整期、适应期
1.现象:活菌数没增加,曲线平行于横轴。
2.特点:P117
➢生长速率= 0
➢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
➢细胞内RNA特别是rRNA含量增高
➢合成代谢活跃(核糖体、酶类、ATP合成加快),易产生 诱导酶
➢对外界不良条件敏感,(如氯化钠浓度、温度、抗生素 等化学药物)
应用范围:实验室科学研究及污水生物处理。
h
27
恒化器Chemostat 或bactogen
h
28
恒浊连续培养
概念:调节培养基流速,使培 养液浊度保持恒定的连续培养 方法。
原理:通过调节新鲜培养基流
入的速度和培养物流出的速度
来维持菌浓度不变,即浊度不变。
主要采用恒浊器,当浊度高时,
使新鲜培养基的流速加快,浊
Salmonella typhi(伤寒沙门氏菌) 肉汤
37 23.5
Azotobacter chroococcum(褐球固氮菌) 葡萄糖
25
344~46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结核h 分枝杆菌)组合 792~93
37 4
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分离及生长测定方法
h
5
一、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单批培养
连续培养
h
时间
26
恒化连续培养
概念:以恒定流速使营养物质浓度恒定而保持细菌 生长速率恒定的方法。
原理:通过控制某一种营养物浓度(如碳、氮源、 生长因子等) ,使其始终成为生长限制因子,而 达到控制培养液流速保持不变,并使微生物始终在 低于其最高生长速率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
特点:维持营养成分的亚适量,控制微生物生长速 率。菌体生长速率恒定,菌体均一、密度稳定,产 量低于最高菌体产量。
• 生长曲线可以细分为六个阶段、四个时期: 延迟 期(停滞期)、加速期、 对数生长期、减速期、 稳定期(静止期) 、 衰亡期(或死亡期)。 (P116)
h
31
延对 滞数 期期
稳定期
典型的生长曲线 (Growth curve)
衰亡期
时期的划分:按照生长速率常数(growth race constant)不同
3.原因: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合成新的酶,积累必要的中间产

h
33
★影响延迟期长短的因素:P116-117
◆菌种 : 繁殖速度较快(世代时间短)的菌种的延迟期 一般较短;
◆接种物菌龄 : 用对数生长期的菌种接种时,其延 迟期较短,甚至检查不到延迟期;
◆接种量:一般来说, 接种量增大可缩短甚至消除 延迟期(发酵工业上一般采用1/10的接种量);
B. Cereus(蜡状芽孢杆菌) 肉汤
30 18
B. thermophilus(嗜热芽孢杆菌) 肉汤
55 18.3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嗜酸乳杆菌) 牛奶
37
66~87
Streptococcus lactis(乳酸链球菌) 牛奶
37 26
S. lactis
乳糖肉汤
37 48
◆营养:培养基成分 ◇在营养成分丰富的天然培养
基上生长的延滞期比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时短;◇接
种后培养基成分有较大变化时,会使延滞期加长,所
以发酵工业上尽量使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与种子培养基
接近。
h
34
认识延迟期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技术要求:样品充分混匀,操作熟练快速(15~20min完 成操作),严格无菌操作;
★注意事项:每一支吸管只能用于一个稀释度,样品混匀 处理,倾注平板时的培养基温度;
★适用范围:中温、好氧和兼性厌氧、能在营养琼脂上生 长的微生物,
★误差:多次稀释造成的误差是主要来源,其次还有由于 样品内菌体分布不均匀、以及不当操作
h
24
2 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
• 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 :在微生物培养的 过程中,不断地供给新鲜的营养物质,同时排除含菌 体及代谢产物的发酵液,让培养的微生物长时间地处 于对数生长期,以利于微生物的增殖速度和代谢活性 处于某种稳定状态。
• 类型:恒浊连续培养和恒化连续培养(P119)
h
25
(1)连续培养原理
原理:当微生物在单批培养方式下生长达到对数期后期时, 一方面以一定的速度流进新鲜培养基并搅拌,另一方面以溢 流方式流出培养液,使培养物达到动态平衡,其中的微生物 就能长期保持对数期的平衡生长状态和稳定的生长速率。
连续流入 新鲜培养液
单批培养 恒浊法
连续培养 恒化法
lg细胞数(个/ml)
纯培养(pure culture)
微生物学中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 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
(1)液体稀释法 (2)平板划线分离法(Streak Plate) (3)平板涂布分离法(Spread Plate) (4)选择性培养分离法 (5)单细胞(单孢子)分离法
h
6
(1)液体稀释法
h
16
3.平板菌落计数法
h
17
★A standard plate count (viable count) reflects the number of viable microbes and assumes that each bacterium grows into a single colony; plate counts are reported as number of colony-forming units (CFU) per ml (CFU/ml) or per g (CFU/g) of sample.
应用 范围
恒浊器 菌体密度 无限 (内控制) 制生 长因 子
恒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培养基流 速(外控 制)
有限 制生 长因

不恒定 恒定
最高
低于最 高
大量菌体 或与菌体 形成相平 行的产物
不同生长 速率的菌

生产 为主
实验 室为

h
30
二、细菌的纯培养生长曲线
• 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种新鲜的、定量的液体培养 基中进行分批培养,定时取样计数,以细菌个数 或细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 连接坐标纸上各点成一条曲线即细菌的生长曲线。
简单易行,但易造成机械损伤
h
9
(4)选择性培养分离法
为了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某种微生 物,可以根据该微生物的特点,包括营养、 生理、生长条件等,采用选择培养的方法进 行分离。
*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直接分离 *富集培养
h
10
(5)单细胞(单孢子)分离法
采用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 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的方法。该方法要 在显微镜下进行。
h
2
个体生长与群体生长
个体生长——微生物细胞个体吸收营养物质,进行新 陈代谢,原生质与细胞组分的增加为个体生长。
群体生长——群体中个体数目的增加。可以用重量、 体积、密度或浓度来衡量。(由于微生物的个体极小,
所以常用群体生长来反映个体生长的状况) 个体生长个体繁殖 群体生长
群体生长 = 个体生长 + 个体繁殖
An inoculating loop is used to thin out organisms on the surface of the agar.
特点:快速、方便。 分区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大的样品) 连续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小的样品)
h
8
(3)平板涂布分离法(Spread Plate)
Liquid specimen is spread on the surface of solid agar with a sterile bent glass ro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