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爆炸作用下刚塑性简支梁的塑性动力响应分析

爆炸作用下刚塑性简支梁的塑性动力响应分析

第34卷第12期 2013年12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Vo1.34 No.12 

Dec.2013 

爆炸作用下刚塑性简支梁的塑性动力响应分析 

何建,郝彬,薛贵省 

(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为了研究梁板类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动力响应,将爆炸荷载简化为双指数型荷载,按均布荷载施加到 刚塑性简支钢梁上.根据不同时刻,将梁的运动分为4种运动模式,分析了梁的最大变形和时间的关系.当出现移行铰后, 根据移行铰的特性,分析了此后梁各个阶段的运动,并给出塑性铰的位置与梁的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梁在各 个时刻的挠度、速度以及转角等参量随时间变化的公式,并最终得到简支梁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残余挠度公式.最 后将理论计算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两者所得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钢梁;简支梁;塑性动力响应;爆炸荷载;移行铰;刚塑性模型 doi:10.3969/j.issn.1006—7043.201212025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f23.1390.U.20130621.1532.007.html 中图分类号:03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043(2013)12.1524-07 

Analysis of the plastic dynamic response to a 

rigid-plastic simply supported beam subjected to explosive loading 

HE Jian,HA0 Bin,XUE Guisheng 

(College of Aerospace and Civil Engineering,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plastic dynamic response of a beam—slab structure subjected to the explosive load— ing,the blast load was simplified to double exponential loading and uniformly applied to the rigid—plastic simply 

supported steel beam.Then the movement of the beam at different moments was divided into four exercise mode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argest deformation and time was studied.After the moving plastic hinge appeared,the 

beam movement of every stage after that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ving plastic hinge,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ocation of the plastic hinge and the motion law of the steel beam was obtained.Thus the 

formulas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beam including deflection,velocity,angle of rotation,etc.,changing with time were obtained and eventually,the maximum residual deflection of the simply supported steel beam subjected to the 

explosive loading was obtained.Finally,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through an example and the two results were found to be basically in agreement. 

Keywords:steel beam;simply supported beam;plastic dynanic response;explosive loading;moving plastic hinge; 

rigid.plastic model 

多数军事作战平台结构是由梁、板、壳等基本构 

件组成,在爆炸荷载作用下,这些构件产生很大的塑 

性变形,发生局部或整体的断裂破坏,从而导致结构 

失去其原有的防护功能.所以,研究这些基本构件在 

爆炸载荷下的动力响应情况,预测结构的塑性最大 

收稿日期:2012-12—08. 网络出版时间:2013-06-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772055): 作者简介:何建(1972一),男,教授. 通信作者:何建,E—mail;hejian@hrbeu.edu.an. 变形,对提高结构的抗爆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杨 

嘉陵等 采用双塑性铰模型,分析了阶梯型悬臂梁 

自由端受矩形脉冲载荷作用时的刚塑性动力响应, 

给出了整个响应过程封闭形式的完全解,并讨论了 

一些主要参数对最终挠度的影响.穆建春等 分析 

了端部受斜冲击的刚塑性悬臂梁的双铰模型,并与 

单铰模型进行了对比,得出单铰模型的有理性.何建 

等_4

 利用移行铰理论,推导出了刚塑性固支方板在 第l2期 何建,等:爆炸作用下刚塑性简支梁的塑性动力响应分析 ・1525・ 

爆炸作用下板中点处的最终挠度公式.王德禹等 j 

研究了刚塑性梁在任意冲击载荷下的有限变形,将 

梁的运动依照塑性铰的不同分为4个不同阶段.本 

文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刚塑性梁在爆炸作 

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 

1 爆炸荷载的简化 

将爆炸荷载简化成双指数函数荷载,爆炸超压 

曲线如图1所示,超压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P(£)= 。(e 一e ). (1) 式中: 为峰值修正系数;A,B为影响脉冲峰值、前 

沿、半宽等的参数;p。为脉冲峰值,其值为反射超 

压,即在爆轰波作用下结构表面的压力,其值可求 

得 ] 

Q6 -0.032 6(-- ̄-) 地 c 

式中:R为距离爆炸中心的距离,m; 为等效TNT 

装药量,kg;p。单位为MPa. 

g S 

图1双指数型爆炸超压曲线 Fig.1 Double exponenti ̄explosion overpressure curve 

2 简支梁在爆炸荷载下的动力分析 

由移行铰的性质可知在移行铰处梁的挠度、速 

度和转角是连续的,而曲率、角速度和加速度是不连 

续的. 

设刚塑性简支梁跨长为2Z,单位长度质量为m, 

受均布动载荷q(t)作用,如图2所示. 

q(t) 

, [工工=][] , 卜— — 

(a)梁承受荷载 (b)梁正截面 图2均布荷载下梁的模型 Fig.2 Model of the beam under uniform load 由于爆炸荷载是从零开始上升到峰值,然后下 

降到零.梁在荷载整个变化过程中,呈现4种不同的 运动模式. 

2.1运动模式一( ≤2) 

由于将梁简化成刚塑性模型,所以刚开始的阶 

段内处于静止状态.此阶段内,梁内的弯矩值小于极 

限弯矩 .当梁内最大弯矩到达极限值时,这一 

运动模式结束,并在梁的中间产生一个塑性铰并开 

始运动.所以梁开始运动时的最小弯矩为 

M =—q l"=M。. (2) 二 引入荷载参数为 

ql ‘ j) 

则梁处于刚性状态时载荷参数为 

≤2. (4) 设此时的时间为t ,如图1所示.由式(1)、(2)得 

1 0=÷ o(e 一一e岫 )bl . (5) 

由式(5)可以确定运动模式一结束的时间,也 

是运动模式二开始的时间. 2.2运动模式二(2≤ ≤6) 当 I>2,梁开始运动.这时,运动状态为整个梁 

被中心不动塑性铰分为2个刚性区段,2个刚性区 段都绕支座做定轴转动 J.由于对称,取梁的左半部 

分(0≤ ≤Z)为研究对象,如图3所示. 

图3刚性区段的运动 Fig.3 The movement of rigid segments 

设此时梁的角速度为∞,由动量矩定理(对文座 A求动量矩),整理得 

:53-( _2). (6) L )・ 【o 

因为此时的运动状态要求在0≤ ≤z内,弯矩 

不超过极限值 ,所以要求 =z处的弯矩为最大 值,即 

≤0.(7)1 2 、 ’ 、 , 

根据梁在动力加载时的“平衡”条件,可得 

: (8) 1 Z 、 

式中: 是横向分布载荷g与惯性力~m/,J的合力,

即 ・1526・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第34卷 

=g+(一m )=q一,n . (9) 

由式(7)~(9),可得式(6)所描述的运动状态 

只适用于: =q—m ≥0或q≥m . (10) 

将式(6)代人上式,可得 

/.t≤6. (11) 由式(4)、(11)可得运动模式二的条件为 

2≤/.t≤6. (12) 在式(12)范围内,对式(7)积分,带入初始条件 

60(t )=0和关系式w--V= ,可得该运动模式下梁 

的速度和挠度为 

静㈩= , _2(…1)]手, 

(13) 

簪㈤= .d … ]手, 

t1≤t≤t/. (14) 

式中:t/为左、右半梁的角速度减小到零的时刻,此 

时,中间塑性铰消失. 

在式(13)中令t=t/,w=o,可得到计算t/的公式: 

J d 一2(t/一 1)=0. (15) 

式中: 为与爆炸波的函数有关的函数,其值可由式 

(1)、(3)确定为 

)=甏=簪0(e . 

令式(14)中t= ,,并用式(15)表示£,,可得到 

t:t/时梁的挠度为 

= 打』 d 一÷c』 d ÷. 

(16) 当 =6时,t=f0,由式(1)、(3)可得 

o=÷印。(e :一e )6f . (17) 

由式(17)可以确定t:. 

令式(13)、(14)中的t=t。,可得t0时刻的梁的 

速度和挠度. 

2_3运动模式三( ≥6) 当 ≥6时,梁的运动状态为:梁被分为AD、DE 

及EB 3个区段(图4),D、E都为移动的塑性铰.随 

着荷载变大,两侧刚性段AD、EB的长度将逐渐减 

小,即塑性铰向梁端移动.反之,若荷载减小,则塑性 铰向梁跨中心移动.由对称性可知,两侧刚性区段仍 

绕支座做定轴转动,中间区段做平动,没有定轴 

转动. 图4梁的双铰运动形态 Fig.4 Double hinge movement pattern of beam 

(a)中间区段 (b)两侧区段 图5梁的各个区段的运动 Fig.5 Each section of the beam movement 

先讨论中间区段的运动方程,如图5(a)所示. 

由塑性区段的“平衡”公式可知: m(一D2—2=m 2—2=g(t). (18) 

对式(17)积分,并写成与 相关的公式为 

 一f)]= dt.(19)[ z一 ( :)] J ‘ ( 9) 

再讨论两侧刚性区段的运动,设刚性区段的角 

速度为∞ 如图5(a)所示.则可知在此区段内 

(0≤ ≤ ),任一截面的运动速度为 

Mo z 手.(20) 一 2—1 丁’ ‘ 

由塑性铰处的运动速度连续条件,即 ( 一)= ( +)或者 ( f)=w 一:. 

将式(19)、(20)入上式可得 

W‘2-1 t2= df_(21) 

在式(21)中,还有一个函数 (t)有待确定.为 

此,对左半梁应用动量矩定理(对支座A取矩),得 

( w d= 1 M。.(22) 

当t:t。时, 由式(14)求得,在 =Z处满足 =Mo,故将式(22)对时间积分,并将式(20)、(21) 

中的2个区段的速度公式代人得 

÷簪 + (1_ (t2)一 了 十 

2 J df+( +2t1—3t2)=0. (23) 

由式(21)、(23)可解得 

, (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