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小学优质课件常见的化学反应课件.ppt
中小学优质课件常见的化学反应课件.ppt
a
明 品等)
▲6催化剂
①描述催化剂的概念
a
②知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a
▲7.质量守恒定律
①描述质量守恒定律
a
②会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 b
恒定律
③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释常见的 c 现象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中
考 说 明
▲8化学方程式
①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a
②正确表达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中 考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知道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变化
a
说
明
▲4.燃烧和缓慢氧化
①举例说明缓慢氧化现象
a
②列举剧烈氧化现象(燃烧、爆炸) a
③知道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a
④描述常用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a
⑤列举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a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中 ▲5.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考 说
知道防范常见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如一氧化碳、甲醇、尼古丁、、毒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中 ▲1.氧气性、还原性和可燃性
考 ①举例说出氧化还原反应
a
说 ②说明氧气具有氧化性
b
明 ③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
④说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b 能根据它们燃烧产物来鉴别氢气和 一氧化碳
▲2.化合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知道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 a
应和复分解的特点
②辨认具体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a
C. 3C O+Fe2O3 =2 Fe+3 C O2
• D. Cu(OH)2 ==Cu O+ H2O
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 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及多少的变 化,将化学反应可以分成四个基本类 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和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A + B == C
原
H2O
性 实验现象
Hale Waihona Puke 黑色粉末变红色光亮, 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黑色粉末变红色光亮,产生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CO2气体
复习要点
▲ 燃烧和缓慢氧化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探究燃烧 的条件:(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 子,放在火焰上点燃。(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蘸有水 的小棉团和一个干燥的小棉团,放在火焰上片刻。
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氢气
一氧化碳
点燃
可 方程式
2H2 + O2 === H2O
点燃 CO + O2 === CO2
燃
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性 实验现象
产生淡蓝色火焰,生产水 雾、放出热量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CO2气体
还 方程式 H2+ CUO === CU + CO + CUO === CU+ CO2
燃烧的实质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 反应
( 7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 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 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中,不合理的是 (D )
A) 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在 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C) 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由捂住鼻子 ,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 火灾区。
析出,或者有↑放出,或有水生成,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 的关系
•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没有必然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 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 还原反应。
[例1]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 是B( )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广义的定义是:凡有元素化 合价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而没有元素
化合价变化的反应称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按照这 种定义,下列各组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
• A. Fe+2HCl= FeCl2+ H2 ↑
B. BaCl2+H2SO4 =Ba SO4 ↓+ 2HCl
•
高温
酸、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和另一种盐;也只有在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 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复分解反应
•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 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
• (酸、碱、盐之间) • 其实质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离子生
成两种新化合物。 •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物质
A == B + C
置换反应—
•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 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
A+BC==B+AC
• 金属跟酸溶液 Fe+HCl== FeCl2+H2 ↑ • 金属跟盐溶液Fe +CuSO4== Fe SO4 + Cu
• 这两类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要根据金属的活动性 顺序进行判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跟盐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瓶子罩住。
(1)
(2)
(1)(1)
(3)
(2)
(3)
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2) (3)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干燥棉团燃,蘸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水的棉团不燃
烧
瓶内蜡烛熄灭 瓶外蜡烛仍燃烧
可燃物才能燃 烧
由此得出结论:燃烧的条件是:
(1)木条燃烧,小石子不燃烧 (2)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3)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结论:物质应是可燃物 须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温度达到着火点 3、与空气(氧气)充分接触
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火灾自救的有效措施
1、隔离可燃物 2、将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3、隔绝空气(氧气)
1、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 地上爬行,并用湿毛巾掩盖 口鼻
2、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 户的缝隙,以免浓烟渗入
3、打开窗户,在窗前呼吸
B
• (2001.上海)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
A.凡B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
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 是置换 反应
D.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单质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和反应 物之间的计算
c
复习要点
1、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剂----在反应中,向其他物质提供氧 元素(即自身失去氧元素)的物质 。 (氧化性)
还原剂—在反应中,向其他物质提供氧元 素(即自身得到氧元素)的物质 (还原 性)
CO + CUO === CU + CO2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