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东方高考语文尹龙国散文鉴赏
新东方高考语文尹龙国散文鉴赏
指导学生准确形成答案——【07年安徽】《乡村的风》例析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 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 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 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 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 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发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 浅唱低吟……
散文特点:从形与神的角度看
形散
?
神聚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 ——刘 勰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
如何准确形成答案——散文特点
形(表、实)
人物(行为特征) 事件(具体表现) 景物(有何特点)
A.描写了什么
写
形象
了
什
B.描述了什么
么
特点
复现情境 体悟情感
D.运用了什么
语言
怎
样
情态
落了玉砌雕栏;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 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情语优先,兼顾物事
写景叙事类文章阅读思维路径:
观其大略
文体特点,人景物事
评
价
思
局部精研
形象特征,两个层次
想
内
容
整合归纳
梳理择要,提炼主题
(情语优先,兼顾物事)
准确把握散文的感情阅读示例——《故都的秋》
情 这篇散文表达了怎样的 感?
指导学生准确形成答案——【07年安徽】《乡村的风》例析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 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 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 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 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 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 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 ”,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 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 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 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 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 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 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 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故都的秋
清、静、悲凉
总写
分写
总括
想往之情
五幅秋景图
留恋之情
秋晨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考过什么-怎么考的-怎么读的
命题探究:对文章主旨的概括 示例(一) 2006年全国卷1
17.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阳光的香味》
答:
。
①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 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 市里退化; ②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考过什么-怎么考的-怎么读的
2006年全国卷1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 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 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 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 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 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香;充满阳光的小镇;金线如雨倾盆得泼; 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 种强悍的铜色。淡淡得从童年流泄出来
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 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我深深 得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我吸到的是稻子 的气味,有一点香;我不解地望着他;让我 深深地吃惊;香气整个扑进我胸腔,一再地 深呼吸, 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正经 庄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乡村的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 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 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 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 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 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 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 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 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 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 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 隐隐地有些陶醉。
[注] ① 稻埕:这里指晒谷场。
考过什么-怎么考的-怎么读的 答案的形成与依据(一)
人:对农夫的描写 物:;你深呼吸看看;开颜得笑了 ……是阳光的香味;叫我用力得嗅;想象着 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他下决心要留在家 乡;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阴香,没有壮 怀的;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指导学生准确形成答案——【07年安徽】《乡村的风》例析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 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 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 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 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 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 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 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 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 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 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 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 ,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 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 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 。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 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 ,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 ”,想必也该知足了。
语文的品质,思维的品质 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
散文鉴赏 诗歌鉴赏 小说鉴赏 戏剧鉴赏
写景散文
叙事散文
景
物
人
语文的品质,思维的品质
形象思维能力的要素分析
人
景物
心动 理作 活行 动为
视
听 味温 触
觉
觉 觉觉 觉
形
形 形形 形
象
象 象象 象
情语优先,兼顾物事
语文的品质,思维的品质
声音
《荷塘月色》: “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弯弯的杨
第九讲
散文阅读与鉴赏(一) 准确把握散文的思想情感与观点态度
主讲:尹龙国
考纲要求与学情分析 考点透视
评价
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
考纲要求与学情分析
学生问题
1.中心句,主旨句,结构不明显,无所适从。 2.跟着感觉走,不能深入文本,少理性把握。 3.不了解散文阅读的一般路径,无章可循。 4.对散文文体知识模糊,不能联系曾经所学。
梳理、择要、合并,提炼主题(情语优先,兼顾物事)
考过什么-怎么考的-怎么读的 答案的形成与依据(三)
试提炼主题:
这篇文章通过对阳光的香味以及对选择了阳光下生活的农 夫的描写,赞扬了在阳光下的贴近自然的生活状态(壮怀)。 (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认同的心理过程,)也流露出 了作者对远离自然的都市生活状态的隐忧。(自拟)
指导学生准确形成答案——【07年安徽】《乡村的风》例析
16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
答:①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②对给予自己温情的 故乡的感激③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④对乡村纯朴 的风俗人情的赞美⑤对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敬畏。
指导学生准确形成答案——【07年安徽】《乡村的风》例析
考过什么-怎么考的-怎么读的
2006年全国卷1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 看。”
我深深得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得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 谷子,叫我用力得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胸腔, 然 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 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 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 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 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 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 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 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得从童年流泄出来。自从 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
E.运用了什么
写 的
技巧
神(里、虚)
情(抒了什么情) 理(明了什么理) 志(言了什么志)
C.抒发了什么 为
情感
什 么
写
语文的品质,思维的品质 思维能力的考查
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
语文的品质,思维的品质
形象思维能力的要素分析
从创作的角度看,作家创作的关键,是要在观察生活,积累 材料的过程中善于发现、捕捉那些能够揭示本质或规律的、富 有特征性的事物。 作者的头脑里需要有一个借以立足的富有 特征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