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菲利普斯曲线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菲利普斯曲线


Summary
•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也会由于总供给冲击而
移动。
• 不利的供给冲击给决策者一个较为不利的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Summary
• 当美联储紧缩货币增长以减少通货膨胀时, 它使经济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移动。
• 这就引起暂时的高失业。 • 反通货膨胀的代价取决于通货膨胀预期会 多快地下降。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沃尔克的反通货膨胀
• 在保罗.沃尔克任美联储主席的20世纪70年 代,通货膨胀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最严重的问 题之一。 • 沃尔克成功地降低了通货膨胀(从10%降到 4%),但是以高失业为代价的(1983年的 失业率大约为10%)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1. 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率
(每年百分比)
6
B
2
A 菲利普斯曲线
0
4
7
失业率(百分比)
图2. 菲利普斯曲线如何与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相关
(a)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物价 水平 通货膨胀率
(每年百分比)
(b) 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总供给
106 102 A
10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权衡取舍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权衡取舍
• 失业与通货膨胀
– 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 舍。
• 如果政策制定者扩大总需求,他们可以在短期中减少 失业,但这只有以更高的通货膨胀为代价。 • 如果他们紧缩总需求,他们可以降低通货膨胀,但这 只有以暂时的高失业为代价。
B
6
B
高总需求 2 低总需求 0
A
菲利普斯曲线
0 4 7
7,500 8,000 (失业7%) (失业4%)
产量
产量是 8000
产量是 失业率(百分比) 7500
总需求、总供给与菲利普斯曲线
•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短期中出现的通货膨胀 与失业的结合,这种结合的原因是总需求曲 线移动驱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 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越大,经济中的产量 就越高,物价总水平也越高。 • 而较高的产量对应的是较低的失业率 。
• 通过紧缩总需求,决策者也可以在菲利普 斯曲线上选择较低通货膨胀与较高失业的 一点。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Summary
• 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
间的权衡取舍只在短期中成立。
•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在自然失业率时的一
条垂线。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A 1.扩张性政策使经济沿着短期
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
低预期通货膨胀时的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0
自然失业率 失业率
图7. 菲利普斯曲线的破灭
通货膨胀率 (每年百分比)
10
8
6
1969 1968 1967
1973 1971 1970 1972 1966
4
2
1962 1965 1964 1963
196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失业率(百分比)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供给冲击的作用
• 历史事件表明,预期的变动可以使短期菲 利普斯曲线移动。 • 另外,总供给的冲击也会使短期菲利普斯 曲线移动。
– 不利的总供给冲击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短期替代 问题更加严重。 – 从而使决策者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更加不利的权衡 取舍。
((a)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b) 菲利普斯曲线
物价 水平
AS2
总供给
AS
通货膨 胀率
4…….这给决策者一种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 不利的权衡取舍。
B
3……提 高了物价 P 水平……
P2
B A
1.总供给不利 的移动…… 总需求
A PC2 P C 菲利普斯曲线 0
0
Y2
Y
2…….降低了产量……
产量
失业 率
• 在20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得出 结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无关。
• 结果是,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自然失 业率时的垂线。 • 货币政策在短期中有效,而在长期中无效。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3.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 胀率 长期菲利 普斯曲线
1.当美联储提高 货币供给增长率 时,通货膨胀率 上升……
高通 货膨胀
B
低通 货膨胀
A
2. . . . 但长期中失业仍 维持其自然率水平。
0
自然失业率
失业率
图4.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如何与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相关
(b) 菲利普斯曲线
(a)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物价 水平 通货膨 胀率 1.货币供给增加 提高了总需求… 2….物价 水平上升…
通货膨胀率 (每年百分比)
10
1980 1974 1979 1978 1981 1975源自861973
1977
1976
4
1972
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失业率(百分比)
降低通货膨胀的代价
• 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美联储必须实行紧 缩性货币政策。 • 当美联储放慢货币增长率时,它就紧缩了 总需求。 • 这就减少了企业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图11. 沃尔克的反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 (每年百分比)
10
1980 1981
A
1979
8
1982
6
1984 1987 1985
4
C
B
1983
2
1986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失业率(百分比)
格林斯潘时代
• 艾伦.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的任期是从有 利的供给冲击开始的。
• 在1986年,OPEC成员国放弃了他们限制石油供 给的协议。 • 这引起了通货膨胀下降与失业减少。
• 这种生产减少引起了就业减少。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10. 短期与长期中的反通胀货币政策
1.紧缩性政策使经济沿着短期 菲利普斯曲线向下移动…… 长期菲利 普斯曲线 A
通货膨 胀率
高预期通货膨胀时的短期 菲利普斯曲线
C B 低预期通货膨胀时的短期 菲利普斯曲线 0 自然失业率 2. . . . 但在长期中,预期的通货 膨胀率下降,而且短期菲利普斯 曲线向左移动。 失业率
牺牲率
• 例如:若牺牲率的估算值是5。 • 在1979~1981年期间,为了把通货膨胀从10% 降低到4%,就要求每年牺牲30%的产量。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理性预期与无代价地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 理性预期理论认为,当人们预期未来时可以 最好地利用他们拥有的所有信息,包括有关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12. 格林斯潘时代
通货膨胀率 (每年百分比)
10
8
6
1990 1991 1989 1984 1988 1985 1987 2001 1995 1992 2000 1986 1997 1994 1993 1999 2002 1998 1996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What about expected inflation?
• Over the long run, people don’t consistently over- or under-forecast inflation, so e = on average. • In the short run, e may change when people get new information. • EX: Fed announces it will increase M next year. People will expect next year’s P to be higher, so e rises. • This affects P now, even though M hasn’t changed yet….
4
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失业率(百分比)
格林斯潘时代
• 归功于美联储的行动,近几年通货膨胀和失 业的波动一直相对比较小。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Summary
•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 的负相关关系。
• 通过扩大总需求,决策者可以在菲利普斯 曲线上选择较高通货膨胀和较低失业的一 点。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供给冲击的作用
• 供给冲击——直接改变企业的成本和销售 价格的事件 。 • 这使经济的总供给曲线移动. . . • . . . 进而使菲利普斯曲线移动。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8. 总供给的不利冲击
政府政策的信息。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理性预期与无代价地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