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庐山土壤实习报告专业:2004 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姓名:Carson学号:20042603008指导老师:范小平实习时间:2015 年11 月16 日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实习目的:1 、通过调查,认识庐山的主要土壤类型、性状及分布规律2 、通过野外实习,验证、巩固、扩大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地理野外观察能力,训练并掌握野外实习的工作方法,培养独立工作和团结协作能力。
实习路线:大月山公路——大月山水库下游——三宝树简易公路实习内容在各个地点挖土坑,观察土坑剖面,对土壤剖面进行分层,并提取土样,测PH 值,辨认其颜色,分析其质地、结构等1. 庐山概况: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西北滨临长江,东南临鄱阳湖,地理坐标是东经115 度50 分~116 度10分,北纬29 度28 分~29 度45 分。
面积302 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 平方公里。
庐山是由断裂抬升而形成的断块山,山体呈肾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延伸,主峰为大汉阳峰海拔米,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 米,属于中山类型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年平均降水1917 毫米,年平均雾日191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 ,每年7 月——9 月平均温度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 摄氏度。
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2. 庐山土壤调查结果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 ~1400m 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给予南、北坡的气候、生物和土壤的分布以一定的影响。
山体内部由于内外力作用塑造的各种地貌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土壤性状的差异和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
由于庐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因此由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带的更替,从而直接影响着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分布。
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如仰天坪一带,地形平缓,地面相对低洼处,因排水不畅,多喜湿沼泽植被,普遍发生沼泽化过程,从而发育着山地沼泽土。
在江边和湖滨平地地区,因地下水的影响,往往形成草甸土。
本区成土母质类型多种多样,在山区剥蚀和侵蚀作用强烈,成土母质一般以坡积,坡积-残积为主,其上发育的土壤一般土层浅薄,且多含碎石块。
在丘陵和山坡平缓之处,却广泛分布着一定厚度的残积母质,其上发育的土壤较深厚,质地较细,向下粗骨部分逐渐增加。
在湖滨及河谷地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的沉积物,其上发育的土壤组成物质较细,土层深厚,第四纪风积母质分布也较广泛。
庐山土壤的主要类型红壤红壤形成于中亚热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 度~26 度,年降水量1500 毫米左右。
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中以壳斗科的栲属、石栎属和冈栎属占优势。
红壤的地形条件一般为低山丘陵。
红壤的富铝化作用与生物累积作用,与赤红壤和砖红壤比较起来相对较弱,但仍以均匀的红色为主要特征。
庐山的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4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以及灌从草木。
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或残积坡积物。
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红壤的有机质含量很低,表层在%以下。
土壤的代换量不高(每百克土为7 ~8mg 当量);土壤吸收复合体高度不饱和,土壤pH值差异不大,土壤呈强酸性反应,硬度主要为活性铝引起。
红壤的基本特征是颜色红色,酸性反应,PH 值4.5~5 .5 ,粘粒交换量24~26ml /100g 土,盐基饱和度50 %以下,表层硅铝率2 .08~2 .92 ,铁的游离度高达70~80 %。
粘土矿物以高岭石、水云母为主。
土体中原生矿物被分解,硅和盐基淋失,铁、铝、钛等氧化物相对富集。
红壤的肥力较低,大部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在2 .0 %以下,氮、磷、钾养分也较低,微量元素锌的平均含量为0 .2 %,硼的平均含量为0 .22 %,精耕细作可培育成红泥土、黄泥土。
红壤黏粒部分的化学组成特征是:黏粒中铁、铝三氧化物(三水铝矿和针铁矿)的含量较高,红壤硅铁铝范围变化范围在~之间,其硅铝率在~之间,各层次间的硅铁铝率、硅铝率和硅铁率比较一致,黏粒组成以结晶大量的高岭石为主,同时,还含有水母、石英等。
山地黄棕壤黄棕壤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的过渡性土类。
多形成于亚热带北缘的气候条件,夏季高温,具有亚热带特点,冬季寒冷,具有暖温带特点。
黄棕壤的形成过程,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
在庐山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 (900 )-1200 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现以海拔911 米三宝树简易公路100 米处,阔叶林、针叶树( 黄山松) 、毛竹、灌丛,母质为坡积物和泥砾层的山地黄棕壤为例:(表1 )山地黄棕壤粉沙粒含量较高,粘粒含量不及山地黄壤明显,这与所处地形部位较高,气候较冷湿,风化作用较弱有关,但粘粒(特别是表1日期:2015年11月16日(阴)调查人:朱锦土坑编号:2004 资环-III土坑类型:垂直剖面土坑地点:三宝树简易公路100 米处,海拔911 米地形部位:山麓土壤名称:黄棕壤地下水位:低母质:坡积物+ 泥砾层指示动植物:黄山松、茅竹、鸡爪槭、苔藓排灌情况:良好经纬度:纬度29°′N ,经度115°′ E土地利用状况:绝对自然保护区土壤剖面图A0AB1B2BC发生层剖面深度(厘米)门塞色标颜色质地结构孔隙植物根系pH 值A0AB1B2BC0 -7 7 -24 24 -40 40 -70 >70http://10YR5/85YR5/8http://淡棕黄棕淡红棕棕红轻粘→中粘轻粘轻粘→中粘轻粘→中粘团粒→小团块小团块块状块状多多→中中少多中少无山地棕壤棕壤也称棕色森林土,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棕壤地区气候条件特点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
由于夏季气温高,雨量多,不但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而且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得易溶盐分和游离碳酸钙都被淋失,粘粒也沿剖面向下移动,并发生淀积。
棕壤的一般性质是:(1 )在森林植被下,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 ~9 %,向下急剧降低;(2 )表层呈微酸性反应,向下过渡到酸性反应;(3 )盐基饱和度较高,表层在80 %以上,下部各层稍低;(4 )剖面中部粘粒含量较上下各层均高;(5 )硅铝率在~之间,平均值为,略高于黄棕壤,但显著低于褐土。
在庐山,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1200 米以上的山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目前大都成为灌从草类,母质主要为砂岩,板岩的坡积物,局部地区以风积物为主。
现以大月山公路去五老峰小路旁50M 处,海拔1296M ,植被为黄山松、灌丛、草本和芒萁,母质为坡积物的山地棕壤为例;(表2 )山地棕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粘粒下移现象不太明显,土壤粘重较高;由于山地降水较多,物质有一定的淋溶,土壤呈微酸性反应;土壤代换量不高,吸收复合体不饱和;代换酸性比前述土壤均低;吸收性钙的含量远比前述土壤为多。
表2日期:2015 年11 月16 日(阴)调查人:朱锦土坑编号:2004 资环-I土坑类型:主要剖面土坑地点:大月山公路去五老峰小路旁50 米处,海报1284 米地形部位:山麓土壤名称:山地棕壤地下水位:低母质:坡积物指示动植物:黄山松、映山红、苔藓、草本;动物少见排灌情况:良好经纬度:纬度29 °′N,经度115 °′E土地利用状况:绝对自然保护区土壤剖面图AAB1AB2B1B2发生层剖面深度(厘米)门塞色标颜色质地结构孔隙植物根系pH 值AAB1AB2B1B20 - 5 5 -17 17 -38 38 -57 57 -72 72 -86 http://5YR4/2http://http://10YR5/8黑棕暗灰棕暗棕棕黄棕轻粘重壤轻粘~中粘中粘中粘→重粘团粒团粒→小团块小团块块状块状多多多~中多→中多→中多多中中中山地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
在生长季节中,土温并不过低,草本植物生长高大而旺盛,不论地表或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有机质分解缓慢,较深的土层,积聚了大量的有机质,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质层。
在庐山,山地草甸土曾分布于大月一带,现在由于利用,已经逐渐减少。
现以大月山水库下游50M 处,海拔1230M ,植被为灌丛、箭竹和草本,母质为冲积物和堆积物山地草甸土为例:(表3 )庐山山地草甸土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 )山地草甸土的粉砂粒和粘粒含量均较高,特别是表层,随着深度增加,粘粒含量下降,这可能与表层矿物的粘化过程相当快有关。
但是,其他土类均高,其饱和度较低,吸收性复合体不饱和度达85 —90% 以上。
(4) 胶体硅铝率、硅铁铝率较大。
具有相当高的水解性酸和相对底的代换性酸的草甸土,有一定的潜酸差(C-d )和潜酸比(C/d) 值,这是该土的独特性质。
日期:2015 年11 月16 日(阴)调查人:朱锦土坑编号:2004 资环-II土坑类型:垂直剖面土坑地点:大月山水库下游50M 处, 海拔1230M地形部位:谷地土壤名称:山地草甸土地下水位:低母质:冲积物指示动植物:黄山松、箭竹、草本排灌情况:不良经纬度:纬度29 °33 ′″N经度115 °59 ′″ E土地利用状况:绝对自然保护区土壤剖面图A0AA’G’发层剖面深度(厘米)门塞色标颜色质地结构孔隙植物根系pH 值 A0AA’G’5Y2/1http://黑暗灰黄轻粘中粘小块状→块状块状中中→少中少3. 结论庐山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和非垂直地带性结构类型都比较简单,自山麓至山顶,依次分布着红壤和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
庐山海拔400 米以下的山麓及附近岗丘地区属中亚热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及草类,广泛分布着纬度地带性的红壤和黄壤。
海拔400-900 (800 )米,气候湿润暖热,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及杉木林等,发育着一种具有明显富铝化特征的山地黄壤。
海拔900 (800 )-1200(1100 )米,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为常绿- 落叶阔叶混交林,发育着既具有山地黄壤性质,又具有山地棕壤特征的山地黄棕壤。
海拔1200 米以上的地区,植被为落叶林和灌丛,分布着山地棕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