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老年志愿者服务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老年志愿者服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老年志愿者服务王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北京100089)【摘要】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老年社会服务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老年志愿者服务是老年社会服务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口老龄化也对中国的老年志愿者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的老年志愿者服务还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需要不断地健全与完善社区志愿者养老助老服务制度,动员和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和社会团体参与到老年志愿者服务中,为实现“五个老有”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中国人口老龄化老年志愿者服务服务中国目前已是一个老年型的国家。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0,045万,占总人口的7.69%。

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到现在已经历了40多年的时间。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老年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老年志愿者服务是老年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发展老年志愿者服务对于完善老年社会服务体系、促进老年社会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老年志愿者服务的现状及不足,并对未来中国老年志愿者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是指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是导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其中生育率下降是主导因素。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人口老龄化速度是指老年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同时期总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之间的差额,也就是老年人口比重的年平均增长率。

据笔者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1]计算,在1970-2005年期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年平均增长16.75‰,比全世界、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平均水平都要快得多,仅次于日本、韩国、泰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国家。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为3.56%,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该比重上升到4.91%。

之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并且速度加快。

到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收稿日期:2008-03-11作者简介:王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人口学。

127口普查时,该比重上升到5.57%,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上升到6.96%,到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上升到7.69%。

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还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由于中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迎来人口老龄化的。

因此,中国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的难度相当大。

2.老年人口的数量迅速增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2,458万,在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4,927万,在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6,299万,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达到8,827万,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更是达到10,045万,占全世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的21%左右。

在人口老龄化的同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也迅速增加,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趋势十分引人注目。

3.在不同的时期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同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2月首次公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按照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从2001年到2100年的100年间,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从2001年到2020年为快速老龄化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占到老年人口总数的12.37%。

(2)从2021年到205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

这一阶段,由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开始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

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

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占老年人口的21.78%。

(3)从2051年到2100年为重度老龄化阶段。

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

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至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至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使中国的老年社会服务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老年志愿者服务是老年社会服务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老年志愿者服务对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老年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中国的家庭规模逐渐缩小,老年人同子女分开居住的现象愈来愈普遍,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

然而,由于人口老龄化,中国老年人口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都逐渐上升,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和心理慰藉等方面的需求迅速增加。

因此,在家庭子女数减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情况下,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社会服务事业,培育社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由于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老年人口在赡养、医疗、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也会迅速增长,从而使得中国老年社会保障的压力增大。

而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极为有限,志愿者提供的无偿或低偿服务可以大大缓解老年人收入不足、需求较大的矛盾。

因此,建立一支以专业128人员为骨干、志愿者为补充的社区助老服务队伍,为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孤寡老人提供各种实际服务与精神关爱,是十分必要的。

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口流动性增强。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入城市,使得农村地区大量的高龄老人、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孤寡老人无人照料。

而在城市地区,子女到外地工作或学习、出国求学、移民海外等因素也使得老人空巢家庭大量涌现。

这些现象的出现迫切需要发展老年志愿者服务。

其四,老年人退休后往往感到心理失衡和空虚,需要通过参与社区服务以实现自我价值。

鼓励和支持老年人“老有所为”,参加老年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实现“自助而助人”,不仅有助于老年人个人资源的效用最大化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还可以使老年人减少孤独感,相对长久地保持身心健康,延缓机体老化,实现“健康老龄化”。

三、中国社区老年志愿者服务的发展及现状老年志愿者服务是志愿者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区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老年志愿者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获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老年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推动老年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无偿性和奉献性的服务。

自1988年中国社区志愿者服务首创于天津市和平区,老年志愿者服务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逐步推广。

到2004年,中国城镇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已达133,413个,城镇社区服务志愿者人数也达到626.92万人[2]。

在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人数规模扩大的同时,志愿者所承担的服务项目由最初简单的生活关怀发展成为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满足特殊群体又满足一般群体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社区服务。

老年人的需求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物质生活需求、日常生活照料需求、健康保健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物质生活需求涉及到老年人的经济保障,主要与养老保险有关。

老年志愿者服务主要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需求、健康保健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日常生活照料是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满足这部分老人生活照料的需要是老年志愿者服务的重点。

对于一些低龄和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老年志愿者服务则更关注他们其他方面的需求。

中国社区志愿者组织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为老年人服务:(1)社区成员的双向自愿互助服务(两个家庭之间的互助服务);(2)单向服务(一方提供服务,一方接受服务);(3)协同包户服务(指有关单位、居委会、邻里或亲属既分工又合作地为特殊对象提供服务);(4)开展设点服务(志愿者利用社区服务设施和居民委员会到居民家中定期、定点开展服务);(5)挂牌服务(以楼门、院落为单位提供日常服务);(6)电话联网服务(通过电话传递服务需求和提供服务信息);(7)大型集中服务(多在节假日、纪念日,并有明确的主题);(8)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心理讲座、法律咨询、文化娱乐等志愿服务活动)[3]。

“结对关爱”是中国老年志愿者服务的重要形式,即通过社区成员与老年人结对、交流和定向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心理诉求,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老年人自助结对,低龄、健康的老年人志愿帮助高龄、独居的老年人,是老年志愿者服务的重要内容。

城市社区老年志愿者队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社区志愿者,一类是学生志愿者,两支队伍的功能和作用有所不同。

在上海,社区志愿者队伍主要由社区居民、社区民警、物业管理员、党员以及社区低保人员等组成,并按照具体的“关爱”要求进行活动,特别是落实80岁以上独居老人的结对人员。

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则充分发挥区域内的学生资源,开展学生与独居老人结对活动①。

①于宁:《社区养老与保障服务:机理与政策研究———以上海为例》,载《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中国人口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07年11月。

129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老年志愿者服务对于老年社会服务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在解决老人困难、增强老人的生活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弥补了政府和家庭职能的某些不足,减少了因为生活危机而出现的社会波动,促进了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在社区老年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本人也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促进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然而,总的来看,目前中国的老年志愿者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较低尽管近20年来中国社区老年志愿者服务组织发展迅速,但目前中国社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伍仍普遍不足,有的社区还没有形成志愿者组织,更没有志愿者队伍。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城镇社区服务志愿者人数只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1.15%。

此外,社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伍中离退休人员占了很大比例,在职职工和年轻人的比例较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