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设计基本原理与法则精讲
点。因而点在展示空间中其作用和表现力非常丰富。
如:标志图形可以作为空间造型点元素广泛应用,点的连接
可以形成传导指示,当其放大时可以形成围隔或互通的作用。
标志图形以“点”的形式出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线,展示形态中的线包括展示空间中有一定体积形式
存在的“线型”,比如型体中面与面之间转折形成的“角 线”,依附于型体的“装饰线条”,起着分界作用的“边
象相配加。
幽默手法:运用富有趣味的引人发笑的手法创造展示形式,常
常会有把一般的物体经过变形加工处理后成为引人发笑的形态, 并赋予新的内涵,以诠释、演绎展览主题。
比拟手法:采用人们熟悉的合乎情理的类比方法,进行推导、
比拟,创造或运用各种形态深入浅出表现展示信息。如展览儿童 用品,往往会有花、苗的形象以示比拟,阐释主题。 夸张手法:采用合乎情理但超出生活逻辑的手法,把体现展示 主题的某一形象做夸张处理,把生活中的不可能的变为现实存在 的即在眼前的形象,给人的震撼,产生深刻印象。如果把一只蚂 蚁夸张制作成30米高的模型,其对观众的震撼应当是非凡的。
造,创造出超乎常规的新形式,让观众产生联想,以体现更为丰富的
展示信息,展示给观众更多内容的手法。
2.人格化手法
人格化的手法是把人所有的联想、幽默、比拟、夸张等思维或行 为的特点,运用到展示形态创作中实现的设计形式。设计师运用拟 人化的手法,创造展示形态,以更富感染力的形式演绎展示信息。 人格化手法一般有:联想、幽默、比拟、夸张、叙事、演示等。 联想手法:以展览的主题或展示的主体为原点,产生联想而创作 展示形态的表现手法,如展览乳制品,最好有奶牛、绿色草原的形
况下,面是体积和空间型态所呈现给人们最直接的形象,直 接体现出空间形象的特点、风格、表情以及内涵。当其相对 缩小到一定程度时,会起到“点”的效果和作用,面的形状
平面、曲面等千变万化,常见的有正方形、矩形、圆形、三
角形、“任意形”等。
三角形,有明确的方向和指示作用,当它一条边朝下时呈
现出稳定的感觉,当它一个点朝下时则呈现出活泼轻松感; “任意形”是呈现任意变化的形状,它可以由任一形状变 化而来,也可与任一组合之后形成,应用灵活,适应性强, 可以呈现不同的风格和情绪。
出美的形式,同时也可作为重要参照,把握适当的空间和展品展具体
量。
2.尺度,是展示设计中型体的大 小尺寸,以说明空间及型体的大小, 长短等。在此,尺度还有限度的涵 义,即型体尺寸的大小应是有限度
的或是合乎人们视觉审美规律的,
要符合人的对于空间型态判断的规 律和标准要求。
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中的展项
三、对称与均衡
六、节奏与韵律
1.节奏,是根据反复、转换或重 置的原理,对造型进行组织,以产 生高低、强弱变化的韵律。节奏使
连续出现的形象所组成的有变化的
韵律,是事物合乎周期性变化规律 的形式,也可称为是有规律的重复。 图2-43
酒店大堂一角
这种有规律的重复在展示设计中可以表现为形状、色彩、肌理、 方向等各种造型或空间构成因素,或是通过形态的虚实、疏密、 松紧等连续而有规律的变化来体现。
2.韵律,是有规律的抑扬变化,是
造型要素呈现的系统性重复的一种属性, 其特点是产生更具律动的形式美。运用 韵律的形式表现可以有激昂的、委婉的, 渐变的、突变的等形式效果,如图2-
24所示。展示设计中各类形体及其构
成之间节奏和韵律的表现一般有:渐变、 反复、围合或由中心向四周放射等,构
成展示空间的基本形式。
2.渐变,是把多件物体或
展示造型按照一定的规律,如 形体大小、方向、色彩、位置、
距离、肌理等进行排列组合所
形成的渐增、渐减、渐大、渐 小等,具有规律性秩序化感觉 的艺术效果。
重复手法表现的展示空间
展示设计中重复、渐变手法的运用会产生连续的、不断发 展的规律性的空间形式和效果。但是过分的重复或渐变往往会 产生单调,枯燥乏味的参观体验,因而要在运用重复和渐变手 法时掌握好分寸,使它们发挥到恰当的作用。
叙事手法:由展览主题引伸,创作故事情节,并作叙事式的 形态处理的手法。如全景式展览馆基本是以叙事手法,再现当时 的情景展示给观众。 演示手法:以人物表演或展品功能演示等手法,把展示内容
及其功能特征展览的精神内涵等,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进行直
观的全方位展示,以真实、生动的效果打动观众,实现展示信息 有效传播。演示手法可打破展示空间的限制,在有限的空间中展
态。
以立体造型构成的展示空间
空间形式,是展示表现的 主要形式,设计师通过空间 形式表现出展示风格和气氛。
有悬挂物的展示空间
2.平面形式
平面形式,是指可以承载展示信息的平面的展示形式。平
面展示形式是与立体造型相对的,在展示空间中一般要依附 在一定的空间形态之上,否则它将无法实现展示效果。 平面形式主要包括:各种展板、展览标题、招贴、旗帜、 标签、展品说明等等。
并置手法:对于同等重要的展品、展项、道具等,以并列形式安 排、陈列、应用在展示空间中,它们不分主次,显示同等重要展出地 位的方法。并置的展品展项或任意展具之间的型体或特征往往有些接 近,以示并置时各自“分量”的均衡,如若其型体大小过于悬殊时并
置就失去了意义。
蒙太奇手法:借用电影艺术的手法,在展示空间中,把承载展示 信息的形式,按照展示目的和效果要求,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结合、构
因而要适当把握好统一与对比的度,根据展示主题与展示空间的
需要适当采取对比或统一的手法,取得和谐的展示形式。
五、重复与渐变
1.重复,是把没有主次关系的相同形象、色彩、位置、距离等, 做反复并置排列,这种排列可以是上下方向,左右方向或向四个、
六个等等不同方向的排列组合,而构成连续、单纯、平和、清晰
无限发展感觉的艺术效果。
某一艺术手法对它们进行整合、归纳、一致化处理,给人以相 一致的融合的舒适感的艺术效果。在展示设计中常常体现为形
象的统一,色彩的统一,使用材料的统一。
2.对比,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
上数量的,形象感觉有明显差异的 物体并置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的 艺术效果。在展示设计中经常表现 为形像的对比,空间占据大小的对
展示设计
第三章 展示设计流程
教学目标: 认识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法则,了解展示设计的信
息传达原理和基本观念,掌握展示信息传达的方法和基本
造型形式法则,着重掌握展示设计的一般程序。
教学重点难点:
展示信息传达的方法和基本造型形式法则,以及展示 设计的一般程序。
第一节 展示设计的基本形式
1.空间形式
空间形式,是指展示环境中可以承载展示信息的空间和 空间造型形式。空间形式主要包括展览场地空间。场地空间 中一般有展览空间、交通空间、储藏空间、服务空间;展览 空间主要包括展示空间,参观、交流空间,商务洽谈空间; 交通空间中主要包括出入口,主通道,次通道,消防安全通 道。
多媒体形式的展示其最大特点是在空间展示中,实现各种 形态传达展示信息的同时实现了观众与展示信息的互动, 让观众参与展览,成为展示活动的组成部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内多媒体演示
二、展示设计的基本手法
1.抽象手法
抽象手法是设计师针对展示主题及其演绎理解,从形 式美的规律出发,在空间、造型、色彩、照明等方面,运 用概念符号、错视规律、几何造型等,表达对展览的理解 所创作的体现展示信息的形式。抽象手法是与具象手法相
图2-37最后的晚餐
均衡型态如中国山水画,
徐悲鸿作品《奔马图》,
对称往往可以体现庄重、
平稳或是完整的视觉效果, 均衡往往可以给人们活泼、 轻松的视觉效果。利用对 称或均衡可以创作出丰富
而生动的展示空间及形态。
奔马图
四、统一与对比
1.统一,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性质但不同量的物体放置
在一起,或把几种不同性质但相近似的物体放置在一起,并以
错视手法:利用人们错视觉的现象及其规律,处理展示空间及形 态,引起观众的新鲜感觉,实现突出展示信息效果的手法。错视手 法一般有错位感,闪烁感,动荡感,旋转感等。 重复手法:选择某种图像、展示造型或展品实物,在展示空间中 重复运用,反复出现,以加深对观众印象的手法。展览中一些重要 的展品、展具、提示等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以示突出和重点展示。
对应的艺术创作手法,在展示设计中主要包括:象征、对
比、错视、重复、并置、蒙太奇等手法。
象征手法:运用具有象征意义能够承载展示信息的形态、展品、
图形、色彩或是某一代表形象,作为主体形式或作基本形象,在展 示空间中广泛应用,或重点突出作点题之用,以收得良好展示效果
的手法。
对比手法:在展示空间中,为突出展示主题,全面、深刻地表现 展示信息,给观众强烈而深刻的印象采用的各种形式的对比手法。 常用的对比手法有:造型的方圆对比,体量的大小对比,空间形态 的虚实对比,线条的曲直对比、光线的强弱对比,色彩的冷暖及色 相对比,材质肌理间的对比等等。
示更多内容。
第二节 展示设计基本造型形式法则
一、点、线、面 1.点,是构成造型形式的最基本元素。作为展示形态的“点”
相对其它造型元素因其空间占据相对少而言的,它在展示空间 中往往会有自我突出的视觉效果。点在空间中有实型和虚型、 所处的位置、空间关系、大小之分,表现为实、虚、点、平面、
立体、圆型、任意型、相对小型的物体本身等等,不同形式的
图2-34-1
4.“实形”与“虚形”,受空间环境的影响,展示设计中
所呈现的形态有“实形”与“虚形”之分。所谓“实形”是指以 真实存在的物体形状所呈现的形,“虚形”是指在某一环境中出
现的能让人感受到的空出的形状。它以空的形态出现或以光照、
围合等方法形成,产生形的感觉、作用与效果。
二、比例尺度
展示设计中比例和尺度,是指展示空间形态之间以及与人之间的空 间尺寸和关系。 1.比例,在展示设计中一般是指空间形态本身、空间形态之间、空 间形态与人之间的大小、高低、长短、宽窄等的数值关系。比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