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山地的形成(经典)PPT课件
山地的形成(经典)PPT课件
(例:太平洋西部的岛弧
陆板块 链—亚洲东部的日本群岛、
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
处 相撞挤压区
陆上——海岸山脉
(消亡边界)
(例:北美洲西海岸的落基山脉、 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 )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高大山脉
(例:喜马拉雅山)
.
14
(二)断块山
1、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 强大压力和张力,超 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 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 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 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就形成了断层。
15
2、断层的位移类型: ①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 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②垂直方向: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相 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断层构造带:因岩石破碎, 易发育成:沟谷、河流
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 状山地或高地 具体实例:华山、庐山、泰山等:
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 谷地或低地。 具体实例: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
产生的分异规律是: ①层是 天然气
,
②层是 石油 ③层.是 地下水
,
。
8
代表性褶皱山
阿尔卑斯山脉
落基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
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
这些山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坚硬的地壳能
够发生褶皱而形成高大山.系呢?
9
喜马拉雅山脉 阿拉伯半岛
1、哪一个板块几乎全部是大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2、全阿球拉的伯岩半石岛圈位分于为哪六一大个板板块块:中亚?欧(板印块度、洋非板洲块板)块、 美洲3、板喜块马、拉太雅平山洋脉板位块于、哪印两度大洋板板块块之和间南?极洲板块。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 和张裂 。
相撞相挤压的地方,常形成 褶皱山脉 。
相撞相张裂的地方,常形成 裂. 谷或海洋。
13
海上—海洋、海岭 (例:大西洋)
张裂区 陆上—裂谷、断层(例:东非大裂谷)
(生长边界)
板 块 交 界
海上——海沟
(例: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海沟)
大洋板 块与大
交界处——岛弧
16
活动: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考察不同的山,你
会怎样区别褶皱山与断块山呢?
从外观上看: 最大的差异是山坡的陡缓
从地质构造上看: 褶皱山的岩层是连续的,断块山的岩层是不连续的
.
17
(三)火山
1、火山的形成
处在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 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
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
熔岩高原 例:东非高原
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火山 例:长白山主峰
2、火山的结构
火山口
未破坏:呈中央低凹的封闭洼 Eg. 长白山天池
火山口
地, 有时形成湖泊
破坏后的:呈半封闭状态
火山锥 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
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
上部长坡度白较大山,天下部池坡度较缓。 .
18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山的根北西据骨地岳岳成架五恒是因。华岳陆山,其山寻地(可形仙(的山以成不陕西主将和辞西黄山)要远)山发组,地展成都分一南(东部中生与为湖岳岳分好三内岳南衡之泰入)大力嵩名山一山类作山山,用:((游—有山是河。—东关陆南李))地白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
——徐霞客
1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后期)
岩层下弯而成谷
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 侵蚀,常成山岭
6
活动 1、根据背斜和向斜岩层的分布特征,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疏松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 压,岩性致密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 为什么?
2)有良好的储油结构的是:__D__; 容易储水的是:__C__; 容易形成泉水的是:_A__与_B__之间
3)渭河平原属于下面那种地质构造:__B_
.
24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 )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②_。
山区公路选线时应尽可能多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
.
22
课堂小结
褶皱山 断块山
山 山地对交通
山地的成因类型 地 运输的影响
的
形
火山
成
影响运输方式的选择
影响运输线路的分布
影响运输线路延伸方 向
.
23
练习 1)填入背斜、向斜、地垒、地堑:
A._地__垒__ B._地__堑__ C._向__斜__ D._背__斜__
(一)褶皱山
1.什么是褶皱?
2. 褶皱的基本形态
.
2
3. 背斜和向斜形成的地形
山岭 岩层上拱而成山
背斜 (初期)
谷地 顶部受到张力,常 (后期)被侵蚀成谷地
谷地 岩层下弯而成谷 (初期)
向斜 山岭 槽部岩性坚硬不易
(后期)被侵蚀,常成山岭
.
3
4. 背斜和向斜岩层的新老关系
.
4
怎样判断背斜和向斜岩层的新老关系
它们是(被亚海欧岭板、块海和沟印和度巨洋. 大板的块山)脉分割而成的。 10
板论块点构:造1学、说岩(石六圈大被板分块割,三成个六论大点板,块两,类板边界块,内多部种 地貌还)有若干小板块。
.
11
论点:
2、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3、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
12
两板块张裂分离叫生长边界; 两板块相撞挤压叫消亡边界;
1、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以公路为主,其次是铁路
.
19
2、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山区交通运输线一般在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
.
20
3、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延伸的方向
沿 等 高 线 延 伸
.
21
山区公路选线应考虑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
地形:应尽量避开陡坡, 呈“之”形弯曲
河流:需要修建桥梁
沼泽:避开沼泽 ②人文因素
在地质上,向斜和背斜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大,一般来说,像隧
道,涵洞等工程穿过区选择在背斜构造山体要比向斜构造山体安全,
稳定;另外,背斜构造也是良好油气储存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区;
.
7
背斜顶部地带岩石破碎,易开采,适宜建采石场
思考
①
②
③
a
不透水层
储集层
在储集层,由于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三者比重差异而
1.根据岩层形态
2.根据岩层新老关系(本类型 背斜 向斜
判断依据
对地貌的影响
形态 一般岩层 向上拱起
一般岩层 向下弯曲
岩层的新 地形
成因
老关系
山岭
岩层上拱而成山
中心部分岩 层较老,两
(初期)
翼岩层较新 谷地 顶部受到张力,常被
(后期)
侵蚀成谷地
谷地 中心部分岩 (初期) 层较新,两 翼岩层较老 山岭